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976
古的科學道館-古人運材有一套-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古人運材有一套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不是每個人都是大力士,你想過古人要怎麼運送很重的物品嗎?剛砍下的木材,要怎麼從山上運送下來呢?這麼重的木材,要如何在難走的山路上移動呢?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超省力道館』,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冰箱、沒有公路也沒有汽車。那些在山上被人砍下來的大樹,是怎麼被運到山下做成人們所需要的用品呢?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了解古人的智慧有多厲害吧!
點閱數10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布農族的藤編文化電子書-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布農族的藤編文化電子書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海端數位機會中心位於臺東海端鄉崁頂社區,此社區的民眾,約有99%是布農族,看見部落技藝逐漸佚失,海端DOC與社區合作,從藤編的數位記錄開始,開辦數位影像、影音記錄與後製剪輯、圖文編排等課程,帶領部落民眾一起將之數位化,透過數位電子書的形式,使布農族手作藤編工藝能傳承、延續,也藉此網路行銷提升工藝的兢爭力。從余青山講師的聘用開始,針對背簍、圓框背簍、扁型背簍及篩藍、小型置物籃等基本資料蒐集、彙整到精簡介紹,與藤編製作步驟與過程,由影像紀錄、拍攝及後製修圖...等完成影像成果。 最後,數位典藏排版的工作,則邀約學員回到數位機會中心教室,將蒐集彙整過的藤編介紹文案,籐編製作步驟照片及影片,透過簡報軟體進行圖片、文字及影片的編排。
點閱數30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古的科學道館-鑽木取火真的有用嗎?-資源代表圖
web 古的科學道館-鑽木取火真的有用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今天『古的科學道館』的科學探險隊,要來挑戰的道館是『野外求生道館』,除了生活所需之外,在以往部落征戰的年代還具有火占的功能。鑽木取火真的可行嗎?所有的木頭都能鑽出火來嗎?還是有特定的樹種才行?到底鑽木取火的原理是什麼呢? 趕快加入古的科學道館的行列,跟著我們一起去認識鄒族的鑽木取火的原理與意義吧!
點閱數28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長治鄉繪本教材電子書-歡樂的達人-周文寬小丑王國展特輯-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長治鄉繪本教材電子書-歡樂的達人-周文寬小丑王國展特輯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長治DOC開設「社區大小事-我的故事我來說」電子書製作,從主題風格的設定、版面尺寸選用,內容使用的文字、圖像、背景顏色和互動元件(例如影片或動畫)等,都是設計電子書的重要元素一環,這些都關於瀏覽者閱讀的舒適度。完成電子書內容後,使用線上Flip PDF軟體,選用不同的閱讀媒介,及調整細項如YouTube 影片、音樂、購物車及有趣的動態元素,讓電子書更為豐富趣味。最後,將完成作品匯上傳自己的伺器,提供給更多朋友瀏覽。長治是一個充滿故事性的鄉鎮,故事緣由來自於地方民眾生活型態繁衍而出,經時間經驗累積轉換成為在地特文化。長治鄉民眾客家族群居多約65%,客家人對於伯公(一般俗稱土地公)有特殊的情感,也是民眾心靈寄託之一。
點閱數25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5-6年級
Puljetji佳興部落位於屏東縣泰武鄉,屬於排灣族,其手紋文化,以傳統領袖家族為核心,展現排灣族社會的階序制度與倫理脈絡。手紋不僅是裝飾,更是社會地位、家族系譜與文化價值的具體呈現,體現了排灣族人對於天命、生命、組織、儀禮與社會秩序的整體觀。雖無明確文獻記載其起源,早期清朝時期即已記錄排灣族根據階級而進行不同紋身圖樣的制度,反映尊卑分明的社會結構。然而日治時期因殖民政府實施文化同化政策,全面禁止原民紋身與相關傳統儀式,使得佳興部落的手紋文化日益凋零。直到近年來,在部落耆老與文化推動者的努力下,手紋作為傳統文化象徵逐漸重獲重視,族人透過身體實踐、紋樣復原與文化教育,積極推動其復振。佳興部落所傳承的手紋圖騰如蛇紋、蜘蛛紋、河川、太陽與人形等,除具有美學意義,更是階級與家族認同的重要符碼。
點閱數7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Ilisin no Fakong-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Ilisin no Fakong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Ilisin no Fakong是花蓮縣豐濱鄉貓公部落阿美族每年8月舉行的重要歲時祭儀,為期數天,旨在祈求平安、豐收,並感謝祖靈庇佑。該祭典由各年齡階級共同籌劃與執行,體現部落分工與社會制度,亦鞏固族群認同與傳承。祭儀內容豐富,涵蓋登聖山、祭祖、牽手情、娛靈歌舞、運動競技、送靈等活動,展現阿美族完整的禮儀與生活哲學。其中,向祖靈祝禱的祭詞與誦念歷代頭目姓名的迎靈儀式,不僅承載歷史記憶,也強化族人對部落文化的連結。Ilisin不僅是一場傳統儀式,更是族人共同記憶與文化實踐的重要場域,具有高度文化代表性與持續傳承的價值,展現阿美族對土地、祖靈與部落生活的深厚情感與尊崇。
