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41
樑柱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樑柱系統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從公元前4千年之初,廟宇和居室在地點和形式上都有所區分。在地中海中心位置的馬爾他島(Malta)已運用石材建造廟宇了。廟宇入口採取將一塊橫石放在兩根直立的石柱上的柱楣系統。樑柱系統的建築結構在新石器時期的歐洲已經採用。位於英國南部沙利斯柏利平原(Salisbury Plain)的環行巨石群(Stonehenge),約自西元前3000年起,分數個階段建造,巨石呈同心圓狀精確排列,是歐洲最大的史前遺跡,198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些巨石深入地下2.5公尺,地上部分高6.5公尺。令人好奇的是數千年前人們如何將這些巨石從三百多公里外運來並豎立起來?為何要建造巨石群?人們的推測從觀象台、太陽神殿、祭壇、墓場,甚至刑場、外星人入侵地球的傑作等都有,可能十九世紀英國名相格拉斯頓(Gladstone)的名言頗合宜,他說:「這是一座崇高的、令人敬畏的古蹟。」英國電影《黛絲姑娘》的結局即以此為場景:淳樸苦難的黛絲與心愛的逃出虎口,來到這堆巨石群中,當火紅的太陽從巨石堆疊的拱門中升起,充分顯示巨石群的神秘感。
點閱數34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臺灣的纏足風-資源代表圖
web 臺灣的纏足風
杜曉惠/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取得了臺灣的統治權,將纏足和辮髮、吸食鴉片等,視為臺灣的三大陋習。四百年前由中國大陸渡海來臺開墾的先民,也將故鄉婦女纏足的風氣帶進來,造成當時臺灣婦女也有纏足之風氣沒有纏足者往往婚嫁困難!初期日本政府擔心遽然下令放足、斷髮和禁食鴉片,會引起臺灣人的反感,對初臨治台的日本政權有所傷害,乃採循序漸「禁」的政策,透過學校教育和報章雜誌的宣傳,鼓勵臺灣人自由放足和斷髮;直到西元一九一四年,才達到普通放足斷髮的目的,其間還發生多次抗拒的活動,改變纏足習性之不易,足見纏足對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影響,而這項不人道的習俗在日人的整飭下才從臺灣消失
點閱數483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10-05-27
紫禁城興建之始-資源代表圖
web 紫禁城興建之始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1368年明軍佔據大都城,元朝滅亡,明初以南京為首都,故北京不再是全國首都的狀況一直持續了30多年,一直到靖難之變後,成祖即位才有所改變。 由於惠帝朱允炆採納大臣黃子澄等人提出的削藩策略,導致燕王朱棣以誅奸臣、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變”,最終取得了帝位,建元永樂。朱棣在取得帝位後就有遷都之意,首先1403年下詔改北平為”北京”,稱”行在”;並從1406年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城,到1420年建城工程基本完工。1421年正月初一,明朝正式遷都北京,廢”行在”之稱,改北京為”京師”,改原京師為南京,作為陪都,北京再次成為全國的首都。明成祖遷都北京的原因如下:1.為了加強對北方蒙古族的防禦力量,鞏固明政權;2.北平是朱棣建立帝業的根據地;3.北平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建都歷史。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它自外向裡有四重城垣,即外城、內城、皇城和宮城,在永樂年間完成內城、皇城和宮城的建築,外城是在1553年在內城以南加修的,原本應是在內城四周均加築外垣,不過由於財政困難,故只加築了南城牆,結果北京城的平面圖就形成一”凸”字形。北京城的中心就是宮城,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因為禁止普通百姓進入,這宮殿也被稱為「大內」,亦稱「紫禁城」。「紫禁城」名稱的由來,係根據天文學的觀點來看,古人應為天上所有星體是以「紫微星」為正中心。紫微星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眾星環繞,位置不變,古人認識此乃天帝所居之處,稱紫宮,並以「紫微正中」之義,來象徵人世間帝王之居所,加上皇帝的宮殿乃屬禁地 ,因此明、清皇宮就有「紫禁城」之名。
