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資料輸入和監管問題
點閱數:3 次 下載次數:0 次
科技新潮流-區塊鏈資料輸入和監管問題
web

區塊鏈的資料輸入與監管問題是現階段世界各國、凡是涉及區塊鏈相關產業的單位都非常重視的課題,原因在於區塊鏈資料輸入時,必須具備密碼加密的過程,同時,在加密的過程中,是否有第三方甚至多方的監管需求。 事實上,自從區塊鏈這個概念被公開以來,我們始終無法確認它的發明者究竟是誰。據悉,這位發表區塊鏈和比特幣技術運作模式的人,在網路上以“中本聰”的日文名署名,但至今仍然無法確認他的真實身份。 他的核心構想是,當資料經由網路傳遞時,會經過多個節點,而這些節點會記錄下資料傳遞的過程。最初的設想中,區塊鏈資料必須具備幾個重要的元件,包括私鑰、公鑰和帳號地址等。但有一個關鍵問題,如果私鑰的密碼在加密過程中不慎被他人發現或取得,那麼帳戶中的金額、資料及其他重要資訊便有極大的可能被竊取。 因此,密碼加密的部分必須非常嚴謹,而且每個節點上的加密方式也有所不同,後續有許多人針對區塊鏈技術提出不同的監管構想,例如是否能以更複雜的密碼加密與解密方式,來增強私鑰的安全性,以防止私鑰遭到盜取。 然而,這樣的監管方式可能會讓區塊鏈技術回歸到中心化的狀態。區塊鏈技術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去中心化,若因為私鑰安全而需要設置監管單位,就又會回到現有的金融體系,在我們現今的金融交易中,銀行扮演著中間人與第三方公證的角色,負責監管交易的合理性與合法性。 區塊鏈資料輸入的重點在於資料本身的正確性,以及在傳遞過程中的高度加密,確保私鑰資訊不易被竊取或解碼,避免資料洩漏。這個問題後續有許多單位和研究機構提出了相關改善策略與方法。 想了解更多區塊鏈輸入和監管的問題,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助理教授藍坤銘進入科技新潮流。
資訊

著作權所有
未定義
主動式
領域: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資 A-Ⅴ-1 重要資料結構的概念與應用。
資 H-Ⅴ-3 資訊科技對人與社會的影響與衝擊。
學習表現:※運 a-Ⅴ-5 能主動探索資訊科技新知。
運 a-Ⅴ-2 能使用多元的觀點思辨資訊科技相關議題。
領域:科技領域-生活科技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生A-Ⅴ-7 新興科技應用。
學習表現:設k-Ⅴ-2 能了解科技產業現況及新興科技發展趨勢。
※設 a-Ⅴ-1 能主動探索科技新知。
科技教育
資訊教育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025-08-2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