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152
新科技大未來-多功能仿生自供電自行車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多功能仿生自供電自行車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許多的科學研發創意往往是來自於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通過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製新的機械和新技術,或解決機械技術的難題。國立清華大學林宗宏教授團隊發現蛇的鱗片上的鋸齒狀徵結構以及角蛋白組織,是蛇皮能長期磨地,卻不會破損的主要原因,因此開發了一種仿生復合薄膜,讓摩擦生電的效能大幅提升。仿生薄膜成功應用在自供電自行車系統,車輪轉動即可發電,煞車時也能發電亮燈,輕拍握把就能點亮方向燈,而且輕壓就能產生電流的特性,讓仿生薄膜成為自發電的感測元件。一般傳統元件在一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之後,它的效能可能就會下降到一半左右。但是透過模仿蛇的鱗片抗磨損的功能,可以長達數個月都提供一個穩定的電力輸出效用。如果把它用在坐墊上以及鞋墊上,還可以知道這個騎乘者運動者他的運動過程施力的變化。就可能有機會讓他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有機會表現得更好,甚至預防運動傷害的產生。這種自發電的感測系統除了運用在運動科學上,也可以輔助臨床醫療,運用在智慧衣飾,隨時感測人體的各種生理數據,協助健康管理預防疾病。未來也將可用在大型發電機例如風電和水力發電上,大幅提升效能。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Linggle搜索引擎研究開發-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Linggle搜索引擎研究開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Chat GPT 正被廣泛地應用於教育、技術支援、創意寫作、語言理解和生成等領域。Chat GPT 是一個大型語言模型,它可以提供關於各種主題的資訊、回答問題、解釋概念、提供建議和指導。它能與使用者進行自然對話,並且在廣泛的主題上表現出相當的理解和回應能力。然而,它並非完全無誤,且答案可能會受限於其訓練數據和知識截止日期,使用的人應謹慎評估和驗證模型提供的信息。長期致力於AI電腦輔助語言學習,以及各項自然語言相關軟體技術研發的國立清華大學張俊盛教授,帶領團隊開發Linggle搜尋引擎,榮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111年度「創業潛力獎」。「Linggle」所開發搜尋引擎可快速查詢文法和用字問題,分析其使用頻率越高者常是答案,反之多為錯誤或罕見用法,未來將朝自動編輯文章發展,有助提升撰稿效率。
點閱數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醫療:R3CE技術平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醫療:R3CE技術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精準醫療」是全球醫療發展的共同趨勢。其目標就是如何採取最簡易的醫事操作,以最微量的醫療資源,達到個人化且精準化的治療效益,以避免使用無效治療,來減輕病人的負擔。人體是由許多細胞所組成,把細胞拿到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當然希望要能盡可能地接近人體內狀態。然而,傳統細胞培養僅能在2D平面養成單層細胞,且長成後的細胞其實與在體內實際形態有所差異。為了克服此問題,各種3D細胞培養技術開始崛起,也為精準醫療帶來一線曙光。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地膜技術創新主推環境友善-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地膜技術創新主推環境友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傳統地膜不易被環境分解且造成土壤品質劣化,在環球氣候變下,如何研發抗逆境、減少土壤水分蒸散、具環境友善植物保護功能,以及碳蓄存等智慧多功能型環境友善地膜,實為全球當務之急。由國立中興大學林耀東教授團隊研發的【高值化智慧環境友善多功能型地膜】技術榮獲2022「未來科技獎」,地膜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推動了環境友善,而高值化的地膜應用也為農業、園林等領域帶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透過專訪我們將深入瞭解這種高值化智慧環境友善多功能型地膜技術在農業、園林等領域的重要性與應用前景,了解地膜回收與再利用技術的研究與實踐。期待未來能夠共同致力於地膜技術的創新與推廣,為綠色農業與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點閱數2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由於其症狀和體徵的多樣性,常與其他類風濕疾病重疊,精準的診斷能夠提供適切的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由中國醫藥大學風濕免疫科蔡嘉哲醫師團隊所研發的【精準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診斷套組】,榮獲2022年未來科技獎,診斷套組適用於所有關節炎病人,利用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定量檢測人類血清與經EDTA 或肝素處理後血漿中BR1自體抗體,BR1抗體測試可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診斷輔助工具,其分析結果應同時搭配其他臨床資訊。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長效表面防蝕抗汙保護塗層-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長效表面防蝕抗汙保護塗層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可以像青蛙或蠑螈那樣,在身體上有一層神奇的保護膜,能夠抵抗生鏽和污垢,那會有多酷?現在,這些都不再只是想象。科學家們從兩棲類動物獨特而強韌的皮膚中獲得靈感,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保護塗層。這種創新先進塗層不僅能長時間保持物品的潔淨,還能防止水和其他物質的侵蝕。