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96
疫情時代下學校經營模式分享-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疫情時代下學校經營模式分享講師:新北市昌福國小 林烈群校長、新北市昌福國小 呂聰賢教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行政人員增能研習邀請到新北市昌福國小林烈群校長、新北市昌福國小呂聰賢教師擔任講師,前半段由烈群校長分享疫情下的學校教學環境轉變,分為五個大點,1.停課前、中、後的停課不停學運作機制,2.線上課程行政執行層面所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式,3.在518停課後回到實體授課,是否有做那些演練以因應隨時到來的停課,4.亮點成效,5.未來規劃。校長從這五點分析疫情時代的行政規劃以及行政端能做的應變,透過校長的分享讓與會的行政人員對於未來的行政規劃能有更多的想法。聰賢老師則是分享昨日學校辦理的線上畢業典禮obs直播製作,豐富的教學以及聰賢老師有問必答的無私分享讓整場研習課程非常充實。
觀看次數515
修改日期:2022-06-23
校園防災VR自學:「獵火英雄」-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防災VR自學:「獵火英雄」
王蕙芝/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高中10-12年級
作業系統:Windows搭配載具:HTC VIVE VR頭盔;HTC Cosmos Elite VR頭盔1. 適合那些學生? <愛好同儕競技與遊戲式學習的自學者,從10-16歲皆可> 2. 課程有哪些特色? (1) 以遊戲過關方式,「不坐著上課」;(2)擬真消防員出任務,加入「體能負重」和「滅火器操作打火」實作;(3)透過心跳與肌力的體感科技,即時回饋打造個人化的VR體驗3.課程有哪些單元?「烹飪教室火災」與「實驗教室火災」兩個獨立單元,單元間沒有前後順序,可以一學期體驗一個單元。4. 單元內有哪些內容? 依序體驗三個關卡:「防火偵探」可觸碰圖卡學習防火災知識、「獵火考驗」可應用知識滅火與報警、並操作滅火器滅火練習、和「快問快答」可從錯中學習生活防火災知識、並自我評量對烹飪教室/實驗室火災、以及生活中防火災知識之理解廣泛度。5.滅火器、負重背心與體感設備可由學校加購。
點閱數4593
下載數187
修改日期:2022-06-17
社會學科線上課程與翻轉教學的教學策略分享-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社會學科線上課程與翻轉教學的教學策略分享講師:臺南市大灣高中 孔慶麗教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邀請到臺南市教育局課程督學孔慶麗教師擔任講師,分享慶麗老師在社會科線上課程與翻轉教學的心得,講師歸納出線上教學時的四個小重點:儀式感、動靜切換、參與度、表達力,老師們若是掌握了這四點,將來在線上教學能夠更如魚得水。了解理念之後,講師更是詳細的分享他在線上教學的方式以及如何利用Google日曆開設小組meet會議室,以及Google Slides的使用技巧與教學設計應用,還有Jamboard設計概念,淺顯易懂的講解以及豐富的研習內容讓與會老師們獲益良多。
觀看次數488
修改日期:2022-06-17
自然而然線上學思達-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自然而然線上學思達講師:新竹縣博愛國中 謝彩凡教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邀請到新竹縣博愛國中謝彩凡老師擔任講師,以國中的理化課程為主,示範運用CoSci網站融入學思達教學,幫助老師們了解線上學思達的教學要點並且實作線上學思達課程。學思達是一套針對學生學習所設計的教學法,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等多元能力的教學法。透過教師的專業介入,製作以問答題為導向、補充完整資料的講義、透過小組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學習模式、將講臺還給學生、讓老師轉換成主持人、引導者、課程設計者,讓學習權交還學生。
觀看次數496
修改日期:2022-06-14
線上教學心法與線上工具介紹-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線上教學心法與線上工具介紹講師:臺北市濱江實中 李記萱教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邀請到臺南市濱江實中李記萱教師擔任講師,記萱老師本身是國中的數學老師同時也是學思達核心講師,認為教學原則無論是否是實體課還是線上課,很多共同的原則都是不變的,如何掌握根本的原則與心法,結合互動工具的使用,一樣可以打造有效能的教學課程。研習中介紹了Google的簡報教學互動與試算表追蹤進度,課堂實用小工具例如:classroomscreen、ZoomIt,以及如何應用Desmos Activity同步課程的即時回饋,多樣的教學工具可以有效的輔助線上課程順利且有效率的進行。
觀看次數482
修改日期:2022-06-14
素養資訊力–iPad融入領域課程設計與實作-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素養資訊力–iPad融入領域課程設計與實作講師:臺北市志清國小 李衿綺教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邀請到臺北市志清國小李衿綺老師擔任講師,因應生生有平板的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衿綺老師手把手教學Keynote的應用,可以用於多樣式的數位學習單設計、簡報影片製作以及美感融入的教學互動圖卡。衿綺老師細心的手把手教學,有問必答的分享,讓與會老師們獲益良多,再次增加老師們自身技能,且可以應用在教學與備課上。
觀看次數513
修改日期:2022-06-14
