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325
宗喀巴-資源代表圖
web 宗喀巴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宗喀巴(西元1357~1419年)生於青海湟中縣,其父是元朝政府派任的「達魯花赤」(地方官)。原名為洛桑札巴,而藏語稱湟中為「宗喀」,「巴」是人的意思。幼年出家,十六歲到西藏求法學經,拜各派高僧為師,為重振佛法,提出改革西藏宗教的看法:如要求僧人遵守戒律,嚴禁娶妻生子、干涉世俗事務,並提出完整的佛學理論。西元1409年宗喀巴召開「火龍年法會」,在拉薩以東達孜縣興建甘丹寺,正式建立格魯派,隨後再建立哲蚌寺和色拉寺,共稱拉薩三大寺,另加上日喀則的札什倫布寺和青海湟中的塔爾寺,人稱格魯派五大寺。此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所以漢語多稱其為「?教」,其勢力後來居上,成為西藏佛教中最大的教派,宗喀巴被尊為始祖。西元1419年宗喀巴圓寂於甘拉寺,現其遺體靈塔尚存。傳承他的宗教理念的是兩大門徒:一個名叫根敦珠巴,後被封為第一世達賴喇嘛(喇嘛是上師的意思),另一位克珠杰,亦被封為第一世班禪喇嘛。採用的是「呼畢勒罕」轉世相承的方法,漸漸形成兩大活佛系統至今。
點閱數126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文成公主的傳說文物-資源代表圖
web 文成公主的傳說文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文成公主入藏下嫁贊普棄宗弄瓚是中國歷史上文化交流的千古美談,但是,對文成公主而言,卻是極大的考驗與適應的過程。因吐蕃位於西藏高原,距離大唐首都長安何止千里,要由溫帶農業文明生活轉換為高寒的畜牧生活,必須擁有無比的勇氣和毅力去完成和親的使命。文成公主西入藏的道路,舊稱「唐蕃古道」(今日為青藏公路),由長安出發,經天水、蘭州入青海,經民和、樂都…至湟源,經日月山、倒淌河…,行至札陵湖和鄂陵湖,渡黃河,到玉樹往西南入西藏,最後才到拉薩,路途實在非常遙遠,公主所受之艱辛可想而知了。因此在此古道上流傳許多公主的感人故事變成了以下傳說:一、日月山:位於青海湟源縣邊,海拔4877公尺,是農業區與牧業區分界線,因此兩邊山麓景象截然不同。傳說唐太宗曾塑造日月鏡給公主紓解思鄉之情,公主在此毅然摔下日月鏡,繼續西行,不再回顧。二、倒淌河:日月山西方約十公里處,有清澈見底的溪流向西而去,傳說公主在此須棄轎騎馬,進入草原,公主不禁流下淚水,但見河水西去,感悟「天下河水皆東去,惟有此水向西流」,因此「倒淌河」之名產生。此河因日月山隆起而注入青海湖。三、文成公主廟:傳說贊普棄宗弄讚迎接文成公主入藏後,公主曾在青海省玉樹平原結古鎮居住,教人民紡織與耕作,當地居民感謝她,在白納溝岩壁上雕刻公主像,後金城公主再次入藏興建為文成公主廟。四、覺臥像:西藏拉薩大昭寺內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鍍金像,藏人稱為「覺臥」,藏語的意思是「至尊」,傳說是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此像在西藏的地位至高無上。像前十二盞金燈也是當時留存下來的文物。另外,傳說公主在大昭寺前種植柳樹,稱為「公主柳」或「唐柳」,藏人說今日雅魯藏布江畔的垂柳皆是公主帶去的種籽繁衍而成的,亦是美麗的傳說。
點閱數57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
市舶司制度 - 後世市舶司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市舶司制度 - 後世市舶司的演變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唐代設立市舶司為後代管理對外貿易的制度奠下基礎。尤其宋室南渡後,財政困難,更仰賴市舶收入。市舶制度更加完善,如同近代海關。但明清實行朝貢制度後,市舶司只剩下迎接、招待貢使的工作,失去貿易的功能了。
點閱數8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文獻中的吐蕃-資源代表圖
web 文獻中的吐蕃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藏吐蕃王朝開始派遣使者與中國大唐往來,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棄宗弄瓚,使漢藏兩民族交流融合,留下千古佳話。但後期吐蕃亦曾與中吐大唐兵戎相見,和戰不歇。這些歷史過程皆紀錄在中國正史「舊唐書」、「新唐書」與「資治通鑑」中,使「吐蕃」一詞正式現於文字紀錄中,更使神祕高原雪域的早期情況留下珍貴的歷史資料,雖然,它們不是吐蕃民族自己記載的歷史,恐有中國大唐的地位立場,但無損其價值與重要性。值得稍作了解,以下分述之:(一)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六上與下,列傳第一百四十六是「吐蕃上」、「吐蕃下」,首先在中國正史中紀錄「吐蕃」與大唐交流和戰歷史。其文章最後贊曰「西戎之地,吐蕃是強。蠶食鄰國,鷹揚漢疆。乍叛乍服,或弛或張。禮義雖攝,其心豺狼」。(二)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六上與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是「吐蕃上」、「吐蕃下」,再次紀錄吐蕃與大唐相關歷史。對吐蕃早期史事紀錄較舊唐書為多,對吐蕃最後衰亡亦較有記載。其文章最後贊曰「唐興,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其牙,犁其廷而後已。為吐蕃、回鶻號強雄,為中國患最久」。(三)北宋司馬光編纂之資治通鑑是依年代紀錄歷史發展的編年史,所以吐蕃歷史不會寫在某一篇章中,而是分散在歷代君王各卷裏。其中最早在卷一百九十四唐紀十,太宗貞觀八年(西元六三四年)出現紀錄,如「甲申,吐蕃贊普棄宗弄瓚遣使入貢,仍請婚」,但太宗不准。 而在卷一百九十六唐紀十二,太宗貞觀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紀錄「丁丑,命禮部尚書江夏王道宗持節送文成公主於吐蕃。贊普大喜,見道宗,盡子婿禮,慕中國衣服、禮儀之美,為公主別築城郭宮室而處之,自服紈綺以見公主」,是十分珍貴的史料。
