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224
新科技大未來-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大型車事故頻傳,據交通部統計資料平均每年大型車車禍達1,500件,其中視野死角與內輪差為事故主因,造成車禍死亡率高。 為減低交通事故發生,解決駕駛盲點增進用路人安全,資策會運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所研發的車聯網、AI感知技術,發展「全球首創智慧巴士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利用AI影像辨識技術搭配多元感測裝置,可在0.6秒內主動預警並自動剎車,有效輔助巴士駕駛之「視線死角」和「內輪差」以降低肇事意外事故,提供駕駛即時的危險警示,帶給用路人行的安全。 智慧巴士AI內輪差自動剎停技術,未來更可結合智慧電子車牌進一步提升台灣交通安全環境。目前資策會與桃園市合作發展推動車聯網智慧巴士AI主動安全及智慧電子車牌應用,發展全球首創「側剎停」外,並實證智慧電子車牌特殊車貼心監管應用,減少大型車內輪差傷亡事故,協助市府完善智慧城市治理,有感提升智慧城市治理效益。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張均東組長,為大家介紹【AI內輪差自動煞停技術】研發的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34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還記得嗎?那部令人怵目驚心的影片,海洋生物學家從海龜鼻子緩慢夾出一根長達15公分的吸管,海龜顫顫巍巍、張嘴哀號模樣… 海洋垃圾問題因2015年流傳的這部影片再度受到全球討論,當海龜因吸管的苦楚悲鳴時,美國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跨海找上了銘安科技,要求代為生產會分解的吸管。在台灣,許多人並不熟悉銘安科技,但銘安在海外聲譽早已響叮噹,不僅星巴克,連遠在美國白宮的環保紙杯、蘋果公司員工餐廳環保餐具,甚至是澳洲專用的狗便塑膠袋,都是銘安科技產品。 化工博士出身,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找出讓微生物可以吃的塑膠解方。他以生物可分解材料製造技術,透過製程,添加可分解材料、提高結晶度,就能製作出各式產品,不論是飲料杯、餐具、微波盒、吸管、麵包袋,甚至太陽眼鏡、BB彈,銘安都可以製作出可完全分解的材質。希望有一天「用我們的杯子、用我們的吸管,海龜也能喝珍珠奶茶!」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今天特別邀請中華民國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創會理事長,也是銘安科技董事長黃建銘博士為大家介紹【可以吃的塑膠解方/可分解吸管】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化工博士如何拿下蘋果星巴克訂單的魅力故事!
點閱數1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零接觸」生命偵測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零接觸」生命偵測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產業經濟發展,疫情風暴下,風險最高的是人與人的實體接觸,不但國民健康意識抬頭,精準醫療成為各國積極發展的產業,更帶動「零接觸」產業商機!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副院長攜手合作,研發獨步全球的「零接觸」檢測-臉部中風、心率及呼吸偵測技術為全球首創,獲得科技部2020未來科技突破獎,展現雲科大在精準醫療的亮眼成果。 目前「零接觸」檢測技術發展多人同時量測,未來將可以應用在人口密集的場域入口,達到「肢體零接觸,服務無距離」的成效。「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張傳育主任,為大家介紹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珊瑚種原庫與人工繁養殖-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珊瑚種原庫與人工繁養殖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一般民眾常從餐桌或是海洋館看到海洋生物,但很難聯想到,讓醫生們感到棘手的癌症,其解方或許就藏在海洋之中。美麗的珊瑚,未來也會是「造福」人類的抗癌利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有個臺灣著名的「藥源珊瑚」海洋天然物研究團隊,把海洋天然物推到臨床、抗癌藥物的發展上。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呂美津教授和團隊成員從珊瑚萃取出生物活性物質,在動物實驗發現有抗發炎活性,可針對癌症新藥開發的發掘,提供更多樣性的標的種類及先導化合物,研究團隊建立藥源珊瑚種原庫並搭配人工養殖技術穩定來源,建置「珊瑚種原庫及人工繁養殖技術平台」,榮獲科技部2020未來科技獎。「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呂美津教授,為大家介紹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到底是藝術家還是科技人?—資工師的腦革命-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到底是藝術家還是科技人?—資工師的腦革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我是工程師, 學的是資工 , 但是我也喜愛與藝術工作!」不論是VR、AR、MR,又或者物聯網、AI、5G科技技術,資工背景出身的工程師,面對的最大挑戰是科技還是藝術?!故宮博物院致力於導入當代數位科技,以各種多元策展方式,將故宮典藏文物、國寶推介給社會大眾,並且屢獲國際大獎,例如2020美國博物館聯盟繆思獎(以故宮北院展出的「經典之美—新媒體藝術展」奪下「現地數位體驗」項目之最高榮譽金獎)。究竟博物館中的資訊工程師如何與藝術工作?專責數位資訊部門的工程腦如何借用科技,為不同年齡層的民眾服務?!關於工作任務成就、必須不斷新進的能力、國際間的競爭趨勢,本集節目邀請故宮博物院謝俊科主任分享實例與概念。