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到主要內容
:::
資源分類
生活科技-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46
新科技大未來-人工智慧篩檢 X 光骨質疏鬆風險-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人工智慧篩檢 X 光骨質疏鬆風險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骨質疏鬆的挑戰日益凸顯。成年後每年1至2%的骨量流失,使得65歲以上高齡人口中,約有三成人有骨質疏鬆現象。目前有許多檢驗方法,而這些方法都是被動的醫療行為,病人得知罹患骨質疏鬆症時,常常已經到無可挽救的程度。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裴育晟主治醫師團隊推出「人工智慧篩檢X光影像之骨質疏鬆風險」計畫,透過AI對一般X光片的影像分析,利用深度學習技術來評估骨質結構,創新的模型流程,使提出的演算法自動抓取疏鬆結構時產生細微紋理,借此訓練出一深度迴歸學習模型可將萃取特徵來擬合骨質密度。骨質疏鬆症是在高齡化社會中需要受到重視的問題。此方法可從低單價之X光中預測骨質的健康,進一步推斷病人是否已有骨質疏鬆症,達到快速、低花費與準確的檢驗,迅速篩檢的方式推估患者的骨密度,找出潛在風險,促使患者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未來將可節省更多高齡者因骨質疏鬆骨折所伴隨的經濟與社會成本。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智能手錶脈波估測血管年齡-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智能手錶脈波估測血管年齡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發展「大健康產業」已成全球趨勢,其中「精準健康」更是趨勢主軸,而精準健康有望成為未來10年台灣最有機會的新興產業。【用於智能手錶之新創脈波傳導速度(血管年齡)估測系統】這項新創技術所提供的連續性脈波傳導速度估測系統,不僅為智能手錶增添了更多生理觀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在醫療和健康管理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通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態,制定更有效的醫療決策,並節省寶貴的醫療資源。同時,使用者可透過血管年齡變化的有感回饋,實現更精準的健康照護和生活管理,使得精準數位醫療得以實現,進一步提升穿戴裝置的健康監測價值。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植物如何夜光閃閃兼固碳-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植物如何夜光閃閃兼固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峻,世界各國紛紛推動淨零碳排放政策,科技界也不斷尋求創新方案以應對這一挑戰。國立成功大學蘇彥勳教授團隊研發的【發光植物進行二氧化碳固化技術】​​,通過將光轉換材料與植物葉脈吸收技術相結合,不僅使植物能在夜間發光,還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固碳能力高達40.6%。目前這項技術的研發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多種植物,包括琴葉榕、蝴蝶蘭、網紋草、虎尾蘭、鹿角蕨等。這些植物不僅能夠自然生長,還能在夜間發光,創造出獨特的夜間觀賞體驗,同時也是一種療癒的藝術形式。此技術的引入將為台灣的農業科技帶來新的轉機,結合視覺藝術表演和科技推廣,不僅能夠提升農業產業的價值,還將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一大亮點。這些發光植物在夜間不斷固化二氧化碳,不僅促進碳中和與碳捕抓,同時也為人們帶來美麗和希望。
點閱數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癌症是現代社會一個嚴峻的健康挑戰,因此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目前,癌症治療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然而,這些治療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戰。因為有高度的腎毒性及神經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化療 X 在臨床上的使用量。中原大學生物癌症診斷與治療商業化中心許毅芝主任研究團隊致力於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研發化學治療藥物「NanoX」,利用突破性微脂體包覆技術,將小分子高效性卻有高毒性的化療 X,包覆成奈米微粒,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奈米藥物經 EPR 效益達到被動標靶效果,更可以導引藥物精確投入到腫瘤部位。因此 NanoX 不僅可以有效的殺死多種腫瘤細胞,更可大幅降低副作用,提供一種更有效、更準確、且副作用更低的癌症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點閱數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63科展在基隆:海洋教育-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63科展在基隆:海洋教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科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引發興趣,有了動機,學習就能更有趣;但科學內涵通常不太容易懂,要讓孩子有興趣,難度比較高。在Covild-19疫情後,各界都非常期待互動性高的實體活動。第63屆科展終於可以實體相見歡,7/24-7/30在基隆的國立海洋大學舉辦,以這次的科展來說,裡面有許多的活動設計,就是希望能引導孩子願意親近科學。以許爸媽們帶孩子來基隆大都是為了看海、坐船,其實海港城市的優勢也造就基隆海洋教育跟戶外教育的特色,這兩部分也是108課綱的重點之一,為何海洋教育跟戶外教育非常重要,來到基隆,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活動安排,落實海洋教育及戶外教育。
