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013
雲林縣鄉鎮歷史-資源代表圖
web 雲林縣鄉鎮歷史
黃淵駿/縣立安定國小國小3-6年級
雲林縣鄉鎮歷史
點閱數306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1-11-12
產業類型-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類型
鄒玫/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勞力密集產業:例如紡織、成衣、皮革製造業等,這些工業需要使用大量勞力,但技術要求不高,因此,設廠區位趨向工資低廉的地方。 技術密集產業:例如精密器械、電子、電器、光學儀器等,這些工業需要高品質的勞工,廠商常願意付出較高的工資,雇用有特殊技術的勞工。
點閱數694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0-06-25
忙不完的勞役-資源代表圖
web 忙不完的勞役
葉慧雯/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平埔族要向清政府納餉(大多是鹿皮)以表示歸順之意,並且由於對臺灣較熟悉的緣故,清政府官員們更是要求他們服各式勞役。隨著鹿皮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大量的各式勞役驅使,使平埔族人疲於奔命,雖然名義上擁有土地,但是卻無力耕種,加上不熟悉漢人的耕種方式,最後則土地漸漸流失。
點閱數2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6-01
淡水鄉土地圖(2011修改版)-資源代表圖
web 淡水鄉土地圖(2011修改版)
劉奕甫/市立新興國小國小3-6年級
淡水鄉土地圖於2003年由縣府補助印製經費由劉奕甫攝影、繪圖及設計,此為2011大略修改版
點閱數529
下載數35
修改日期:2011-12-13
有特色讓人更美麗-資源代表圖
web 有特色讓人更美麗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至1860年代女型服飾的「裙撐架」又產生變化,下半身的裙擺造型不再強調圓膨的半球狀造型,而是將裙擺膨起的部分轉向後半部,出現了奇特的「前扁後膨」造型。70年代,強調臀部隆起的造型更加風行,因此女性開始穿著特殊的「臀墊」來強調自己臀部的曲線。此外,在1875年後強調緊身曲線的拖曳裙造型也開始流行,這種服飾的特色是利用裙擺的拖曳狀來表現出優雅感,腰部以下也利用華麗的裝飾來強調美感。
點閱數20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6-29
西方藝術流派-資源代表圖
web 西方藝術流派
施家福/縣立大有國小國小4-6年級
西方藝術流派介紹
點閱數297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1-09-29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湖西】湖西天后宮 媽祖生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澎湖縣湖西鄉天后宮是侍奉媽祖,媽祖的生日就是每年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在媽祖生日之前,天后宮會辦理做醮這個活動,做醮最主要的就是祈求,讓社區能夠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做醮有分公醮和私醮,若是公醮的話,參與人員就是廟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還有做醮的頭家,私醮的部分就是每年善男信女來向媽祖來許願,願望實現後再來還願,在做醮期間的每天早上九點,湖西天后宮都會廣播祀祈的消息,撿平安餅來廟口撿餅,其實這撿餅的文化,在湖西社區是很有特色的,雖然這個東西很平常,但對社區信仰來說,它是令人能夠喜悅的 期待的,因為參與者能夠把今天撿拾的這些,糖果餅乾 零錢等等,拿回去跟家人分享,分享一種喜悅 分享一種福氣,這是早先以來湖西社區,尤其是小朋友好喜歡撿這個餅乾回去家裡,最主要是他喜歡當中過程的一種快樂,一種喜悅 一種分享,這是我們湖西社區,尤其是與湖西天后宮這些善男信女們,一致的信仰,所以每年都是相當期待媽祖生,好像整個社區就是用辦喜事心情一樣來迎接,因為希望這個文化能夠向下紮根,藉由做醮這個活動也能夠凝聚信仰,跟社區的向心力,對社區來說非常的有意義,也是一種傳承的動作。
點閱數18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岳飛-資源代表圖
web 岳飛
蔡婉緩/新竹市政府教育處國小1-6年級
中華民族的英雄-岳飛圖
點閱數266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0-12-27
後甲走透透-資源代表圖
web 後甲走透透
林大正/東光國小國小3-6年級
後甲走透透
點閱數51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2-02-14
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資源代表圖
web 禮儀之爭與清廷禁教
林淑鈴/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隨著天主教各教會進入中國,各教會或教會內部對中國儒家文化的認識漸漸出現了分歧。其中最引起爭論的,就是中國的祭祖與祭孔活動,究竟是屬於宗教性質,抑或只是中國的禮俗。假使祭祖祭孔的活動是屬於宗教性質,那就違背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教義。1628年(崇禎元年),耶穌會為了解決歧見,便在中國召開會議,達成共識:不把中國的祭祖祭孔活動,當作是偶像崇拜。較晚到中國傳教的方濟會與道明會,對耶穌會在中國傳教的成功既羨慕又嫉妒,加上不贊成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方式,因此將對中國的禮儀之爭再度點燃,也使得羅馬教皇對此問題逐漸重視。耶穌會士擔心爭論的結果會影響在中國的傳教,也派員回羅馬為在中國的傳教方式辯護與解釋。最後羅馬教皇於1704年頒佈禁令,嚴禁入教的基督教徒行中國禮儀。教皇頒佈禁令後,派遣使團到中國面見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對此禁令極為憤怒,下令只有經過朝廷批准的教士才可在華傳教。多數的教士意識到此舉將會嚴重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情形。因此1719年(康熙58年)教宗再度派人來華交涉,希望中國能允許傳教士繼續在華傳教。不過這次的交涉並未成功,傳教士所提出的條件反而惹惱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決定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教。
點閱數34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