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5
農業變革時期(1981-1990)-資源代表圖
web 農業變革時期(1981-1990)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由於國外農產品的大量傾銷,農產貿易逆差急速增加,農業生產持續衰退,農業發展遭受嚴重打擊,農村社會經濟面臨崩潰的危機,引發全體農民自力救濟運動,農民接連不斷上街遊行抗議,要求政府解決農民所遭遇的困境。於是,1982年政府又推行「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培育八萬農業大軍」、「發展精緻農業」等多項措施,但因執行不力,效果不彰。在國際農產貿易自由化的衝擊下,大量的外國產品,特別是美國的大宗穀物大量傾銷,並要求與我國簽訂「中華食米外銷協定」,以限制台灣稻米的外銷市場,加上國人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農業政策受到嚴重的考驗。於是,從1984年實施「稻田轉作」的措施,甚至鼓勵休耕,後又面臨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以致又要犧牲農業,來照顧整個經濟利益,甚至政治利益。農業是國家經濟基本的產業,社會安定的基石,近五十年來,台灣農業在政府的政策領導、農業工作人員的努力、與農民的辛勤工作下,已具相當良好的基礎。現階段雖然國內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產值比重相對降低,但整個經濟中,仍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對於國人重要糧食、保持生態平衡、促進農村安定和諧及維護農家優良生活方式,永遠維持著重大的貢獻。1990年代是「脫胎換骨」的年代,我國逐漸由「高所得的社會」走向「高品質的社會」,農業建設隨著國家建設六年計畫的實施,逐漸脫胎換骨,加速升級,轉變為高品質、高效率與精緻化、企業化的產業,以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農業新境界。
點閱數246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0-06-08
稻米的改良-資源代表圖
web 稻米的改良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大正年代,總督府大力興建現代化水利工程,並致力於在來米的改良,使台灣稻米的生產逐漸商品化,其主要目的是為供應日本人口味的稻米,以補充其糧食的不足。日人磯永吉以台灣米與日本米重覆交配,歷經十二年的努力,1922年宣告新品種的出現,這是農業技術上的突破,終於在1926年正式命名「蓬萊米?新品種蓬萊米除了更可口,獲得消費者的偏愛外,在生產方面又比原來的在來米能多收成20%,價格上又是高出在來米5至10%。加上總督府推行不遺餘力,以建設水利工程來增加灌溉面積、設立農事試驗場來改良品種、施行米種技術改良、改進肥料、設立農業倉庫來改進流通、驅逐害蟲、推進二期米作等。因此蓬萊米的種植迅速遍佈于全台,產量大增。當然其中大部分是運往日本。在蓬萊米未出現的1910年代時,台灣產米不到500萬石,到了1920年代,蓬萊米普及化之後,稻米生產突飛猛進、產量最高時幾乎達1000萬石大關,同樣的土地產量增加一倍。輸出量也從原來的23%約100萬石。增加至520萬石、佔產米總量的53%。同時,原來殖民地單一農業起了大變革,從1910年代的台灣砂糖生產轉化成為米、糖二大農產的商品生產。相對的也有日本四大商社三井物產、三菱商事、加藤商會、杉原產業等大米商,來壟斷台灣的米價與產量。佔了台灣米產量的90%以上。
點閱數55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08
冬至-資源代表圖
web 冬至
王瑞傑/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8年級
冬至及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發展成節日並流傳至今。時間約在陽曆12月22日前後,故有「冬至十日陽曆年」之說。冬至代表著冬天到來之意,古人將冬至視為節氣的開始。古人對冬至很重視,被當作一個大節日來慶賀,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于唐宋而相沿至今。漢朝將冬至稱為「冬節」,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中國北方在當日有吃餃子習俗,南方某些地方則吃湯圓,在台灣冬至的湯圓有紅白兩色,另有較大的湯圓,內有芝?、花生、鮮肉等內餡。吃湯圓有象徵「添歲」之意。
點閱數449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0-06-08
何謂資訊社會?-資源代表圖
web 何謂資訊社會?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近代社會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過程: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資訊社會。農業社會的生產形式是自然資源的攫取,工業社會的生產形式是製造與裝配,資訊社會的生產形式則是資訊的製造與處理。資訊如何傳播、分享、溝通以達到社會共同的目標,這是資訊社會重要的使命與課題。網際網路所形成的「資訊社會」,利用網路觸角深入我們的生活,穿越時空的藩籬,滿足了人類的多樣需求,也擴大了人際交往。網路無邊無際的虛擬空間(Cyberspace),不免因有心人的誤用,成為犯罪的新溫床,然而因為網路快速的發展以及廣大的穿透性,使得網路的相關法規與倫理規範尚未能完整配合,以致於網路犯罪的事件層出不窮。因此身為資訊社會的一份子,應該深思如何在資訊社會中善用科技的優點,並妥善解決和積極預防資訊科技可能帶來的危害。