點閱數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次世代電子耳提升噪音聆聽效益-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次世代電子耳提升噪音聆聽效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一直在為人類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在醫療領域。聽覺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噪音干擾一直是聽覺輔助裝置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對於全聾患者而言,人工電子耳是重獲聽覺的關鍵技術。雖然在安靜環境下,這項技術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語音理解能力,但在噪音環境中仍有提升空間。為此,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力博宏主任及團隊引入了基於深度學習的噪音消除技術,專門針對聲音環境的特性進行噪音消除,從而提高人工電子耳在噪音環境下的聆聽效果。此一研究是首次在臨床上證明深度學習技術可以有效提升人工電子耳患者在噪音環境中的聆聽效益。這不僅在人工電子耳的信號處理領域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也為我們如何利用深度學習和類神經智慧聯網技術改進聽覺輔助裝置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長效表面防蝕抗汙保護塗層-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長效表面防蝕抗汙保護塗層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像青蛙或蠑螈那樣,在身體上有一層神奇的保護膜,能夠抵抗生鏽和污垢,那會有多酷?現在,這些都不再只是想象。科學家們從兩棲類動物獨特而強韌的皮膚中獲得靈感,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保護塗層。這種創新先進塗層不僅能長時間保持物品的潔淨,還能防止水和其他物質的侵蝕。【兩棲類皮膚啟發長效性表面防蝕/抗汙之滑液浸潤保護塗層】研究借鑒兩棲類皮膚的啟發,開發一種長效性表面防蝕和抗汙的雙層潤滑保護層,同時具備抗腐蝕及抗生物附著功效,為世界首創之雙層滑液注入顆粒薄層系統。這項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應用於生醫管材、燃料運輸、自清潔窗戶和光學設備等多個領域,以增加材料的耐久性和減少維護成本。這也是我們從大自然中學習,創造出可以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奇迹。
點閱數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身障者防災萬年曆-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身障者防災萬年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臺灣目前約有120萬名的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防災,是我們必須重視,也是社會中一個重要議題。「身心障礙者防災萬年曆」為協助身心障礙同胞進行減災與避災的準備,榮獲聯合國支持協助的「無障礙計畫」2023年獎項,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特別邀請身心障礙者共同參與設計研發,以萬年曆的形式提供身心障礙者及其家人災害管理知識與策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無礙地學習並落實防災科技知識。身心障礙者防災萬年曆的開發能提高身心障礙者在災害事件中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希望這個以人為本的防災萬年曆,能夠為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庭提供災前整備、災時應變、災後復原等資訊。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懸掛浸水式植物栽培發電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懸掛浸水式植物栽培發電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乾淨、可再生的能源,是人類下一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挑戰。對於農業經濟活動,栽種作物除了土地與水資源需求外,還需消耗大量能源。如何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追求高產量與高品質的作物,便成為農業科技發展努力的目標。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的「懸掛浸水式植物栽種系統」裝置,以創新的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配置方式,分別在挺水作物的下層土壤和上方水層安置電極,土壤中的微生物,利用植物根系的有機沉積物行生物反應產生電子,經由土壤的電極(陽極)傳導到水中的電極(陰極),產生電位差,將生質能轉換為電力並加以回收,達到節省能源的目的。
點閱數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事業廢棄物轉質再利用淨零排放-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事業廢棄物轉質再利用淨零排放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全球節能減碳已成為當前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在台灣,許多企業透過技術創新和資源回收,開始將廢棄物轉化為再利用的資源,同時減少對環境的負擔。政府也提供相關支持措施,如補助和稅務優惠,以鼓勵企業投資於淨零排放解決方案。這些努力將有助於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目標,並為台灣的綠色轉型帶來更多機會和挑戰。【事業廢棄物轉質再利用之淨零排放系統】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研發團隊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冠邦博士為我們介紹該系統的研發,以植物性廢渣經獨家研發之料源前處理,而後利用低溫焙燒將廢棄物轉化成可替代燃煤的生物炭,以及落實產業生質廢棄物之再利用,對我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