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431
市舶司制度 - 功能-資源代表圖
web 市舶司制度 - 功能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代對於來華的外船收進口稅。稅率依阿拉伯商人蘇萊曼的記載,為十分之三,比例相當高。這或許與地方官吏貪污有關。但德宗時,廣州市舶稅收很多,號稱「天子之南庫」。因此當唐僖宗時,黃巢占領嶺南要求安南節度使一職,左僕射于琮說,“南海有市舶收稅之利,如被妖賊擁有,則國庫空竭”。顯然市舶的稅收在唐代財政仍占有重要地位。
點閱數41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發展沿革-資源代表圖
web 發展沿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古稱番禺,自秦漢時奠基,當時以貢使貿易為主。漢朝從廣東南方,沿越南沿岸,穿越麻六甲海峽到緬甸陸地,再從緬甸渡過孟加拉灣到印度、斯里蘭卡。中國帶去的貿易品是黃金與絲織品,與印度等國換取珍珠、香藥等物品。當時的廣州因在此航線上,許多南洋、印度洋的珍寶聚集,已是一個都會。六朝時期,海外貿易的經營並未停止,印度洋諸國的商船紛紛來到中國南方。廣州因與內地的聯繫較為方便,成為南海對外貿易的樞紐。
點閱數30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中共入藏與達蘭薩拉-資源代表圖
web 中共入藏與達蘭薩拉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我政府播遷來台,中共控制大陸。共軍於西元1950年10月進藏,後達賴十四世派代表與中共政府簽訂「和平解放西藏的辦法協議」共十七條。西元1954年達賴十四世與班禪十世曾參加中共召開的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但中共對西藏控制愈烈,終在西元1959年引起藏人大規模武裝抗暴運動,達賴十四世出奔,有八萬五千多人隨行,在印度北部建立達蘭薩拉流亡政府,為西藏人民權益奔波世界迄今,祈求世人支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亦曾抵達自由中國台灣弘法。而中共政權在西藏建立自治區,加強交通、經濟、觀光各方面的發展。西藏未來將如何的發展,期望用和平與智慧,對世界最後的淨土-西藏的美好幸福,各方多加努力。
點閱數38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金城公主和番-資源代表圖
web 金城公主和番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中宗神龍元年(西元七O五年),吐蕃贊普棄隸縮贊(藏名赤德祖贊)為子向唐請婚,景龍元年(西元七O七年)中宗以雍王守禮女為金城公主許嫁之。三年吐蕃派大臣來迎,中宗還派駙馬都尉與吐蕃使者打馬毬。後中宗因念公主年幼,賜錦?數萬,雜技諸工隨行,親送公主到始平縣,大宴群臣,中宗還唏噓不已,將始平縣改名金城縣,公主乃入嫁吐蕃。睿宗時,以河源九曲地予吐蕃,劃為金城公主湯沐之所,卻使吐蕃更容易入侵唐境,雙方又互攻不已。玄宗時,金城公主曾請唐贈送吐蕃毛詩、禮記、左傳、文選使雙方言和。開元二十九年(西元七四一年)金城公主在吐蕃三十二年去世,葬瓊結縣王陵山崗上,藏名「邦蘇瑪波」,意思是「紅陵」。有一說法言其子即位為第五代贊普赤松德贊,是吐蕃歷史上一代英主。
點閱數4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大稻埕茶葉鉅商」吳文秀-資源代表圖
web 「大稻埕茶葉鉅商」吳文秀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教育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吳文秀先生,一八七三年出生在大稻埕。隨父親經營茶行期間,就常和父親研究改良茶葉品質,以及茶葉經營,很有心得。創立良德茶行以後,由於優異的語文能力,以及茶業經營經驗,很快的就在同行中展露頭角。一八九七年,年齡才二十五歲,就擔任臺北市茶商公會的會長,領導臺北市的茶商拓展外銷業務。他在台灣茶的貢獻有:一、代表臺灣茶商前往巴黎的萬國博覽會,並藉回製茶的改良方法,在揀選、包裝方面,照著新式樣,改掉舊包裝,使得臺灣茶葉的外銷市場,更加的擴展。 二、解除南洋爪哇地區止臺灣茶進口的禁令,促使日本政府用外交方式和爪哇當局交涉、談判,終於解除困境。臺灣茶葉外銷盛況才能夠維持。
點閱數760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05-06-15
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資源代表圖