點閱數2949
下載數24
修改日期:2010-06-08
茶葉的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茶葉的發展
蔡佳妏/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由於台灣氣候適合茶葉的生長,特別是在台北石碇、深坑等地區,茶樹適宜溫暖濕潤氣候,年均溫攝氏17度至22度間,年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採摘前宜多雨,土壤以礫質黏土或黏質壤土的丘陵地最為適當,當時大多分布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等丘陵地區。一般茶葉的分類是依據其製造過程中,發酵的程度之不同而區分為三類:未發酵茶(如綠茶) 、半發酵茶(如烏龍茶)、全發酵茶(如紅茶)等。本來台灣是從中國大陸進口茶葉,自清領初期引進種植之後,根據《淡水廳志》記載,1866年淡水海關有茶葉輸出的紀錄,由於當時各洋行的大力推薦,並與茶農採「契作」方式生產,很快台灣茶葉在歐美各國建立聲譽。1865年,英人德克(John Dodd)前來台灣,發現台灣北部茶業品質優良,並且地方適於生產,認為如能加以改進推廣,前途有無限之希望,乃於翌年創立Dodd & Co.(寶順洋行),試辦收買茶葉,為外人在台經營茶業之先驅。唯當時台灣所製茶葉,僅為粗製茶而已,必須運往福州或廈門加以精製。至1868年,德克在台北艋舺建置精製茶場後,始不必再運往福州或廈門精製,此為台灣精製茶之濫觴,亦為外國資本在台灣建立廠行,長期從事茶葉經營之始。烏龍茶的主要市場是美國,寶順洋行曾於1869年以帆船兩艘載茶284、133磅,逕運美國紐約,大受歡迎,此為台灣茶直接輸出國際市場之嚆矢。於是台灣茶身價大增,外國商人遂接踵而來此設立廠行,從事經營。在美國市場上,這些由廈門輸出的台灣茶,因為品質佳,成為由福州輸出的福建茶難與匹敵的競爭者,例如1876年由廈門輸出46000箱的台灣烏龍茶,而從福州僅輸出了4500箱烏龍茶到美國。淡水的開港通商,吸引了自各國湧來的洋行外商,他們將交易市場擴展至北美、歐洲,使大稻埕從地域性商品集散地,一躍而為國際貿易的一站。當時各國的洋行富商,都沿著河岸分佈。劉銘傳在1885 年任台灣巡撫前後,便考慮外國勢力的進入及台灣貿易重心北移的趨勢,劃定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為外國人居留區,並改善貨運、碼頭設施及電力通訊等,奠定大稻埕商業繁榮的基礎。
點閱數818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10-06-08
4-2-1-1-資源代表圖
web 4-2-1-1
江姿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從行動電話到個人電腦,從電視機到冰箱,半導體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一輛賓士320轎車,就內含有5000美元(超過新台幣15萬元)的半導體。如果將電話、電腦及一切電子產品看做是人體,那麼只有指甲大小的半導體(也就是晶片),就相當於心臟,少了它,任何電子產品都將無法運作。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又稱TSMC,簡稱台積電),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廠商,於民國七十六年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設立之初,有鑑於民間產業資金不足,遂由政府出資,並邀集民間業者與荷蘭飛利浦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創辦迄今,不僅達到支援本土半導體設計工業的政策,也成為獲利極高的半導體公司;民國九十一年,由於全球的業務量,台積電公司是第一家進入半導體產業前十名的晶圓代工公司,其排名為第九名。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也因其貢獻,而被稱為「推動台灣半導體成長」的教父。台積電定位在「製造服務」業,只接受客戶委託「加工」,不具有自己的品牌、產品,也不作產品設計和銷售。目前擁有兩座最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五座八吋晶圓廠以及一座六吋晶圓廠。廠房遍佈新竹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園區、美國華盛頓州、新加坡等地。另外,在半導體產業當中,聯華電子(簡稱聯電)也佔有一席之地。1980年,由經濟部出面找了交通銀行、中央投資、聲寶、東元電機等股東,共同出資成立聯電,並由工研院電子所移轉相關的半導體製造技術。聯電雖是我國第一家民營積體電路公司,但是初期官方的色彩相當濃厚,這種政府間接介入公司經營,是台灣在發展策略性工業時的一個特色。旗下現有兩座12吋晶圓廠,一座為位於台南科學園區,另一座則是位於新加坡。聯電和台積電並稱為晶圓雙雄。
點閱數26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6-08
「第四台」是哪一台?-資源代表圖