【兩棲類皮膚啟發長效性表面防蝕/抗汙之滑液浸潤保護塗層】研究借鑒兩棲類皮膚的啟發,開發一種長效性表面防蝕和抗汙的雙層潤滑保護層,同時具備抗腐蝕及抗生物附著功效,為世界首創之雙層滑液注入顆粒薄層系統。這項研究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應用於生醫管材、燃料運輸、自清潔窗戶和光學設備等多個領域,以增加材料的耐久性和減少維護成本。這也是我們從大自然中學習,創造出可以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技術奇迹。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癌症是現代社會一個嚴峻的健康挑戰,因此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目前,癌症治療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然而,這些治療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挑戰。因為有高度的腎毒性及神經毒性副作用,限制了化療 X 在臨床上的使用量。中原大學生物癌症診斷與治療商業化中心許毅芝主任研究團隊致力於創新標靶癌症奈米藥物技術,研發化學治療藥物「NanoX」,利用突破性微脂體包覆技術,將小分子高效性卻有高毒性的化療 X,包覆成奈米微粒,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藥物的副作用,奈米藥物經 EPR 效益達到被動標靶效果,更可以導引藥物精確投入到腫瘤部位。因此 NanoX 不僅可以有效的殺死多種腫瘤細胞,更可大幅降低副作用,提供一種更有效、更準確、且副作用更低的癌症治療方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海廢全循環拖鞋-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海廢全循環拖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在這個日益關注環境議題的時代,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致力於可持續發展。馳綠國際創辦人許佳鳴執行長以拾荒、回收和生產的100%在地循環模式,創造了一系列台灣鞋款,不僅為我們的地球做出貢獻,還展現了商業和環保的融合。馳綠國際曾利用突破性的獨家專利技術,打造以五支廢寶特瓶加三顆廢牡蠣殼製成的全球第一雙「海廢全循環拖鞋」新國民藍白拖,並且號召民眾一起回收250萬個廢棄寶特瓶,將垃圾變身環保鞋的過程具有100%在地循環的概念,力拚一雙「全球最低碳足跡鞋」幫助降低碳足跡。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新科技大未來-次世代電子耳提升噪音聆聽效益-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次世代電子耳提升噪音聆聽效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國中7-9年級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一直在為人類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在醫療領域。聽覺作為人類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噪音干擾一直是聽覺輔助裝置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對於全聾患者而言,人工電子耳是重獲聽覺的關鍵技術。雖然在安靜環境下,這項技術能有效幫助患者提升語音理解能力,但在噪音環境中仍有提升空間。為此,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力博宏主任及團隊引入了基於深度學習的噪音消除技術,專門針對聲音環境的特性進行噪音消除,從而提高人工電子耳在噪音環境下的聆聽效果。此一研究是首次在臨床上證明深度學習技術可以有效提升人工電子耳患者在噪音環境中的聆聽效益。這不僅在人工電子耳的信號處理領域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也為我們如何利用深度學習和類神經智慧聯網技術改進聽覺輔助裝置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點閱數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
科技新潮流-智慧交通-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新潮流-智慧交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智慧交通,或稱智能交通系統(ITS),是指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和運輸效率的一種新型交通系統。這些科技手段包括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大數據分析、無線通信技術等。 智慧交通主要在解決傳統交通系統中的諸多問題,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環境污染等。通過引入先進的科技手段,智慧交通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動態管理、智能調度,從而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減少事故發生率,並改善環境質量。 智慧交通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車聯網(V2X)技術、智慧公車系統、共享交通工具、自動駕駛技術等。 智慧交通的推廣和應用,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和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應積極研發創新技術,公眾則應提高對智慧交通的認知和接受度。 智慧交通是未來交通發展的重要方向。它不僅能夠提升交通運行效率,還能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今天的講解,大家對智慧交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未來我們能共同見證智慧交通的美好前景。 想了解更多智慧交通,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主秘暨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教授林國平進入科技新潮流。
點閱數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