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點閱數35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軟體工程師的創新與創業-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軟體工程師的創新與創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軟體工程師除了在大公司任職,是否也可能自行創業?答案當然可行! 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什麼經驗累積與創新的服務提供。曾於英業達、Phoenix、美超微公司擔任BIOS工程師的謝昇宏老師,對其工作所面對新興科技的挑戰,認為「現在很多物聯網晶片都已經能做AI運算,直接由物聯網晶片接收資料,並判斷出結果。」目前自行創業的他,主要是開發韌體與物聯網前後端平台。而這些都與過去累積的程式設計、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有著密切關聯。目前的夢想是建立可以提供更多人分享韌體創作的平台,帶來更多便利的生活服務。同時本集再度邀請Maker專家楊俊益老師(益師傅)一同雙講分享工程師的創新與成就樂趣。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電動車無線電能傳輸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電動車無線電能傳輸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今全球正大力發展無線充電相關應用技術,希望取代接觸式充電的問題,但目前市面上的無線充電技術多受限於消費性電子、智能手機等低功率應用3C產品市場。 有鑑於此,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邱煌仁教授團隊研發「電動車無線電能傳輸系統」,提升無線充電效率與傳輸距離,使其能應用於電動車等高功率載體。此作品並在「2020未來科技展」中榮獲「2020未來科技獎」。 市面大多無線充電產品不穩定的問題,目前傳統的無線充電效率,都在80%以下。該團隊研發的無線傳輸系統屬高功率,選擇「磁共振」發展一套穩定可靠的技術,以提高傳輸功率,效率高達98%,且傳輸距離超過20公分,技術可以說是獨步全球。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今天特別邀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邱煌仁教授為大家介紹【電動車無線電能傳輸系統】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軟硬皆管的INFRA Engineer工作任務與挑戰-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軟硬皆管的INFRA Engineer工作任務與挑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戎煌老師說: 「未來科技的趨勢 AI、雲端、3R,以及大數據,這些黑科技的載體都是硬體,而硬體就是由 INFRA 所規劃建置管理。」INFRA Engineer基礎架構工程師面對科技的競爭,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與心態? 經過上集入門篇認識這行職業的基本概念,今晚本集進階篇再度邀請專家許戎煌老師,分享工作上的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當企業遇上網路風暴,INFRA Engineer如何拯救危機?
點閱數2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糖尿病市場首見藥PS1-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糖尿病市場首見藥PS1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以往我們對糖尿病的印象是一直想要吃、一直想要喝水、並且一直想要上廁所尿尿,號稱三多,感覺罹患糖尿病很辛苦,然而糖尿病真的無法逆轉或治癒嗎?台灣目前大約有160萬人罹患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者更超過4.6億,造成每年5百萬人死亡,每年全球藥物市場高達500億美元。聽到有新藥可以用於治療和逆轉糖尿病,相信大家眼睛為之一亮。在科技部「2020未來科技展」中,由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草藥組執行長楊文欽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耗時16年研發出糖尿病新藥PS1,獲得「2020未來科技獎」,足以翻轉糖尿病的治療機制。「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楊文欽執行長為大家分享這份喜悅與榮耀,並介紹PS1新藥研發在科學突破。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 創新奈米水凝膠技術應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 創新奈米水凝膠技術應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吹彈可破的皮膚人人渴望,皮膚的美白及修復相信也是很多聽眾關心的議題。台灣與美國之地區人種,多屬於黃種或白種人,經太陽紫外線曝晒後,相較於深色系皮膚者易產生雀斑或黑斑等,更甚則會造成皮膚之病變而衍生為皮膚癌。目前歐盟已正式立法禁止動物實驗於化粧品項上,各國為因應此一情況,均在找尋可替代的研究平臺。由國立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王惠民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製作了一種適於各類細胞生長的生醫材料,創新奈米水凝膠技術,研發的成果可有效應用於皮膚組織修復。此一傑出研究並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項。「奈米水凝膠技術」從食用生薑中純化得到的化合物,可很好的促進人類皮膚細胞再生;從香桂抽取出的組合物有優秀的美白效果,勝過現在市面上其他常見的美白成分;玉蘭花精油則以天然抗菌活性抑制傷口上菌株生長,防止皮膚在復原的過程中受到感染。未來產業可應用在醫美手術後修復用醫療產品、各式機能性食品、功能性飲品、化妝品開發保養品原料。「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王惠民教授為大家分享皮膚美白專利的研發特色,以及皮膚組織修復上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