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456
微型點子對撞機-生活好科學-震識!不可不知的地震知識!-資源代表圖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世界上多數的地震多發生在這個區域,從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2004年南亞海嘯、到1999年921大地震,似乎每隔五六年,就會有一場恐怖的震災出現在台灣與鄰近的國家。雖然我們活在一個地震頻傳的地區,學校教育中也提供了些許時數的地科課程。但這些地科知識真的能幫助我們打造一個更安穩安心的環境嗎?本集教育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震識-地震知識網」的副總編輯,地球科學科普專欄作家潘昌志老師,探討你必須要知道的地震知識。探討地震需要先理解其成因,1911年,美國地質學者李德(Harry Fielding Reid)在研究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時,藉由觀察到地表的破裂現象,與實驗和論證等科學方法,而提出了「彈性回跳理論」。彈性回跳理論把地殼假設成是一個彈性體,當地殼受到應力時會開始變形並累積能量。但當變形過大使岩石產生破裂,地殼便會錯動形成斷層,並在破裂的過程中釋放出能量。這個能量在地殼中傳遞,就是我們所感受到的地震。這也是我們很常會聽到某地方有斷層經過,因此不適合興建高樓大廈或精密工業的原因。地震既然是地殼破碎時能量的釋放,也代表應該要有能量被提供給地殼。這份能量的來由,是由於地球內部並非岩石一塊,而是猶如生命體一般有能量與物質的流動。在地球的內部,由於熱對流,使軟流圈上有緩慢的板塊運動,各個板塊運動的方向和速度不一致,導致板塊各處,會有形式不一的擠壓或錯動。這些地區就是地殼會受到應力,而可能產生斷層或地震的區域,因此,為了能預測地震的規模,對斷層的理解就有其重要了。不過,除了少數像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安德列斯斷層在地表清晰可見,多數中小型地震的斷層都在地下,需要透過人工震源探勘的方式,才能描繪出地底下的狀況。人工震源可以透過在地底下埋設炸藥,炸藥引爆的人造震波會在地底下傳遞與反彈,地質學家藉由量測這些反彈回來的震波,就能從中分析出地質的特性,並知曉地下斷層的分布。除了地殼變動會導致地震以外,其實也還有其他會導致地震的原因。例如夠大山崩或隕石撞擊,也會展生地震波;或是地下水含水量的改變,與過去開採頁岩氣在地下注入高壓水時,都曾引發輕微地震;此外,像是之前提到利用炸藥製造震波來量測地底下的狀況,甚至核子試爆,也會產生地震。不過,這些地震所量測到的震波,性質和地殼變動的地震則完全不同。這份探測地球結構的工具,在現在也被應用於知道,某些國家是否有在偷偷進行核彈試爆的利器呢!
點閱數38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AI人工智慧語言辨識-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人工智慧語言辨識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嘿,SIRI.」現代生活中,手機的語音助理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便利功能,舉凡查天氣、查地圖,或讓他講個笑話,他都能輕易又快速地達成。這種改變我們生活的AI人工智慧語音辨識到底是如何發展的?它的影響及應用範圍何其廣大?「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為大家邀訪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李宏毅教授,分享台大語言實驗室的研究,類神經網路如何讓機器深度學習。這項研究主軸,是以機器學習技術,讓機器辨識並理解語音訊號的內容,致力於語音數位內容的搜尋、自動化組織,以及從中擷取關鍵資訊等相當具前瞻性的研究,而這樣的技術可應用到多種領域上,例如人機互動、問答系統、智慧型線上教學平台等。 正因為它的應用範圍廣,技術隨時都在改變。AI時代下要培養學生什麼能力?李宏毅教授只有一個不變的答案,就是:不斷求新與學習的能力。
點閱數3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暖化問題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暖化問題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相信大、小朋友對於「地球暖化」不陌生,而海洋暖化和地球暖有直接且密切關係,根據專家研究顯示,全球海洋升溫的速度,年年創新高,海洋暖化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外,也對海洋環境產生劇烈影響。 海洋暖化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大家都清楚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陳美及曾國翰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暖化有關的三道問題。 為什麼會發生海水暖化?海洋暖化會使得颶風或颱風的強度增強嗎?海洋環境及人類,會因海洋暖化而有什麼樣的變化?「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環境教育講師王俊凱,帶著小朋友探索海洋暖化的問題。 海洋暖化讓颱風更劇烈,海洋環境變得更加惡劣,也使得海洋探險工作更困難,事實上,海洋探險本就是危機重重的任務,「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海洋探險家庫克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每週三中午12:30,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26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珍惜海洋資源-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珍惜海洋資源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海洋擁有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遠超過陸地上同類資源的蘊藏量。隨著科技的發展,海洋中的寶藏陸續被開發,台灣四面環海,海洋岸線綿長,週遭附近海域海洋資源多元且豐富。。 海洋資源除了大、小朋友熟悉的海鮮魚貨外,還有那些?大家對於海洋資源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張育誠及谷英頡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資源有關的三道問題。 海洋資源豐富,目前人類開發運用的比例高嗎?