web 「第四台」是哪一台?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無線電視的「老三台」官方色彩濃厚,節目未必能符合一般民眾的需求。在1993年有線電視服務合法化之前,早在1970年代中期,基隆?石牌一帶的商人就開始播放一些錄影帶節目,並非法地向民眾售賣一些電子盒子,作為解碼器的用途,使用一個解碼器便可以收看到多達十數個其他電視台的節目,台灣居民稱這種盒子解碼器提供原來三家電視台以外的電視台為「第四台」。初期的「第四台」主要播放台灣鄰近國家和日本NHK電視台的節目,還有播放一些電影院播放的電影,甚至是色情電影。「第四台」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這些節目比原來三家電視台的精采,有些還提供一些更全面的直播性質節目,如體育節目和財經行情。在1990年代中期,台灣「第四台」訂戶估計超過200萬,滲透率達70%以上。
點閱數3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8
網路停看聽-網路禮儀與安全-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停看聽-網路禮儀與安全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網際網路日益蓬勃發展,網路也成為人際之間溝通的重要管道之ㄧ,因此如何減少紛爭,達成有效的溝通,知曉基本的網路禮儀成為開始使用網路的第一課。教育部在「台灣學術網路」(TANet)上,提出有關網路禮儀的建議如下:1.善加管理自己的電子E-Mail郵件:儘可能每天閱讀新收到的電子郵件。不要的信件應立即刪除,以節省磁碟空間。儘量減少郵箱中信件的數量。將來還要參閱的信件,應立即收到自己的磁碟檔案中。千萬不要認為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閱讀到你的信件。因此不欲人知的事,最好不要儲存在電腦檔案中,或在網路上傳送。2.上網安全守則: 先了解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包括如何在網路找尋資料、通信等。可上網的 電腦,應安裝在隨時可以監視得到的地方。未經同意,不將家裡地址、電話,父母工作地點、電話,學校校名、地址等資料告訴別人。網上送出自己資料或照片前,一定先徵得父母或師長同意。未經父母同意或與師長交換意見之前,絕不與網友見面;見面時一定要在公共場所,並與同學同往,最好有大人陪同。3.上網要遵守網路倫理及網路禮節:發送信函要尊重別人,不挖他人隱私。上網討論時,避免讓對方等候過久。在網上看到不舒服或不雅的資訊時,立刻反應告訴師長。對任何語氣卑鄙無禮,或讓人感到不舒服的來信,一律不回信。與師長討論上網規矩,與父母決定每天上網時間,及可進入的網址;不亂闖未經同意的網址。4. 網路規範: 謹守網路規範,避免觸犯法規,以身試法。
點閱數1210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10-06-08
通信衛星系統的種類-資源代表圖
web 通信衛星系統的種類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通信衛星系統可以從應用、軌道、頻率和服務四個方面來分類。(一)按應用分類可以分為海事衛星移動系統(MMSS)、航空衛星移動系統(AMSS)和陸地衛星移動系統(LMSS)。海事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改善海上救援工作,增強海上通信業務和無線定位能力。航空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飛機和地面之間為機組人員和乘客提高話音和數據通信。陸地衛星移動系統主要用於為行駛的車輛提供通信。(二) 按軌道分類由運行的軌道來看,通信衛星分為同步衛星和非同步衛星;同步衛星繞行地球的方向及時間,和地球自轉相同,因此從地球上看它,好像是靜止的。非同步衛星在軌道上環繞地球,當它飛越地球某個地區時,只有那個地區能對衛星接收與發射信號,因此藉多個衛星作接力式的轉播。(三) 按頻率分類按照該衛星所使用的頻率範圍將衛星劃分為L波段衛星、Ka波段衛星等。(四) 按服務區域分類按服務區域劃分,有全球、區域和國內通信衛星。顧名思義,全球通信衛星是指服務區域遍佈全球的通信衛星,這常常需要很多衛星組網形成。而區域衛星僅僅為某一個區域的通信服務。而國內衛星範圍則更窄,僅限於國內使用。
點閱數43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6-08
有線電視的出現-資源代表圖
web 有線電視的出現
劉佩詩/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有線電視(Cable Television、Cable TV、CATV)不是同於無線電視是用天線來接收無線電波,而是使用同軸線纜(coaxial cable)或光纖(optical fiber)將電視訊號、聲音及其他資訊,由線纜端送到各用戶家中的設備。線纜的基本系統包括頭端(headend)、傳送網路和用戶終端設備。最早的有線電視系統,是指1948年美國賓州使用公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MATV、Master Antenna Television)。它採用一副主天線來接收無線電視訊號,再用同軸電纜將訊號分送到用戶家中,以解決城郊山區電視訊號模糊的問題。後來,經過改進的MATV系統,被當成無線電視延伸和補充的主要手段,並廣為採用,至60?70年代MATV被用於城市之內,來解決因高樓阻擋而收視不良的問題。改進後的MATV系統,可在信號接收前端插入錄影機播放的節目,構成一個完整的電纜電視閉路系統(CATV)。有線電視在加拿大、美國、歐洲和大部分亞洲國家已十分普遍,但是在許多南美、中東和非洲並未蓬勃發展,因為這些地區地廣人稀,電纜的鋪設往往不符合經濟效益。在地區廣大的南非,「無線電纜」或「直接到戶」的衛星電視反而更加普遍。
點閱數38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