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154
新科技大未來-自動化3D組織病理AI平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自動化3D組織病理AI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 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播出日期:2020/10/28科技部為鼓勵學者「化研為用」,將學研技術導入市場落實產業運用,特別設立「學術創業先鋒獎」,去年共14組團隊獲獎。其中由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楊嘉鈴副院長團隊所研發的「自動化3D組織病理AI平台」獲蔡英文總統頒獎表揚。「自動化3D組織病理AI平台」協助解決醫檢級病理切片僅提供局部病灶2D影像,提供光學組織澄清浸潤式高解析3D影像技術,能深入偵測及比對分析正常及病理組織。平台關鍵技術包括:浸潤式高解析深層取像技術/水溶性組織製備技術,可避免樣品脫水形變致影響專業判讀。全組織影像擷取系統/自動化光學系統取像,可記錄大體積深層組織影像。標準化3D影像大數據量化分析/數位化3D影像分析,可記錄完整無形變的檢體影像資料並發展自動化交叉比對系統。「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楊嘉鈴教授介紹「自動化3D組織病理AI平台」在醫學及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9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基因科技與遺傳醫學-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基因科技與遺傳醫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基因科技可以如何影響人類? 為何基因科技的運用能夠造福人類福祉,也能形成重大利益衝突? 今晚來堂基因科技解密學入門!奇美醫院主治醫師/講座教授林秀娟說:「人體內DNA非常非常多,必須經過大數據處理分析才能判讀。當需要查驗研究基因變異(突變)在人群裏發生的情況是很多還是很少,這時便需要集中大量人類數據資料,況且基因有種族的差異,不同膚色有不同基因組成。」藉由大數據分析為複雜的遺傳基因產出分析報告,可以幫助臨床醫師、醫療團隊更加快速診斷與治療決策。目前已經有許多實驗室及公司建立自己的大型資料庫,甚至擁有獨門收集的資料庫及軟硬體,更有效解釋遺傳檢測結果。「例如中研院、國家衛生研究院,都已經有相當先進的技術平台。」本集將帶領同學一起探索該領域需要的各種專業人才統合齊力,主講林秀娟教授也將分享當年為何從小兒科醫學轉向當時還是冷門的遺傳醫學研究。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4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分享_環保便宜_手控飛機-資源代表圖
web 分享_環保便宜_手控飛機
強哥/市立新埔國小國小1年級~國中7年級
嗨!大家好我是強哥!美好生活,處處有創意!我要分享教材;給大家!這是 氣流滑翔飛機特點如下在室內飛翔,可當室內活動教材。內含空氣浮力原理。材質環保再利用。飛機可以人力控制飛翔和空中轉彎。這點不同於紙飛機喔!紙飛機不能在飛行時控制!氣流滑翔飛機可以連續控制和轉彎喔。它不用電和馬達的最大特點是連續飛翔和轉彎!只要保麗龍就可以飛翔!很奇妙。可以運用的內容:有關力的教學有關空氣阻力 壓力的 教學可以邊學邊玩的教學手眼協調的訓練美術的製作.接下來展示製作過程;一 蒐集材料,需要保麗龍 膠帶二 切割保麗龍薄片三 照型版剪成四 練習飛翔可能有人會問自己找保麗龍來製作可以飛翔嗎?答:這需要特別技巧切割保麗龍,一般方法切割是飛不起來的 你可以試試看!不能飛的話!我可以提供協助喔!
點閱數24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終端裝置的運算科技-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終端裝置的運算科技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近年來全世界掀起「大家一起來coding」的風潮,而台灣開始推動基礎程式教育,目標即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中,培養基礎的運算思維能力,學生能對這快速變化來不及眨眼的環境能有更多的好奇心與觀察力。《實戰AI資料導向式學習》作者曾吉弘老師以 CAVEDU 的AI教學車為例,說明當使用情境需要即時,而非連結雲端時,由於樹莓派的速度不夠快,從拍照上傳雲端,到最後收到依據回傳結果決定車子動作,整個偵測至少需少3-5秒,顯然時間還未及,車子卻早已撞得七零八落…換句話說,速度為處理現代資料集時的重大課題。如何能夠達成將資訊發送到雲端、進行處理並且又能接收即時結果,避免延遲問題? 如何可以讓智慧音箱、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等創新應用,能做到更快速的反應!歡迎收聽周一晚間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代人因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飲食不均衡或氣候影響等因素,造成頭皮膚質受損,嚴重時甚至會異常掉髮。頭皮問題帶來的困擾,在在都顯示頭皮健康的重要性,為解決關於頭皮理療服務之瓶頸,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暨研究所張萬榮教授研究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技術,研發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由行動式無線頭皮檢測儀器、APP及深度學習伺服器所組成,收集美髮業者提供的超過十萬張的頭皮影像,並建置成資料庫,能夠將頭皮影像放大200倍,判讀所拍攝頭皮的健康狀態。這項成果榮獲科技部2020年未來科技獎,並被評選為亮點技術。「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地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張萬榮教授,為大家介紹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科技警察之數位鑑識哪來的神腦神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科技警察之數位鑑識哪來的神腦神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科技警察辦案真的跟電影電視中演的一樣嗎?