:::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224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大調查-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大調查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底的地形和陸地一樣,有平地、高山和峽谷。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有8844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叫做馬里亞納海溝,海溝里有個地方,它的深度達到了11034米,大概是珠穆朗瑪峰的1.5倍喔。大、小朋友生活中都有機會接觸到海洋,但是大家都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來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地形有關的三道問題。海洋到底有多深呢?而人們又是如何測量海洋的深度?我們常聽到的島嶼是海山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廣大的海洋,同時,了解海底世界的地形地貌。海洋儲存了地球上最多的礦產,有不少值得人類去探索地方,但在缺乏裝備情況下,想深入了解海洋,根本是天方夜譚,人們在海底,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潛水艇,「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潛水艇發展的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半導體製程(I):為什麼是矽?-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半導體製程(I):為什麼是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半導體的材料,為什麼要用矽? 電路的世界是一個數位的,是零跟一的一個世界,那零跟一,我們會用材料,希望一的時候是,像導體。零的時候是半導體。 半導體的材料有分:三五族的半導體跟四族的半導體。 三五族的半導體,就是第三族和第五族形成的化合物,三五族的半導體,其實我們大部分用於雷射、LED、通訊等這一方面,我們都會用三五族的半導體。 矽,四族的半導體,通常用於普通的一些邏輯元件,矽能不能像LED這樣發光,其實是不可以的,那我們用矽的原因呢,是因為矽在製成上面很便利,所以我們會用到矽來做晶圓代工電路IC的一個材料。 矽便宜、簡單又好用,所以今天半導體的主流還是以矽為主。 想掌了解科技新知,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林育儒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2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 擴增實境-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元宇宙的來臨(II): 擴增實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提到擴增實境AR,應該會聯想到Pokemon Go! 前幾年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抓寶風潮,擴增實境的應用讓我們彷彿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與寶可夢互動,擴增實境是以真實世界為中心,疊加一些數位資料在空間當中,而這些數位資料也就是所謂的virtual。 擴增實境的應用比虛擬實境更加廣泛,由於它能將數位資料和影像疊加到實體世界,消除兩者之間的落差,改變我們學習、決策和實體世界互動的方式,也因此可能會改變顧客服務、員工訓練、產品設計、價值鏈等不同面相,例如製造業,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可以導入擴增實境技術,縮短設計流程。 在未來,擴增實境很可能會變成實體與數位世界之間的橋樑,更使人類具備利用全球各地數十億個智慧連網產品,進而擁有產生大量資訊的能力與洞察力。 想了解科技新知,1/24(二)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王怡然教授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26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AI擂台大競賽-聲紋辨識-資源代表圖
web AI擂台大競賽-聲紋辨識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歡迎來到AI擂台大競賽,各位小小挑戰者們準備好了嗎?你們今天的對手—「聲紋辨識」要來出招考考你們啦! 1.什麼是「聲紋比對」?準確度高嗎?2.「聲紋比對」比起人臉、指紋或虹膜辨識更容易嗎?3.當聲音隨著年紀或生理狀況而有變時,「聲紋比對」的辨識能成功嗎? 你也知道答案嗎?那就準時鎖定AI擂台大競賽!一起掌握趨勢大未來!
點閱數255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疫後樂活-奇.想設計大賽-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疫後樂活-奇.想設計大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疫情期間,遠距學習、混合辦公越來越普遍,人們在網路上的時間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台灣人每日上網時間高達8小時,虛擬世界大幅佔據我們的生活,面對新型態生活,全球企業紛紛布局搶攻元宇宙商機,而元宇宙跨域多元的互動模式,必須高度仰賴科技與數位服務做為交流工具。全新的虛實交融時代正在崛起,要如何拉近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便是一大課題。 邁入新世紀之際,技嘉教育基金會舉辦【奇.想設計大賽】邁向20年,今年以「疫後樂活、同心學力」的主題,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創造具雙向思考的情感交流,並以科技為載具,注入藝術與文化元素,發展出更具人性化的實用生活物品。2023年則分別以「元力覺醒」、「伴伴愛」為分組設計主題,邀請參賽者針對身心障礙孩子的一點「不一樣」,設計產品幫助一般生與特教生彼此同理感受,讓不一樣也能成為美好力量。節目邀請技嘉教育基金會周麗華副執行長、楊彩聖專案經理分享「創新科技、美化人生」的理念,以及跨領域跨年齡的科技學習計畫。