點閱數44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05-06-15
廣州中外文化交流所呈現的生活風貌-資源代表圖
web 廣州中外文化交流所呈現的生活風貌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廣州是中國的絲瓷文化和印度洋的香料文化的交會點。在廣州可以嘗到具有阿拉伯風味的椰棗,欣賞來自印度的耶悉茗(茉莉花),使用阿拉伯的乳頭香(樹脂)製作的蠟燭,佩帶印度的真珠,並用沉香、檀香做薰香料,還可塗抹來自阿拉伯的薔薇水和香脂香膏。而來到廣州的外國人,他們可以在這裡品茶、享受中國的烹飪文化,最後,滿載著中國瓷器和綾羅緞匹而歸。
點閱數368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05-06-15
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資源代表圖
web 宗教傳播 - 中國的求法佛僧自廣州出入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中國取道廣州去印度的求法佛僧,如義淨於咸亨二年(西元六七一年),從廣州出發,乘波斯海舶去天竺取經,回程在南洋滯留十年,遊歷三十幾個國家。往返皆以廣州通海夷道。和他一樣取此路徑求法的僧人,在唐朝可考的有四十多人。
點閱數48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台灣茶業之父」李春生-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茶業之父」李春生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教育部國小1-6年級
有「台灣茶業之父」稱呼的李春生,一八三八年出生在福建省廈門。一八五七年,李春生二十歲時,進入了廈門英商怡記洋行當掌櫃,由於負責認真,勤快工作,身受老闆愛利士的賞識一八六六年,他隨英國商人約翰?陶德到臺灣,以十年的時間,致力於引進大陸茶工、茶師等,在大稻埕設立工廠,焙製茶葉,全心全力協助陶德經營茶業。「北臺茶葉」的名氣因而崛起,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一八六九年,李春生用兩艘的帆船,裝載了二十一萬多斤的茶葉,打著「臺灣茶」的名號,運送到美國東岸的紐約販賣,受到廣大的歡迎。這是台灣茶葉進軍國際市場的開始,也因此打擊了福建、廈門的茶葉生意,使福建一帶茶業衰落,臺灣茶取代大陸茶葉在國際間的地位。
點閱數981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05-06-15
歸附蒙古-資源代表圖
web 歸附蒙古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吐蕃衰亡後西藏陷入分裂狀態,但有印度高僧弘法,使西藏佛教形成許多流派,如寧瑪派(紅教)、薩迦派(花教)、噶舉派(白教)等,對西藏未來歷史發展影響深遠。十三世紀,其中薩迦派高僧班智達貢嘎堅贊與蒙古議定歸順事宜,薩迦派取得西藏領導地位,西藏成為元朝的一個行政區域,後來元朝曾在西藏三次清查戶口,並設立十五個驛站以加強交通聯繫。貢嘎堅贊的侄兒是八思巴(西元1235?1280年),其名藏文是聖者之意,十五歲就拜見忽必烈,後被封為國師,因對佛學有深入研究,又精通藏文,為蒙古創制蒙古新字,再封為「大寶法王」,成為元朝政府最高的佛教領袖和總管西藏的行政負責人。西藏喇嘛教也曾隨元朝勢力傳入中國。
點閱數4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贊普棄宗弄瓚-資源代表圖
web 贊普棄宗弄瓚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棄宗弄瓚是中國舊唐書記載吐蕃贊普的名稱(新唐書為棄宗弄贊﹚,在西藏歷史中被尊稱為松贊干布,是吐蕃第三十二代君主。父朗日松贊已開始擴張國力,但被屬下毒害致死,十三歲的王子棄宗弄瓚即位。年紀雖輕卻能力不凡,在親信大臣協助下平定內亂,建都邏些城(今日西藏拉薩)。再加強治理,開疆拓土,完成青藏高原的統一。先娶泥婆羅(尼泊爾)尺尊公主,學習印度、尼泊爾文化與宗教,以印度梵文發明西藏文字。唐太宗貞觀八年(西元六三四年)派遣使者入唐。太宗命馮德遐回訪,贊普希望依突厥、吐谷渾例娶唐朝公主,太宗未許,贊普發兵攻吐谷渾等,直逼唐邊境松州(四川松潘高原),唐派兵擊之。又請和,派通使祿東贊再次請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下嫁贊普。貞觀十五年(西元六四一年)棄宗弄瓚親迎公主於柏海(今日青海札陵湖、鄂陵湖)。唐封他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再封賓王。遣貴族子弟入長安國學讀書,學習中土養蠶、造酒、農耕各種技術,促進了漢藏文化交流。西元六四八年,棄宗弄讚曾協助「天可汗」唐太宗派遣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攻打印度中天竺的叛亂。次年,去世。
點閱數7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05-06-15
市舶司制度 - 職掌-資源代表圖
web 市舶司制度 - 職掌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至於市舶司的職掌,唐代史料很少提及。不過從後世宋朝來看,市舶司主要職責是檢查入港海舶的貨物及徵稅。先由官家收購國家統制的專賣品,包括:香料、藥材及寶貨。其餘貨物為商人所有,可自由販賣。商人如須進入內地販售,須由市舶司發許可證,才可往來國內。此外市舶使還負責外僑的招待與保護工作。
點閱數40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0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