點閱數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布農族音樂(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布農族音樂(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注重團體間的合群內聚,個體之音色及音高,經與同群環環相扣終至交感共鳴,圓融成一體,是一套完全屬於布農族的音樂觀及音樂系統,為舉世特出之音樂表現。在昔日傳統布農族社會中,歌謠音樂配合著歲時祭儀、生命禮俗與農獵作息進行,是超自然界、自然界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也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因外來強勢文化的影響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布農族傳統的生活型態及以小米為中心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皆深受動搖,連帶使歌謠音樂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而有生疏失傳之虞。文化部為保存並傳承這項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皆感驚訝的繁複多音性音樂,於99年指定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為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
點閱數31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傳統木雕(施鎮洋)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木雕工藝與早期移民之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原鄉地區之生活文化與藝術風格,形塑獨有之木雕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1款第1目:「反映古昔常民生活型態或娛樂類型,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者」之指定基準。
點閱數2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米倉劇場-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米倉劇場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國小3-4年級
米倉劇場的前身為桃園郡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於日治昭和11年(1936年)建成,當時為應米穀自治管理法設立的米穀儲存設施。建築本身為磚造結構,採荷蘭式砌法,內部擁有大跨距木屋架與通氣窗,以防止米穀變質。經過多年荒廢後,2017年在民眾提報下,開始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並於同年11月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透過政府與農會支持,將米倉經過修復與改造後,成功轉型為擁有150個座位的米倉劇場,並成為桃園表演藝術的創作與實驗空間。劇場將連結桃園的表演團隊與資源,並以多元藝文型態促進創新表演,打破傳統演出空間,將藝術帶入街區與社區,讓市民與城市產生和以往不同的連結。
點閱數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傳統技藝 - 記憶魚笱-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 - 記憶魚笱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小5-6年級
日光小林部落工藝師,當地手工勞作的過程,採集製作魚笱植物,包括:砍樹、製作漁具、收割作物等。紀錄過程中了解採集黃藤(用於製魚笱)需要先整理環境,先清除黃藤外殼之刺;採藤時,除了拉取外亦須解開植物間的糾纏;採集笱頭藤(多花油柑)作為魚笱開口之材料;採集山棕,用於製作笱頭之材料等器具製作和使用漁具的細節。於高雄甲仙埔仔溪找笱位,尋找河床有高低落差的,放置魚笱所需: 笱頭、魚笱、鐵橇、藤皮,用石頭做記號,工藝師並示範如何操作器具。描述了過去的生活方式與現在的變化,讓現代不易看見的手工技藝、捕魚活動以及人們對過去和現在生活,提供了對比和反思。
點閱數17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