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32
SOS逃生賽-下雨就會發生土石流嗎?-資源代表圖
web SOS逃生賽-下雨就會發生土石流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泥沙混雜石頭滾落,這景象讓不少人覺得驚恐,而土石流造成的傷害影響也相當驚人的,土石流能衝垮堅固的建築物、造成人員死傷。除了台灣之外,其它國家地區也會發生土石流。下大雨一定會發生土石流嗎?那可不一定,要有配合的條件才行。為了降低土石流造成人員財產的損失,所以,有關單位會調查各地土質情況,當有颱風來襲時,會針對危機區域發布警告,提早讓住在易發生土石流區域的人們,提早做好離開,以避免憾事發生。面對這可怕天然災害,做好水土保持是防範的好方法之一,除此之外,對土石流多些認識了解,也能讓我們不再聞土石流色變,但是大家都了解嗎?「sos逃生賽」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土石流有關的三道問題,了解那些區域該提高警覺,而台灣的土石流示警又有那些?
點閱數3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永續Earth養成記-大學社會責任USR與永續人才-資源代表圖
web 永續Earth養成記-大學社會責任USR與永續人才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喚醒你的環保魂: 日前大專院校流行一個神奇的縮寫單字"USR",這個詞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根據教育部USR推動中心提出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核心價值,在促使大學成為地方永續發展協力者,透過「人才培育」與「在地連結」,讓大學能更了解地方發展脈絡,理解地方問題,提出可能創新解決對策,讓大學發揮其社會正向影響力。大學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而大學社會責任跟綠色大學之間的差別是甚麼呢?今天的永續Earth養成記邀請到了今年USR大學社會責任獲獎得主國立成功大學的蘇慧貞以及台灣綠色大學聯盟理事長楊能舒一同來和我們分享兩位在學校推行USR以及綠色大學的實際作為唷。,精彩內容歡迎收聽。 科學生活小百科: 今日我們邀請到了何思瑩營養師,來跟我們解析平常我們下廚使用的味精,是否能安心食用,加多了是否對身體健康造成負擔,嚴重的話該不會精致癌吧!今天的單元分享即將打破你在生活烹調上的迷思。趕緊來收聽。
點閱數1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地震防災準備作伙來-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地震防災準備作伙來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發生地震後,可能造成通訊中斷或電話線路壅塞而無法聯絡家人,這時該怎麼辦呢?面對地震,除了學習因應的方式外,也別忘了要定期和家人進行討論,例如緊急逃難包放那裡、發生災難時該如何聯絡等,平常做好討論準備,發生緊急情況時,才不會手足無措喔。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防災準備有關的三道問題。爸媽需要跟小朋友一起討論和準備防災嗎?需要討論那些防災準備工作?家人防災準備的討論,是不是討論過一次就可以了?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體系與社會經濟組曾敏惠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天然災害地震。 ●「英雄救難隊」分享釜石國小小朋友如何自助救人的故事。面對天災,無法控制發生時間,但人們卻能事先準備以降低災損情況,日本釜石小學的小學生就是靠著良好防災概念,在311大海嘯時全數安全無傷。
點閱數32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自然筆記-專訪阿洛談"氣息"專輯-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專訪阿洛談"氣息"專輯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氣息流動在海洋間,串連著羅列的島嶼,歌在風中。正如她的歌詞,魔幻般地一句句吐納著:「氣息,是生命的開始。氣息,是靈魂最深的存在。」我著迷在她的文字風情間,細細品味其中的情感與力量。正如專輯中的那首「印記」,阿洛說這是為她那位身為「女巫」,卻在現實價值體系下,不得不壓抑自己靈力的祖母所寫的歌:「當妳被上天選擇的那一天,妳就知道這是一條艱辛的路。在天地之間,讓生命成為祭壇。妳知道,妳不得不上路,妳向天祈禱,妳在大地間起舞、唱著。」聆聽屬於自己的氣息。
點閱數20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永續Earth養成記-臺灣水力發電的永續實踐-資源代表圖
web 永續Earth養成記-臺灣水力發電的永續實踐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喚醒你的環保魂: 水力可以發電,更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水通過地球的水循環系統不斷地補充,所以也是再生能源的一種。水力發電不像太陽能和風能具間歇性,它可以全天候 24 小時不斷產生電力。今天在喚醒你的環保魂單元當中呢為您邀請到台灣電力公司發電處副處長-簡進興,來讓我們更認識水力發電,精彩內容就在今天的「喚醒你的環保魂」。科學生活小百科: 在今日的科學生活小百科單元中呢,我們邀請到了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水質科檢驗股-張玉玲股長,來跟我們分享平常和我們息息相關在喝的水,喝的安心嗎?政府端為我們做了哪些品質把關呢,我們又能怎麼樣自主做檢測。今天的節目內容非常精彩,趕緊來收聽。