數位學習好幫手–因材網操作(進階)/把話說到心坎裡,親子溝通不打結-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數位學習好幫手–因材網操作(進階)/把話說到心坎裡,親子溝通不打結講師:花蓮縣復興國小 許雅玲主任蔡宜芳諮商心理師主持人:臺北市立大學 黃思華副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工作坊課程由花蓮縣復興國小許雅玲主任及蔡宜芳諮商心理師擔任講師,臺北市立大學黃思華副教授擔任主持人。許雅玲主任先介紹因材網的特色(數位學習內容建置、適性診斷建構專屬學習路徑……),接著詳細指導家長如何申請、綁定及實作演練模擬派送任務給孩子。也與我們分享自主學習課堂的課堂模式 四學的意思(學生自學、教師導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學生自學可使用因材網影片、WQSA學習單等進行自學;教師導學是要運用因材網的系統功能(ex. 因材網組卷、My viewboard)找出難點後,點撥釐清重點概念;組內共學是從課本或是習作找題目(難點);組間互學可透過上台分享,盡量鼓勵學習比較慢的上台分享。接著分享家長如何協助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觀看孩子看影片的情形、派縱貫診斷測驗後查看報表、針對弱點補救)。蔡宜芳諮商心理師介紹關係互補及循環因果的意涵,也舉了許多方便理解的例子,如關係互補像是貓捉老鼠等例子方便理解,若需改善關係互補及循環因果的關係,需要一方做出改變,請家長以另一種角度看孩子,主動打破循環因果的輪迴,如關注孩子問題行為背後的動機為何,孩子的問題很大一部份反映了家庭系統的運作、互動的問題。切換角度看孩子的行為是很重要的,不只要看到問題,也須看到問題的背後,以「解決」為焦點去進行思考,換個角度想一想,這個行為有什麼好處或功能。作家長的不要只看孩子的缺點,也要看見孩子的優點,從負向中看到正向。改善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將負向行為轉為孩子可學習的具體且正向目標,可使親子關係獲得改善。
觀看次數558
修改日期:2022-06-02
密室題目大解析x手把手教你用LINE設計密室-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密室題目大解析x手把手教你用LINE設計密室講師:澎湖縣石泉國小 洪進益老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再次邀請到澎湖縣石泉國小洪進益老師擔任講師,只要是小益老師的研習真的是場場爆滿,是一位厲害的人氣講師,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設計的密室遊戲,題目多樣的密室謎題勢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玩得過癮。不只是豐富的謎題設計與機制模式,小益老師還手把手的教學如何使用Line和Holiyo設計密室遊戲,讓與會老師們可以現學現用,未來在課堂上不愁抓不住學生的注意力。
觀看次數622
修改日期:2022-06-02
誰說運動一定難,隔著螢幕我們沒有距離-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誰說運動一定難,隔著螢幕我們沒有距離講師:臺北市北投國中 蘇詩媚老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 劉明洲教授課程內容:本場次線上教學教師增能研習邀請到臺北市北投國中蘇詩媚老師擔任講師,此次研習分享的主題是線上體育課,疫情期間該怎麼上體育課?相信這是很多老師們苦惱的問題,詩媚老師藉由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一些她自己線上上課的方式,希望能幫助更多老師們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利用孩子們愛玩的特性設計一系列有趣的活動,課程內容設計也配合不同年齡層以及班級特性做調整,透過老師用心設計的課程,融入人文素養的教學,更讓孩子們從體育著眼放眼世界,完全是跨領域的素養課程,深受與會老師們的推崇。
觀看次數579
修改日期:2022-05-25
講授如何把科技融入教學,混成課程要如何設計-資源代表圖
課程名稱:講授如何把科技融入教學,混成課程要如何設計講師:「溫老師備課Party」創辦人 溫美玉老師、教學總監 魏瑛娟老師/新北市重慶國中蔡佩旻老師新北市重慶國中蔡佩旻老師擔任講師主持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劉遠楨教授課程內容:溫美玉老師與教學總監魏瑛娟老師以國小國語、寫作混成教學設計為主題,老師提到了一般在作文教學上經常在認知、情意、技能方面常遇到的困難點,如果將數位科技工具融入教學,則可以改善這些困難,如在認知層面可達到預先備課、數位呈現、清楚引導的效果;情意層面可插入遊戲式學習引起動機,達到互動有趣的效果;技能層面可以循序漸進、長期記錄,達到歷程記錄的效果。接著分享了作文教學時引起動機與教學鷹架的重要性。老師可以透過運用現有的科技來輔助教學,以有趣的方式帶著學生逐步理解、互動,方便記憶語詞。接著分享科技作文教學製課、流程上的作文鷹架、學習任務應該如何安排的建議,作文鷹架須包含提問討論及教學策略,學習任務則能夠讓學生解說、遊戲的方式進行(如以文字/錄音紀錄,玩轉盤、貼紙、配音),務必讓學生在課堂上是有事做的。 新北市重慶國中蔡佩旻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國中數學科混成教學時的實務經驗,包含了環境與設備、數位資源工具、平台介紹、教學運用的部分,提及了目前教學模式的劇變、設備環境等教學現場上做的種種改變,也提及目前教師應具備「資訊能力」、「教學設計」、「班級經營」的能力。接著分享重慶國中在教學上的各種紀錄與工具使用的情形,也介紹了線上會議軟體(Meet、Teams……)、線上學習平台(學習吧、Google classroom……)、及各種能運用於課堂中的工具(jamboard、學習拍……)。接著詳細說明因材網、學習吧、互動白板的功能、特色,以及運用方式,最後分享了重慶國中在混成教學時做的各種學習紀錄。
觀看次數636
修改日期: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