台灣鄰近海域,有那些海洋資源世界知名?「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盧主峰,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廣大的海洋,同時,了解海洋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人們享用不少海洋資源,如航運或海上活動等,冒險家也因航行有了新發現,對於人類生活發展上,有更大的貢獻,「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挪威冒險家南森冒險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34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茶飲杯薄膜去除自動分類裝置-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茶飲杯薄膜去除自動分類裝置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茶飲杯膜在台灣有許多茶飲店,例如50嵐、清心福全、茶湯會…這些茶飲店都利用紙杯或塑膠杯裝飲料後用塑膠薄膜加熱與杯體溶解封口後讓飲料置於杯中,不會流出,插入吸管後方便飲用,可說是很好的飲用裝置,獲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茶飲店可說是台灣的特產,另類的台灣之光。 可是茶飲杯在飲料喝完後,使用者無法將薄膜割除,以致於茶飲杯亂丟,大杯與小杯無法分類,薄膜未除造成無法堆疊,造成垃圾佔的空間增大,使垃圾場一座一座蓋,塑膠杯與紙杯又同在一起,造成環保人員疲於奔命,問題一大堆…
點閱數12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Crazy實驗室-好閃,別對我放電-資源代表圖
web Crazy實驗室-好閃,別對我放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播出日期:2018/04/07從新聞中常見雷擊的消息,無論是擊中建築物或是路人,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加上最近臺灣天氣的異變,使得雷雨發生似乎很常見,因此臺中市大新國小的師生興起了研究雷擊的動機 ,他們透過實驗裝置的設計來模擬雷擊可能出現的路徑以及閃電的形狀的推敲 。最後 他們還提出避免雷擊的方法,想知道是什麼方法嗎?一定要鎖定這集的crazy實驗室節目內容。
點閱數1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熱情來電-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熱情來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熱情來電 能源科技神奇的熱電材料——利用溫差的熱電發電技術在生活四周有許多耗費能源所生成、卻又被廢棄的熱能,例如:汽車燃燒後排氣、工廠加熱後又將廢熱排放等等。如果能將這些熱能善加利用,即可成為再次使用的能源,而熱電材料與技術,就是利用溫差來發電的關鍵。
點閱數15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新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新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互聯網未來會需要大量的無線射頻設備,來進行資料的即時回饋與發送,這項新的技術將深深改變我們的使用習慣與生活。在「新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元件模組開發與應用」中,國立交通大學刁維光教授和研發團隊,引入高吸光係數與低成本之鈣鈦礦M A P b13,作為太陽能電池的吸光層,並引入雷射蝕刻、網版印刷與3D點膠等技術,實現高控制性與客制化的商業化製程,設計出在室內光下活性面積為15.12 cm2電壓可達7伏特與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1%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組。這項技術的產業應用性在於利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搭配超級電容或小型儲能裝置,即可藉由室內光源來提供互聯網遠端遙控與接受所需的電力,解決一次式電池的置換的問題。此外鈣鈦礦材料本身獨特的光電特性也極具其他光電科技的應用潛力。「新科技大未來」節目將與大家一起來認識「新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究竟它和目前市場主流的矽晶太陽能電池有何不同呢?歡迎準時收聽!
點閱數20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運動好科學-跑步時,為什麼心跳會變快?-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運動好科學-跑步時,為什麼心跳會變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心臟是人體相當重要的器官,若心臟罷工,人類的性命可是會受到嚴重威脅。心臟分為左右兩邊,共有四個工作區,上方為左心房及右心房,下面是左心室及右心室,心跳太快或太慢,對於心臟都不好,適當的運動可強化心臟的功能 。平常大小朋友不會感受到心臟的跳動,但劇烈運動、情緒緊張、吃藥物…等特殊情況時,卻能明顯察覺心臟的存在,為什麼有時心臟會怦怦跳?心臟主要功能又是什麼?本集節目邀請馬偕醫院小田醫師,讓小朋友會更加了解心臟,也會懂得如何好好愛護自己的心臟。
點閱數1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酷客科學道館-酷客廚房好科學-酸鹼對抗賽-餐桌上的科學(三)-資源代表圖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食物的酸鹼性。食物的酸鹼性並不是以口感的酸鹹來決定的,而是由食物經人體的消化代謝後,所產生的酸鹼性物質多寡來決定,到底要如何分辨食物的酸鹼呢?在營養學上,透過”燃燒法”來判斷食物的酸鹼值,燃燒法是模擬食物經由胃的消化、腸的分解、吸收等一連串燃燒過程。大部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大部分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也是屬酸性食物。至於蔬菜水果類食物,則大多屬於鹼性食物。今天我們科學特務隊長要來挑戰的道館是『酸不酸道館』,而館主是我們科學大魔界的田園老師。到底今天館主會出什麼樣的考題,來考驗我們兩隊隊長呢?兩隊隊長是不是可以順利通過關卡,得到『酸鹼家徽章』呢?趕快成為酷客,加入我們科學道館的行列吧~
點閱數42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