追劇「CSI CYBER」、「誰是被害者」,可以做為辦案推理的靈感維他命?繼上回PAR1認識資訊安全與黑白駭客,本集再度邀請警政署資訊室林建隆主任帶領同學一同深入「數位鑑識」神秘任務。林建隆主任過去除了開發「刑案知識庫」、規劃及執行「106年度警政雲端運算建置案」、成立「警政資料分析團隊」」。規劃建置「科技偵查入口網」,整合「網路情資分析系統」、「區塊鏈及虛擬貨幣分析平臺」、「行動鑑析系統」及「涉案車輛查緝網」,並協助偵辦駭客入侵以及許多重大刑案數位鑑識。以「抓壞人、抓國際駭客」為民服務為最大興趣熱情的林建隆主任,多年來更協助許多誤闖迷途的青少年駭客逆轉成為企業重要菁英、領導人物。本集將帶領同學深入一探偵破案件背後,科技警探數位鑑識英雄的「神腦與神招」。歡迎收聽1-6月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點閱數2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創造科視力-智慧建築I—建築設計與永續居住環境營造-資源代表圖
web 創造科視力-智慧建築I—建築設計與永續居住環境營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代,什麼東西前面都會加「智慧」兩個字,例如大家常聽見的智慧型手機、智慧手錶,還有智慧農業、智慧工廠…連我們所住的房子都有智慧了呢!本集節目介紹「智慧建築」,什麼是智慧建築呢?是房子變得聰明嗎?還是讓我們住得安全、舒適、便利?還是讓建築更節能?環境可以永續呢?科技的應用都是新點子嗎?老祖宗們的智慧也是很有用的喔!本集節目特別邀請了兩位專家為聽眾朋友們開講,談一談什麼是智慧建築、風土建築及生態建築。隨著科技的進步,空調越來越普遍,一般人透過打開窗戶調節空氣的機會越來越少,然而因為室內空氣品質不佳而產生的不適也越來越多,導致民眾更多的使用空氣清淨機,本集「科技幕後」單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葛子祥博士,要聊聊智慧居家生活該如何在科技與自然間保持平衡。
點閱數34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全球延燒,台灣醫療院所甚至一般空間都需要正/負壓環境,才能避免感染風險。 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翁國亮教授團隊在科技部價創計劃支持下,以全球首創的全外氣自然能轉換技術,研發出「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能快速有效建置避免空氣交互感染,打造健康、安全、防疫環境,大幅節省正/負壓環境能量消耗,降低建置成本,快速建置正/負壓環境。 投入節能空調研發已40多年的翁國亮教授,是國內外發明展的常勝軍,單是「空調熱水機」一項就獲得6面金牌,包含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匹茲堡國際發明展、台北國際發明展、中國發明展和日內瓦發明展。除空調熱水機外,最近的代表作「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不但將廢熱氣降溫,也減低二氧化碳的產出,真正達到節能、減碳又養生的健康生態目的。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今天特別邀請翁國亮教授和團隊成員保質創價4.0中心副研究員翁翊綸博士候選人,為大家介紹【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創造科視力-體感科技在娛樂上應用—真實?遊戲? VR電競-資源代表圖
web 創造科視力-體感科技在娛樂上應用—真實?遊戲? VR電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身處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科技產品一日千里,會不會在今天早上睜開眼,又有甚麼創新的產品被發明了呢? VR和AR的經常運用在虛擬實境的遊戲中,而在遊戲當中若是結合AI人工智慧,多了與人的互動,遊戲會更擬真、刺激有趣。國內許多新創工作室投入研發各式體感遊戲,有許多研發成功案例,本節目特別邀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的-黃薰慧博士及謝齡萱小姐,來為我們談談關於體感科技在娛樂的應用,同時談一談這類休閒娯樂活動在我們生活中所帶來的影響。VR、AR如何分辨?這個問題是否困擾你很久?日常生活中他們又能應用在哪些方面?本集「科技幕後」單元,將以廣播劇的形式為您一一解說!
點閱數41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5G時代來了-超智能社會來了 -科技與醫療-資源代表圖
web 5G時代來了-超智能社會來了 -科技與醫療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醫療資源普及,方便取得的情況下許多人濫用醫療資源,造成醫療從業人員額外負擔,也擠壓迫切需要服務的人空間。若將部分病患轉至線上門診、將醫療資訊連結至平台,或許能減少資源浪費,也為醫生及病患帶來更多效益。年僅二十八歲、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台灣大學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的謝懿為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老闆就是他自己。他一八年創立的遠距醫療公司——鳴醫,鳴醫團隊成立之初入選永齡基金會H-Spectrum第二屆的創業團隊,而後接受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17臺北明日之星輔導,並獲得創業補助全額。創辦人謝懿同時也是世界衛生工程台灣分會的創辦人,他強調,當患者與醫療人士拉開距離的時候,健康醫療穿戴裝置才能發揮實際價值,像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配合穿戴裝置可以更精確知道患者的血糖、血壓變化量、體溫等,更精準調整藥物比例。如同YouTube把媒體人抽離媒體公司,原先媒體公司需要龐大的資本額、器材設備才能運作,現在抽離以後每位YouTuber只要有一台攝影機、一個帳號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因此,遠距醫療某些時候比面對面看診可及性更高、更方便。物聯網、大數據結合AI的數位浪潮下,台灣的醫療服務及產品愈來愈多元,技術含量也愈來愈高。發展數位醫療,是全球不可逆的趨勢,台灣的進展如何?您對數位醫療的想像是什麼呢?
點閱數3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