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291
後現代新女人-資源代表圖
web 後現代新女人
黃巧蘭/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40年前香奈兒的短髮引起爭議,40年後的1960年代俐落的短髮卻是髮型重點之一。當時的英國倫敦超級模特兒Twiggy削著一頭金色的短髮,被認為是「最能表現1960年代女性形象的代表」。1960年代後期「中性意識」和「女性角色轉變」的結合,促成女性穿著「喇叭褲」的流行風氣,更把男性的「西裝」與「套裝」修改之後穿在自己的身上,使得此一時期的女性表現出「成熟、幹練」的形象。而男人則繼續Hippy,因此這時候出現性別倒置的樂團似乎也不會太令人訝異。1970年代以後,女性穿著長褲不但已經被視為平常,甚至發展出所謂「Hot-pants」的熱褲,女人穿著超短的短褲(質材多為牛仔褲)展現其青春活力之一面。「Hot-pants」之取名來自於1970年Women’s Wear Daily雜誌。1990年代以後,受到「多元文化」、「消費文化」、「國際化」、以及「後現代文化」的影響,國際流行服飾之發展呈現風格兩極之發展,而「女褲」元素的運用更加多元,女性的形象不再限於以往強調「溫良恭儉讓」,多元時代有多元形象的女人。
點閱數26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7
蓬萊仙島的寶藏 - 臺灣的稻米-資源代表圖
web 蓬萊仙島的寶藏 - 臺灣的稻米
張志仁/賢北國小國小3-6年級
稻米是臺灣最主要的農作物,具有安定農村經濟,確保糧食安全和涵養水源的功能。同時米食與國人的關係密切,更是臺灣傳統文化重要的一環。 有一句俗話「人是鐵,飯是鋼」,道盡了米飯營養和強身的價值。本書以國產良質米為主軸,透過圖文精美、互動的電子書內容,呈現米食營養與健康的正確觀念,以及米飯為主食的均衡營養膳食習慣,加強小朋友對國產良質米的認知與喜愛,激發其「愛鄉、愛土、愛咱農產品」情懷,落實米食教育往下紮根。
點閱數1043
下載數37
修改日期:2022-02-14
廣播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廣播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臺灣的臺語廣播開始於西元一九四二年,而歌仔戲走入廣播界則是在西元一九四五至一九五五年間。由於當時收音機普遍,且臺語片、古裝電影興起,歌仔戲逐漸推出內臺戲院,所以進入歌仔戲轉而進入廣播電台錄製歌仔戲節目。當時播出歌仔戲的電臺有民本、中廣、警察、中華、正聲等,而民生電台的「金龍歌劇團」、民本電台的「九龍歌劇團」、正聲電台的「天馬歌劇團」受到觀眾喜愛,尤其是正聲「天馬歌劇團」,將廣播歌仔戲推向高峰,名小生楊麗花便是出自此電台。廣播歌仔戲所唱的劇目與內外臺差不多,有《陳三五娘》、《呂蒙正》、《望鄉之夜》等戲,演員都沒有劇本可唸,由戲先生說完劇情內容後,演員自行發揮。廣播歌仔戲靠的是演員優美的嗓音,因此可磨練演員的唱腔。廣播歌仔戲的氣勢長紅,原有歌仔戲曲調已經不敷使用,所以增加許多新的曲調,新曲調有來自閩南語流行歌曲,如【人道】、【運河悲喜曲】、【五月花】等;還有來自國語流行歌曲,如【相思苦】、【茶山姑娘】等;以及來自歌仔戲樂師的創作,如【送君別】、【人蛇姻緣】等,這些歌仔戲曲調不僅使廣播歌仔戲播出內容豐富,也增添歌仔戲的新活力。 但是這波廣播歌仔戲的熱潮在電視歌仔戲出現後,便逐漸減退,慢慢走向下坡。
點閱數73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0-05-28
看見社會EP13:高雄大探索!不在外太空的「哈瑪星」【高雄哈瑪星】-資源代表圖
位於高雄的哈瑪星,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記憶。從昔日的繁榮鐵道時代到現代的創意轉型,這片土地不斷述說著城市的故事。這集將帶你穿越時空,感受哈瑪星的獨特風貌與人文情懷。
觀看次數43
修改日期:2024-11-22
v5751認識國際組織(上)-資源代表圖
video v5751認識國際組織(上)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小3-4年級
認識國際組織(上)
觀看次數415
修改日期:2019-12-08
重要人物-資源代表圖
web 重要人物