點閱數36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自然筆記-海岸造林守護台灣-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海岸造林守護台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慈心基金會程禮怡女士-談「海岸造林守護台灣」「種樹」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學問,除了要種「對」樹種,創造出更好的生態系,更要後續看養照顧。在這個過程當中,她需要各方面的專家,也需要土地及人力資源....雖然知道這是不容易的工作,但是她願意承擔,她說當你做得不夠好的時候,就會有其他的專家進來協助,無形當中,就會形成更大的網絡,結合更多的人,共同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她引述了一句話當結尾:「不要問:難不難,而是問:該不該。」好一位豪氣女子,一如她曾向我介紹的那隻珍奇生物,只是要從另一種方向來看,「做什就像什麼」。當然,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意願承擔」及「勇氣實踐」。
點閱數1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自然筆記-森林火+聽見砂勞越雨林的聲音-資源代表圖
web 自然筆記-森林火+聽見砂勞越雨林的聲音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專訪亞熱帶生態學會理事長林朝欽-談「2020澳洲與亞馬遜森林火」+聽見砂勞越雨林的聲音台灣從1999年到2020年的過程中,我們在面對森林火的預測及管理上又有什麼新的突破及挑戰,林老師提出非常多需要深思的方向,森林火背後成因是天災、人禍,還是地球生態的自我調整機制,這星期「自然筆記」將有非常深入的報導。另外,在「聲音紀錄片」的單元,我也會帶大家來到婆羅州的熱帶雨林當中,去聆聽我所收錄的奇妙迷人的森林大合唱
點閱數20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地震後,可以趴趴走嗎?-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地震後,可以趴趴走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地震過後,是不是就可以安心了呢?當然不是。如果正在都市裡,那麼地震後,要留心是否有建築物鬆脫、掉落物件,所以,遠離高樓旁邊才是比較聰明的作法喔! ●「sos逃生賽」: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地震有關的三道問題。地震結束後,可以立刻進行正常活動嗎?該做那些事?檢查那些物品? ●「科學酷檔案」: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心體系與社會經濟組吳郁坪研究員,帶著小朋友一起了解地震過後該怎麼辦。 ●「英雄救難隊」來聽聽搜救犬的故事。大型地震會造成許多人人家破人亡,當不小心被困在屋內或瓦礫堆時,千萬不能慌張,要安心等待救援,救難隊員及搜救犬會發揮平日受訓的專業,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壓在土石堆裡的人們,人類的好朋友狗兒是如何成為搜救犬的呢?
點閱數33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永續Earth養成記-時尚產業與永續發展之關係-資源代表圖
web 永續Earth養成記-時尚產業與永續發展之關係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喚醒你的環保魂: 我們都越來越清楚衣服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並且在全球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時尚產業竟然「貢獻」了4%至10%。這讓「永續時尚」現在成為被頻繁使用,甚至是過度使用的詞,但實際上卻很少真的有品牌付諸行動踐行。為了環保的未來,時尚界有哪些的永續發展重點呢?在今天喚醒你的環保魂單元當中呢為您邀請到ELLE全媒體副總編輯-謝可珍,來為我們分享在時尚產業要如何與永續發展做牽連呢,超級新穎的主題,趕緊來收聽!科學生活小百科: 今日我們邀請到了滿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仁宗,要來和我們聽眾朋友一起分享台灣品牌「FYNE」,如何透過回收製成打造100%環保材質的服飾品牌呢,精彩內容千萬不要錯過囉!
點閱數2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資源代表圖
web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成立於民國81年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是臺灣唯一專職於台灣本土特稀有動植物、生態系調查、研究、保育及推廣的政府單位,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規劃有保育教育館、野生動物急救站和位於台南的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目前正推出「崩落的野生物天堂:東馬婆羅洲熱帶雨林展」,充分傳達地球生態環環相扣的關係。為了現在也為未來,生物多樣性的研究與維護刻不容緩,期待全國民眾加入公民科學家的行列,一起為落實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台灣與全球自然生態而努力。
點閱數2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