點閱數1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綠能科技教育-後山SEE農城-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綠能科技教育-後山SEE農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後山SEE農城」是教育部「潔能系統與整合應用人才培育計畫」,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作建立宜花東唯一的示範基地,推廣循環農業與綠能發電。同時,也提供綠能科技教育。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暨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白益豪主任會介紹園區內的展館,其中有兩館可採移動教室的概念,為偏鄉學生提供綠能科技教育,分別是「潔能密室逃脫」和「綠色循環」,學生可透過示範情境和題目進行猜題,寓教於樂。2.小單元:為了解決原鄉與部落林業與農業的廢棄物堆置與去化問題,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郭佩鈺老師帶領原住民專班的學生到後山 SEE 農城實踐基地,觀摩學習「下吸式氣化爐」。學生藉由觀摩學習,並把知識帶回教室進行討論,嘗試為台灣森林在疏伐或造林找到 新的出路。
點閱數1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細胞簡訊是什麼?-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細胞簡訊是什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細胞簡訊」,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細胞簡訊是什麼呢?和細胞廣播一樣嗎?這個問題我們分兩部份來看:細胞簡訊和細胞廣播。1.細胞簡訊:(1)細胞:這個詞來自於英文,過去行動電話剛起源的時候他是把一個大範圍切割成一些小範圍,小範圍一個一個堆疊起來看起來很像蜂窩,所以就用了蜂窩的單字,再進行簡化後剩下cell,也就是細胞;切割成細胞的原因是:因為每一個基地臺負責收發訊息的機器,它才能跟轄區之內的也就是一個細胞之內的所有手機進行收發訊號,這就是細胞的由來。(2)簡訊:指手機收到的文字訊息。2.細胞廣播:性質和細胞簡訊相同,對象不一樣。(1)細胞簡訊:鎖定特定的對象發送訊息(2)細胞廣播:是鎖定特定的區域。舉例說明:細胞簡訊會鎖定在某個時間,曾經在某一個個細胞之內的基地臺進行過通訊的那一些使用者,他就根據那個使用者清單發送想要發的訊息出去,不管這個人現在有沒有在那個地方。可能發生端在臺北,接收者在高雄他也收得到。細胞廣播:鎖定那個區域,當下不在那個區域的人就收不到。問題二:目前細胞簡訊運用在哪些地方?應用實例大家會比較有印象就是現在目前防疫我們會用在調查哪些人曾經經過什麼樣特定的地方,而且很明確的時間區間他都可以過濾這樣的一個名單出來。這樣的運用是目前看起來我們最能夠理解的。細胞簡訊發送時每個人都能收得到,因為細胞簡訊他是已經鎖定的對象也就是由某某人的身分跟他的行動電話號碼傳訊息,除非他把關機了否則他應該收得到。問題三:地震或停電時發送的都是細胞簡訊嗎?不一樣的,地震它是有一個區域範圍而且它有即時、有時間壓力,所以他會鎖定一個區域。那他用的是廣播,不管誰在那邊都要收到。那停電的部分呢它是根據我們每個用電他們會有一個分級有A到F那他會鎖定哪一個群體的人會被停電,他是已經有對象了並根據那些人去發簡訊。哇!原來「細胞簡訊」的運用層面如此廣泛!小朋友,希望你們都更認識細胞簡訊囉!心得筆記
點閱數1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AI擂台大競賽-人臉辨識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AI擂台大競賽-人臉辨識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歡迎來到AI擂台大競賽,各位小小挑戰者們準備好了嗎?你們今天的對手—「人臉辨識系統」要來出招考考你們啦! 請問以下那項事物會影響人臉辨識的準確性度?人臉辨識可以運用於下列何處?進行偽裝,或戴口罩後,最先進的人臉辨識系統還是能夠正確判斷? 你也知道答案嗎?那就準時鎖定AI擂台大競賽!一起掌握趨勢大未來!
點閱數28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我們都是最佳男主角-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我們都是最佳男主角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法國盧米埃兄弟是公認的電影發明人,他們在1895年以自製的攝影機拍攝紀錄片。當時使用的底片是35毫米膠卷,放映速度則是每秒十六幀。雖然只是火車開進月臺的黑白默片,卻讓第一次看到電影的觀眾嚇一大跳。早期的電影是用膠卷記錄影像,再用放映機播放出來。膠捲上的影像就是一個一個的圖畫,而兩邊的孔洞則是為了讓放映機上的齒輪有規則的帶動膠卷。當放映機以一定的速度放映時,靠著視覺暫留的生理現象,人腦就能自動將畫面組成動態影片。最剛開始的攝影機沒有辦法同步記錄聲音,所以當時的電影都是無聲的默片。到了1927年,出現的可以同步記錄聲音和畫面的膠卷,電影才進入有聲的時代。為了確保影音同步,電影拍攝和放映設定了24幀的標準。之後在電影發展史中的重要革新,出現了彩色電影、電影電腦特效以及21世紀的數位電影和三D電影的潮流,讓電影成為人們重要的休閒娛樂之一。
點閱數1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青春創學院-軟體工程師的創新與創業-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軟體工程師的創新與創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軟體工程師除了在大公司任職,是否也可能自行創業?答案當然可行! 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什麼經驗累積與創新的服務提供。曾於英業達、Phoenix、美超微公司擔任BIOS工程師的謝昇宏老師,對其工作所面對新興科技的挑戰,認為「現在很多物聯網晶片都已經能做AI運算,直接由物聯網晶片接收資料,並判斷出結果。」目前自行創業的他,主要是開發韌體與物聯網前後端平台。而這些都與過去累積的程式設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有著密切關聯。目前的夢想是建立可以提供更多人分享韌體創作的平台,帶來更多便利的生活服務。同時本集再度邀請Maker專家楊俊益老師(益師傅)一同雙講分享工程師的創新與成就樂趣。
點閱數2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