曾煥玲/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一、馬雅各(Dr.James L.Maxwell,1836-1921),英國蘇格蘭人,1860年愛丁堡大學醫科畢業,之後又在德國柏林、法國巴黎等大學深造,曾擔任伯明罕總醫院住院醫師。 1863年奉英國長老教會之命來中國宣教,其傳教經過與貢獻如下: 1.1865年5月28日在台灣南部的打狗登陸。6月16日開始設教行醫。 2.1865年11月由英國商人必麒麟(William A. Pickering)帶領馬雅各醫師進入旗山附近和台南附近的玉井、左鎮、崗仔林等平埔族人地區傳教,並設立教會。 3.1868年又將傳教中心自打狗移往台南府城,積極在此進行醫療傳道。 1884年10月20日,因為夫人生病,前往廈門,1885年4月在由該地歸國,1921年過世。他的次子馬雅各二世受父親的影響,也從故鄉來台傳教行醫,主持『新樓醫院』。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84.03.21~1901.01.),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偕叡理博士(又稱馬偕)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是北台灣長老教會最早引進者,1872年3月7日抵達打狗,隨即由李庥牧師及德馬太醫師(Dr. Matthew Dickson)由海路來北部。1872年3月9日登陸淡水並和李庥牧師約定以大甲溪為界,以北區域屬於加拿大長老教會之宣教區。 1872年4月10日於淡水租屋設教(開設淡水教會)。阿華(嚴清華)為馬偕牧師第一位學生。之後在內港(台北)、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崁腳及基隆等地為人拔牙與傳教。1878年5月27日,和五股坑的張聰明(華人)結婚。1880年在淡水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 馬偕在台30年間,傳教於漳、泉、客家、平地、高山各族裔之間,設立教會達60餘所,施洗信徒達4000人之多。並訓練本地人為牧師,更以拔牙達兩萬顆以上聞名。1900年5月馬偕,因喉癌聲音全部沙啞。11月前往香港治療。1901年1月自香港返台,病況日益嚴重。6月2日馬偕博士經過長久疾病的糾纏,病逝淡水寓所, 享年五十八。三、李庥(Rev. Hugh Ritchie,1840~1879.09.29),蘇格蘭人,倫敦英國長老教學院畢業,1867年李庥偕夫人於12月13日抵達打狗(今高雄),為英國長老教會首任駐台灣牧師,成為馬雅各醫師的好同工。對台灣長老教會主要貢獻為從事傳福音、建立教會和倡導女子教育之工作: 1.先後開拓今旗津、鳳山、屏東、里港、鹽埔、竹仔腳以及客家村落南岸、杜君英等教會。 2.1875年起又遠赴後山(今台東海岸)設立成功石雨傘、富里、觀音山等教會。 3.1879年向台南教士會建議興建女學,並差派女傳教士來臺專責女學之規劃,堪稱倡導台灣女子教育之先鋒。1879年9月因染患瘧疾病逝於台南,葬於高雄。其倡導女學遺志由李庥夫人繼續推動,遂有1887年台南『新樓女學校』之設立。他是屏東、阿里港、東港及東部教區的開拓者,並致力提倡『婦女教育』,1879年9月29日因病在台南去世。四、甘為霖(Rev.Dr. William Campbell,1841.04~1921.),蘇格蘭拉斯哥人,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和自由教會學院。他具有冒險性格,於三十歲時志願成為宣教師,1871年12月10日抵達高雄旗津,在轉往台南,展開對台灣傳福音工作,其傳教過程與貢獻如下: 1.1872年數度拜訪中部巴宰平埔族和其他原住民部落。 23.1886年與高長搭船前往澎湖馬公佈道,自此開啟澎湖宣教的大門。 3.1891年他在台南設立『訓瞽堂』,開啟台灣盲人教育,更是台灣盲人福利之父,他也為他們刊印浮凸版書,直到1897年由台灣總督府接辦為止。 4.1913年編著的《廈門音新字典》(俗稱《甘字典》),字數達1萬5千字,至今已發行15版,是台語研究的鎮山之寶。 5.另外對台灣歷史研究的重要貢獻,致力於荷蘭史料的編譯與收集工作,其中以1889的《台灣宣教之成功》和1903年的《荷蘭統治下的台灣》最為珍貴。 他在台灣工作46年,於1917年2月21日返國,1921年9月9日在故鄉過世,享年80歲。日本人鈴木明對他的評語是:『甘為霖不是為了英國的利益,而是純粹為了神才前來台灣傳教』五、巴克禮(Rev.Dr. Thomas Barclay,1849.11.21~1935),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士,蘇格蘭人。