點閱數3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董家林古城-資源代表圖
web 董家林古城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20世紀6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房山區琉璃河鎮東北的董家林村發現一座北京地區迄今年代最久的古城址,董家林古城址位在西山腳下一塊寬闊的高台平地上,琉璃河(又稱大石河,古稱聖水)自北向南流,而古城正好位於河灣地帶。經過考古發掘測定,這座古城大致成東西向的長方形,北墻墻基保存較好,南部城基已遭琉璃河沖毀,東西城基各殘留北半段,在靠城牆東北角處發現有用卵石砌成的排水道,此應為由城內向城外排水的通道,城外尚有城壕環繞,顯示當時可能是利用護城河作為城市防衛設施的。城內中部偏北為宮殿區,因為有發現宮殿建築的夯土台基和陶質繩紋水管等,在宮殿區的西南部有可能為大型活動(如祭祀活動)的場所,因為有發現四處用於祭祀的牛馬坑和占卜用的甲骨,其中有三片甲骨上刻有”用貞”、”成周”、”其馭□□”文字。城內西北部則為手工業作坊區和平民生活區,在這裡發現有居住、窖穴基址。在這座古城東南一里處某村發現西周時期的大型墓葬群,墓葬群中出土的大量陪葬品中有許多青銅兵器和禮器,其上的銘文紀錄了伯矩受到燕侯賞賜的情況以及堇奉匽侯之命前往宗周向太保(召公)進獻食物,受到召公賞賜之事,這正好印證了文獻記載召公本人未到燕地而以長子就封的事實。銘文和文獻的相互印證提供了西周燕國始封於此的有力證據,因此董家林古城被確認為燕國的始封都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不過再由墓葬情況來看西周晚期已無高等級的墓葬,只有小型墓葬,由此判斷董家林古城到西周晚期已從燕國的都城變為一般的居民點,也就是說董家林古城作為燕國都城的使用時間只有在西周早中期。
點閱數3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纏足奧秘-如何纏足-資源代表圖
web 纏足奧秘-如何纏足
顏汝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纏足的目的,是要將腳束縛、抑制其生長,而保持小腳的形式,但在完成小腳的過程中,是十分痛苦的。纏足的方式可分為兩種:1.早纏,俗稱「慢裹」:大多是有錢階級的婦女纏足的方法,在女孩約在3~4歲左右起,母親將小腳關節弄脫臼,用布緊纏,使腳無法隨身體成長而長大。因為是採用漸進的方式,所以纏足的時間較長,但較不疼痛,且比較容易達到三寸的標準。但纏足後的婦女行走不易,需要別人攙扶才能走路。另外,身體會比較虛弱,容易生病。2.急纏,俗稱「快裹」:較為貧窮的中下階層的家庭,會採用此一辦法。這是因為中下階層的家長忙於謀生、與女孩必須工作等因素,使得她們大多比較晚才纏足,大約在8~9歲,甚至有人至15~16歲時才纏足。纏足時大多挑一吉日,請有經驗的老婦負責,將除了大姆趾以外的指頭,迅速、一起扳折到腳底板,再用布緊緊纏緊。由於是在短時間內,將腳趾頭弄斷、纏緊,達到形成小腳的效果,故所耗費的時間較短,對整體身體健康,造成的摧殘相對較小。且纏足完成後,仍可以進行粗重的工作,甚至可以背重物、練武功。正因為是急速纏足,所以不僅在纏足過程中,較慢纏方法更加疼痛,而且纏成的金蓮外觀比較難看且大,很少能達到三寸。雖然纏足對女子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對古人而言,小腳是種美的代表。且小腳又與婚姻的幸福與否產生關聯。簡言之,當時人認為若有一雙三寸金蓮,才易嫁到好夫家。因此不論貧富之家的女孩,皆努力纏足。然而,是否纏足、纏足的樣式、流行的程度等,是會因地域、種族、身份、氣候上的不同而有差異。例如在清朝時,滿族婦女基本上是不纏足的;在漢人中,客家婦女則多為大腳。又如明朝曾規定,有些身份較低的人,是不准纏足。因此在注意到普遍的流行中,也不要忽略差異性的存在,而誤以為所有人皆做同樣的事。
點閱數624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1900年黃玉階等士紳組成「台北天然足會」鼓吹台人放足-資源代表圖
web 1900年黃玉階等士紳組成「台北天然足會」鼓吹台人放足
杜曉惠/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1900年,黃玉階首先倡組「臺北天然足會」。其後,各地有識之士紛紛成立「解纏會」、「斷髮會」或「風俗改良會」,以身作則,鼓吹放足斷髮。十餘年間,逐漸掀起熱潮。接著,總督府趁勢利用保甲制度,全面推動放足斷髮,在警察監督下,保正、甲長至各戶調查仍保留纏足辮髮人數,限期實行放足斷髮,或舉辦集體放足斷髮大會、慶祝會等,以倡導改革風氣。最後,達到普遍放足斷髮的目標。黃玉階先生,生於1850年,台中梧棲人,32歲來到台北大稻埕,是台灣第一位領取漢醫執照的人。他反對纏足,認為那是不健康的,所以提倡「天然足會」,也發起「斷髮不改裝」運動,是推動台灣現代化的功臣之一。1900年,受中、日社會新氣象之刺激,以及日本官民之鼓勵,有「台北天然足會」之成立,號召社會中、上階層入會,以身作則,倡導解放纏足,惟進展甚緩,至1905年仍有三分之二的女子纏足,放足者僅占纏足者的1.1%。
