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04
再造歷史現場-來去山上優雅的淘金?黃金(物理)脆皮烤雞-資源代表圖
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希望透過Youtube影音平台,將水金九地區介紹給更多人認識,因此結合了博物館年度各項活動,如8月採金之路遊程、8月金工大賽成果展及9月採金之路遊程等,共邀請4位YouTuber到水金九地區配合活動進行影像行銷,藉由YouTuber的影音平台能量,將水金九地區更為廣泛的行銷,期待能將更多旅客帶入水金九地區,將此處的人文歷史風情傳遞出去。
點閱數2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小飛旅行社開張囉! EP.1 【大鬼瀑布】北海岸最美瀑布溯溪-資源代表圖
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希望透過Youtube影音平台,將水金九地區介紹給更多人認識,因此結合了博物館年度各項活動,如8月採金之路遊程、8月金工大賽成果展及9月採金之路遊程等,共邀請4位YouTuber到水金九地區配合活動進行影像行銷,藉由YouTuber的影音平台能量,將水金九地區更為廣泛的行銷,期待能將更多旅客帶入水金九地區,將此處的人文歷史風情傳遞出去。
點閱數2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寄命》猴硐礦工紀錄預告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寄命》猴硐礦工紀錄預告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瑞芳聚落留存諸多日治時期的工場、坑道、工寮等文化資產,並構成其獨特的文化景觀與生活型態。以當時的產業政策,礦山一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礦山與其相關的生活產業所創造出來的文化內涵與景觀更是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建築還有機會整修重建,但是煤礦文化的內涵卻是因人而存在。塵封的礦坑,只有老礦工還眷念著,只盼著那些過往的輝煌與滄桑,還能「有機會」留予後人訴說,因此藉由「2020年瑞芳猴硐礦工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影片製作」計畫,將黑金歷史完整記錄,傳承予下一代世人。
點閱數26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布農文化】 石板屋說故事|喚起失落的記憶(我們的島第1028集 2019—11—04)-資源代表圖
卓溪鄉高山協作辦理培訓工作,內容包括拉庫拉庫溪歷史文化資源解說及登山嚮導技能等,透過實際走訪八通關越道路全段,邀請在地耆老現場解說,讓族人協作認識祖居地的歷史,涵養解說族群歷史的能力,並獲得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製作專題報導「從背工到說故事的人」,敘述族人冀望發展登山產業的期待。
點閱數19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虎尾建國眷村 — 新社群培力計畫成果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虎尾建國眷村 — 新社群培力計畫成果影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新社群培力發展計畫延續青年駐地經營能量,透過空間介入的試營運(含媒合藝術家進駐)、不同議題、活動的開發與探索,持續引入在地、大專生等青力,打造眷村新社群關係,具有共享工作空間性質。並辦理眷村第一階段實驗性的試營運計畫,給予開辦支持、培力輔導等方式,吸引4個店家+3個藝術工作者進駐,並建立虎尾建國眷村免廢市集品牌活動,也成為未來眷村數位營運管理中心的前身基礎。
點閱數1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再現滬尾戰役—清法戰役‧滬尾時空再繪—淡水觀潮廣場公共藝術設置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清法戰役.滬尾時空再繪》是一件結合科技和歷史的互動藝術裝置作品。主要發想於淡水1884年著名的「滬尾之役」,為清法戰爭中臺灣唯一戰勝的戰役,日後讓清朝政府體認到臺灣的重要性進而積極建省以及佈防工事。藉由觀潮廣場的地緣關係和雙方將領的圖像,本作品期望民眾漫遊淡水老街的同時,能夠駐足於此,觀賞歷史的敘事性動畫和體驗數位光雕互動藝術,喚起民眾對這段歷史的重要性和加強此戰役相關歷史認知。 作品外觀是三角柱體的陣型排列,將整個畫面做錯位式拆解的呈現,讓作品可以在特定角度能組合成一個宏觀整體的畫面並在廣場中不會產生巨大的壓迫感,而觀眾也可以穿梭其中並不會造成廣場動線的干擾。而三角柱中主視覺部分用鋼雕方式的剪紙效果顯現,並在後方放置玻璃、內置投影幕,可以在鋼雕的鏤空部份做小區塊動畫的表現,並且在大範圍的鏤空部分提供互動體驗,讓民眾可以藉由行動裝置連線後,在投影幕上填色及嵌入物件繪製來參與作品創作。在第二面的部份是用整面的玻璃內置投影幕,並利用三座角柱組合而成一個介紹此戰役相關的動畫。最後一面以蝕刻方式繪製此戰役的相關地圖及文字介紹。
點閱數2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33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我們一起回家學習》(Muskun ta mulumaq mapasnava)-資源代表圖
「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編撰計畫」,民國109年(2020)11月2日於玉山國家公園東段的瓦拉米步道及佳心舊社舉行「佳心舊社石板家屋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試驗教學」活動。 此試驗教學是原住民族地區首次以跨校聯合方式,以花蓮縣卓溪鄉七所國小的布農族教師為教學團隊,共同編撰原住民族教育教案並執行教學,完成以布農人的「家」為主軸的系列課程,並以「Muskun ta mulumaq mapasnava我們一起回家學習」為試驗教學的主題及課程內容。本次活動由計畫顧問太平國小校長率領教師團隊、卓溪、卓樂、卓楓、太平、崙山共五所學校15位的六年級學生及家長,安排教案編撰團隊內的布農族籍教師擔任教學老師,進行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的試驗教學。
點閱數25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大溪遊戲小學堂 4—2講古的童玩 李宅都是我的遊戲場-資源代表圖
以「傳世」為理念,透過「李騰芳古宅」與「大溪風土故事」兩大主題,於古蹟內設計各種生動有趣的遊戲與五感體驗,讓親子共遊共學,鼓勵孩童親近文化資產與大溪鄉土,透過玩樂,激發對古宅之興趣與知識學習,傳承人文價值。 本案規劃古宅生活趣、起厝養成班兩種主題學習方案,並以兩種主題季節設計與辧理活動,合計執行10場次,包含結合中興國小1—4年級、自學班校外教學的「小學生趣大溪」,和結合月眉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月眉一日小旅行的「兒童節一起來大溪玩」。目前仍持續辦理本活動,於每月第四個週六舉辦,帶領大小朋友一同到李騰芳古宅學習體驗學習,認識古宅的建築與生活。
點閱數23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3D動畫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3D動畫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案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執行,並透過系列活動以挖掘當地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導入更多元素於原眷村內,讓更多民眾認識當地眷村的人事物。於108年(2019)7月13日辦理「大煙囪下的家—保溫駐站空間」(新竹市建美路38號)開幕揭牌活動,展示六燃人文歷史及眷村文化資料及舉辦相關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六燃的歷史及當地眷村的人事物。另整體規劃方案(包含計畫內容與空間想像),透過公聽會、座談會、社區參與設計工作坊等,於民國108年(2019)8月、民國109年(2020)7月29日、民國109年(2020)11月28日、民國110年(2021)1月9日辦理跨領域對談分享專題會議,納入公民,專家學者及在地住民聲音,以確保規劃程序中納入「公民想像」機制。 駐站空間之啟用,包含協助參觀服務、空間維運、場地管理維護等。駐站期間收集各種公民建議,作為與在地對話、溝通聯繫的重要橋梁,增加訊息分享與傳達之多元管道,發揮保溫睦鄰之實質目的。並協助舉辦六燃相關文化、生態、藝術、教育等系列活動或工作坊,發掘在地活力,創造未來民眾參與公共文化環境營運之可能。
點閱數3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