格拉斯哥大學、自由教會神學院畢業。1875年6月5日巴克禮博士來台差派至高雄。 主要有四大貢獻: 1.1876年創設台南神學院,培養本地傳教人才。 2.1885年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推動白話字教育。 3.翻譯白話字舊約、新約聖經譯本。 4.編著《增補廈門音漢英大辭典》。1895年接受台南府城士紳請託,與日軍乃木希典將軍協議不流血入城。1935年因腦溢血病逝於台南,一生為台灣奉獻了60年。六、吳威廉(Rev.William. Gauld,1861.02.25~1923.06.),加拿大安大略省人,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諾克斯神學院。1892年10月22日加拿大母會宣教師吳威廉牧師偕夫人來台,到達淡水。其傳教過程與其貢獻如下: 1.1901年馬偕去世後,積極推動台灣教會自立自治。 2.1904年膺選為第一屆北部長老中會議長。 3.1912年促成南北長老教會成立『台灣大會』 4.曾協助設立『淡水中學校』、『淡水女學校』,並於1901年與1921年兩度擔任『台北神學校』校長。 5.他擅長建築設計,台北神學校、淡水女學校以及淡水英國領事官邸,皆出自其手筆。 牧師娘專精於聖樂及聖歌隊指揮,努力協助教會事工,許多年間,他在女學校、中學校及神學校教音樂,也使教會在唱詩方面,更為進步。對北部教會西方聖樂的推行有相當大的貢獻。 吳威廉牧師在台奉獻前後32年之久,1923年病逝於淡水。
點閱數387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6
傳統技藝-臺南碩果僅存的竹製家具店 信二竹店轉型不轉行 開創新未來刻下海貝的祝福 陳振芳重新定義螺鈿之美-資源代表圖
信二竹店,這家百年老店的故事要從清末說起,第三代王壬煇的祖父王傳豹年輕時曾赴日本學習竹藝功夫,1970年返臺後開設福泰竹店,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竹製商品因堅固耐用、造價便宜,廣為民間所採用,並造就了臺灣竹製工藝的發達,日本為了學習這門工藝,還曾在二戰期間徵調臺灣竹藝師傅到日本,堪稱臺灣之光。
點閱數1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android
googlemap-資源代表圖
app googlemap
李鴻瑞/屏東縣縣立南華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可以查詢地理位置,包含地圖行政區及地圖景觀,同時可以設定現在位置到預定位置的最佳路徑,也可以預估到達時間。如果怕走錯路,也可以顯示現場照片影像。 李鴻瑞 googlemap 透過這個軟體可以讓學生聊解自己家鄉相對位置,對於沒有去過的地方也可顯示現場照片影像,不但可以解決偏遠地區學生無法經常戶外教學的困擾,也可以透過此模式介紹課堂中介紹的地理環境、地名景觀,在路徑規劃上也可以透過此種方式,給自己家人的旅遊做出規劃。最後在上國外相關課程時,可以輸入相關地點名稱,透過此即時影像也可以看到介紹的地點畫面。在相關古蹟相關景色的描述也可使用此軟體完成。可以查詢地理位置,包含地圖行政區及地圖景觀,同時可以設定現在位置到預定位置的最佳路徑,也可以預估到達時間。如果怕走錯路,也可以顯示現場照片影像。
點閱數36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6-04
我們的姓名-資源代表圖
web 我們的姓名
林瑞揚/市立板橋國小國小3年級
我們的姓名
點閱數890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11-10-28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資源代表圖
web 鎮東國小臺南古蹟巡禮導覽手冊
吳秀綉/縣立鎮東國小國小4-6年級
本手冊配合五年級社會課程,設計臺南巿古蹟一日遊,臺南之古蹟全國之冠,藉由校外教學激起思古幽情。一條條古街、一座座寺廟、一磚一瓦、一石一木都在告訴我們先民的腳步、歷史的軌跡,這些都是最直接、最動人的歷史。量多質精的古蹟巡禮,豐富熱鬧的民俗活動,風格多變的近代建築,共同建構出臺南精采動人的面目。
點閱數732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