點閱數37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粵菜的演變-資源代表圖
web 粵菜的演變
林鴻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而廣州是中國歷代以來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之一,與中國各地和海外的交流頻繁,粵菜久而久之的就逐漸吸收各種烹調方式之長,發展出了粵菜的獨特風貌。廣東的物產種類繁多,再加上不斷的由各地傳入新的食材,讓廣東菜是無所不用,也是粵菜勇於挑戰的原因之一。粵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細分廣州、潮州、東江三種風味,主流則是講求食材多、手法新的廣州菜。由於集各地口味、各菜系所長,粵菜的風味兼具清、鮮、爽、嫩、滑、脆,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調味方式也兼收各省之法,醬爆、辣炒、醋溜、紅燒,樣樣俱全。 近代又吸收了西菜的料理方式,使得粵菜的變化更上一層樓,不斷的創新求變,這可說是粵菜的最大特徵。
點閱數22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7
巴黎憧憬的規劃圖-資源代表圖
web 巴黎憧憬的規劃圖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柯布榭的《供300萬人居住的當代城市》對於城市發展提出了具體合理的辦法:1.分散市中心。2.疏散人口密度。3.提供更多交通運輸的方法。4.增加公園綠地和開放空間。1925年,柯布榭指出「現代都市隨著新建築而誕生」,但「巨大的、壓倒性的、殘酷的進展,破壞了我們和過去的連結關係。」而這市中心的四周是由185公尺高的摩天大樓包圍著。柯布謝的設計中整個都市就是一個綠帶,因而未包含公園的設計。
點閱數2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
雅典衛城-資源代表圖
web 雅典衛城
陳德智/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在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希臘文化中,帕德嫩神廟最能彰顯希臘建築的古典精神,至今它仍俯視著雅典城市以及周圍數里的鄉村。在運用石頭的傳統之外,其建築設計的輪廓大膽而突出,細節精緻。在藝術史發展上,建築師由人類之身心能力加以調節的比例來建造,呈現著絕妙的和協。
點閱數38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清華大學-資源代表圖
web 清華大學
曾雅瑜/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清華大學的所在地於康熙擴建圓明園時被納為圓明園的一部份,稱為「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咸豐年間改名為「清華園」。1900年八國聯軍後,清朝簽訂庚子賠款,1909年美國退還賠款,成立留美的「清華學堂」,於1911年開學,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內的園林眾多,其中以「水木清華」最吸引人,也是清華大學名稱的由來。清華是個”賠款學校”,是美國用中國庚子賠款餘額建立的,美國政府的本意是想在中國培養出一群”追隨美國的精神精神”的知識份子,而學校偏又建在被英法聯軍洗劫過的清華園和近春園。使得學生每天面對著被焚燬的斷壁殘垣,不禁感受到民族恥辱。因此”五四”時,清華學生聞一多貼出以雪恥為主題的岳飛【滿江紅】。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學生受美國式教育,但在出國後卻深深感受到西方人對於黃種人的歧視,所以他們遠較其他大學的學生對於”民族恥辱”有更深刻的感受,因此改成大學後,如何獲得學術獨立便成為清華的主要目標。而現在清華大學在歷經九十多年的歷史變遷後,已成為具有”行勝於言”校風的中國名校。
點閱數3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