web 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中國取道廣州去印度的求法佛僧,如義淨於咸亨二年(西元六七一年),從廣州出發,乘波斯海舶去天竺取經,回程在南洋滯留十年,遊歷三十幾個國家。往返皆以廣州通海夷道。和他一樣取此路徑求法的僧人,在唐朝可考的有四十多人。
點閱數4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宗教傳播 - 伊斯蘭教透過廣州傳入的情形-資源代表圖
web 宗教傳播 - 伊斯蘭教透過廣州傳入的情形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代由於海外交通的發達,繁榮的港口已有很多蕃客定居。他們之中有許多人信奉伊斯蘭教,便在當地建禮拜寺,舉行宗教儀式。如廣州的懷聖寺。相傳唐高祖武德年間(西元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門徒四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於唐貞觀初年從波斯灣到達廣州,建造了懷聖寺。
點閱數73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05-06-15
喜馬拉雅山區-資源代表圖
web 喜馬拉雅山區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喜馬拉雅山是指綿延在中國西藏邊緣的弧形山系,與尼泊爾和印度形成天然分界線。山勢雄偉,全長二千四百公里,寬約二百至三百公里,平均海拔六千公尺以上,高峰林立,超過七千公尺的山峰五十餘座,超過八千公尺的高峰有十一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中段的中尼邊境上。喜瑪拉雅山擁有世上最多終年不化的冰川,景色瑰麗又詭譎,吸引眾多世界登山高手前來挑戰人類體能極限,寫下人類與自然搏鬥動人的一頁頁詩篇。
點閱數4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文成公主遠嫁-資源代表圖
web 文成公主遠嫁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的宗室女。貞觀十四年祿東贊攜黃金五千兩及珍寶為吐蕃贊普請婚,太宗以文成公主許婚。公主提出答應下嫁的三條件:一、帶一尊釋迦牟尼像入藏給吐番人供養。二、吐番必須倡導文化,廣傳佛教。三、吐番必須創造文字,以教百姓。唐太宗貞觀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由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入藏,贊普親迎於青海柏海,見道宗執婿禮甚為恭敬,見中國服飾文物之美十分欽慕。為文成公主修建布達拉宮前身,又建寺廟敬奉佛像。公主不喜歡藏人赭面(以紅色塗臉),贊普下令禁止。遣貴族子弟入長安國學習詩、書,再請蠶種及造酒、紙墨等工匠。中土大唐文化傳入青藏高原。公主入藏九年後贊普就去世了,文成公主卻在當地繼續生活與傳布文化長達四十年,於唐高宗永隆元年(西元六八O年)才去世,在隆重的葬禮後與贊普棄宗弄贊合葬於瓊結藏王墓。藏人後來以為公主是綠度母(藏族的菩薩)化身,受到人民極大尊崇。迄今西藏有民歌流傳:「公主入藏,四月十五。大漠中州,駿馬百乘。雪山峻嶺,犛牛百頭。巨川大河,皮筏百艘。」述說公主入藏壯盛的情景。
點閱數41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造船技術-資源代表圖
web 造船技術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初往來於南海的商船,幾乎為外人所有,且其船大於中國。至唐末,中國的海船則凌駕於外人之上。據《一切經音義》僧人玄應說,唐代有種「蒼舶」海船,長達二十丈,可載六、七百人。另如《中國印度見聞錄》記載,中國船大且堅固,能渡過波斯灣的凶險風浪,而且中國船體龐大,在港口納的稅也比其他國家船舶為多。唐代的造船技術可從考古文物中看出。出土文物證明:唐代造船已採用水密艙的船體結構。這種結構有兩個顯著優點:1˙如果一艙受到損壞,其他艙不致受累被毀,既保證了船隻和貨物的安全,又便於修復壞艙2˙隔艙板橫向支撐船舷板,增強了船體抗禦側向水壓的能力。這個技術比歐洲早九百年,可見唐朝的造船技術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西元一九六O年年在江蘇揚州施橋鎮出土一大一小的木船,皆屬唐代晚期,使用於江面的船隻。小船是用獨根楠木挖成的獨木舟,兩頭上翹,船頭有釘補的木板,是大船的隨行船。大船殘長18.4公尺,最大寬4.3公尺,深1.3公尺。全船分為五個大艙和一些小艙,整個船身是以木榫和鐵釘聯結的,隔艙板及艙板枕木皆與左右船舷銜接。船的結構堅實,製作精細,木板夾縫、空隙都用油灰填塞;木料上的結疤和裂縫處則用小木片修補。
點閱數73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0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