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56
地理-灌溉為本,綠能加值-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灌溉為本,綠能加值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國小3-4年級
台灣農業長期依賴水利灌溉系統,從傳統的圳道到現代化的抽水與管網設施,灌溉不僅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更連結著土地利用與農村生活。然而近年來,面對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挑戰,各地開始在農田水利設施中導入綠能元素,如太陽能板設置於渠道上方、結合水流設置微型水力發電裝置等,達到「灌溉為本,綠能加值」的永續發展目標。這樣的結合不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也兼顧環境友善與農業穩定,成為智慧農村與循環經濟的重要實踐方式。
點閱數2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花現鯨彩 漫遊洄瀾-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花現鯨彩 漫遊洄瀾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花蓮縣新城鄉的七星柴魚博物館位於七星潭風景區內,是一座融合地方歷史與產業文化的主題館。該館前身為廢棄的柴魚加工廠,後經由文化部門與地方政府共同輔導與整修,於2004年2月正式開館營運。館舍活化利用原有空間,展現「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成功案例,也成為花蓮觀光旅遊的重要據點。博物館內不僅介紹柴魚的製作歷程與地方漁業文化,也融合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提升遊客對當地產業與文化的理解。此地成為產業轉型與文化保存的象徵,將原本衰退的產業轉化為具觀光價值的教育場域,為地方注入新的生命與經濟活力,也提供民眾認識花蓮海洋與社會發展的契機。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公民-把幸福加進童年裡─郭瀞婷-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把幸福加進童年裡─郭瀞婷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3-4年級
從小便立志要為世界帶來正向影響的郭瀞婷,現已成為廣受孩子喜愛的兒童文學作家。她從寫日記開始,細細觀察生活中的情緒波動與日常片段,逐步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與豐富的想像力,這些也成為她創作的重要養分。無論是《57小豹》還是《暗號偵探社》,她的作品總能貼近孩子的內心,在開心、難過或孤單的時刻,陪伴他們度過成長路上的每一步。她相信,文字不只是故事,更能成為孩子情感的依靠與心靈的支撐。透過筆下溫柔而堅定的角色,她將溫暖與力量注入每一位讀者的童年。郭瀞婷期盼閱讀能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入口,也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發現可能,讓書本不僅是娛樂,更是成長與理解的媒介。
點閱數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水下龍宮 嘻遊趣-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水下龍宮 嘻遊趣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台灣素有「漁業王國」之稱,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發達的漁業技術。然而,隨著長期過度開發與沿海水域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漁獲量逐年下降,海底生態系也面臨極大威脅。過去繁盛的「水下龍宮」逐漸變得稀疏破碎,提醒人們反思人類與海洋資源的互動關係。為了挽救這一現象,台灣近年積極推動漁業資源的保育與重建,例如進行魚礁投放、禁漁區設立與海洋教育推廣等措施,期望恢復海洋生機,讓美麗的海底世界得以永續延續。透過這樣的努力,我們不僅守護珍貴的自然資產,也培養新世代對海洋的認同與保育責任,讓未來仍能見證繽紛的海底生態風貌。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家,永安   漁業署漁村產業亮點計畫 永安石斑篇-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家,永安 漁業署漁村產業亮點計畫 永安石斑篇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永安是一座位於臺灣南部的濱海漁村,昔日以密集的魚塭景觀聞名,居民多數從事養殖漁業。近年來,隨著社會變遷與產業轉型,地方開始引入新世代的經營理念與創新技術,讓這片熟悉的漁鄉煥發新的生機。漁業署推動「漁村產業亮點計畫」,協助地方產業發展,其中永安的石斑魚養殖便成為典範之一。這項計畫鼓勵青年返鄉投入養殖事業,將多元經營、科技養殖與品牌行銷導入產業中,不僅改善傳統漁業的經營方式,也活絡地方經濟。新一代的參與為永安注入希望與活力,展現漁村創新的可能性與未來性,象徵臺灣養殖漁業的新篇章。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淡水Party逍遙遊-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淡水Party逍遙遊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淡水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而聞名,東有大屯山山脈、西臨觀音山,三面環山構成天然屏障。這樣的地形優勢,使淡水早年成為重要的交通與貿易港口。河海交會的地理位置,不僅便利了人員與貨物流通,也帶動當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淡水的歷史發展與地形息息相關,從清代開港通商到近代成為觀光熱點,都展現了自然地理對城鎮發展的深遠影響。如今,淡水仍保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成為民眾休閒與學習的好去處。
點閱數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戀戀貝殼砂 漁村產業亮點計畫 小琉球篇-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戀戀貝殼砂 漁村產業亮點計畫 小琉球篇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多年後重返成長的小琉球,熟悉的場景中夾雜著些許陌生感,每次回家,總能發現家鄉新的變化。而這些改變,正是來自對海洋環境與資源永續的努力。台灣目前正面臨漁業資源逐漸枯竭的挑戰,唯有推動漁業永續,才能讓海洋繼續孕育豐富生命。「取之有道」不僅是一種漁撈態度,更是一種對自然的敬畏與責任。小琉球在落實「禁止剌網作業」政策後,加上當地志工積極參與淨灘與清除海底廢棄漁網,使得海洋生態逐漸恢復原貌。隨之而來的是休閒漁業與觀光產業的興起,不僅為小島帶來新的生機,也促進居民對海洋保育的認同與參與。漁村的轉型,不只是經濟模式的改變,更是人與自然重新建立和諧關係的實踐,證明美景其實就在我們最熟悉的家鄉。
點閱數2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公民-我從餐桌上看到的事─黃麗群-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我從餐桌上看到的事─黃麗群
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家教育研究院國小3-4年級
餐桌看似平凡,卻蘊含深刻的教育意義。作家黃麗群以幽默又細膩的筆觸,從自身經驗出發,剖析家庭餐桌背後的文化結構,讓人重新省思家庭教育的本質。從性別分工到原生家庭的價值傳承,餐桌不只是吃飯的地方,更是學習互動、表達與傾聽、尊重差異的起點。黃麗群認為,教育並非父母單向灌輸,而是子女與父母間的彼此啟發與對話。在這樣的空間中,孩子學習理解自我角色與社會位置,家庭關係也在日常交流中悄然形塑。這張餐桌不僅記錄了每一餐,更承載著生活中的情感波動與價值思辨,是個人經驗與社會認知交會的縮影。透過她的觀察,我們看見餐桌如何從日常物件昇華為深具意義的教育場域。
點閱數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東石漁鄉 生態天堂-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東石漁鄉 生態天堂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嘉義縣東石鄉有「蚵的故鄉」之稱,長達14公里的海岸線是當地最重要的經濟命脈。境內分布著數千公頃的漁塭,以及全台規模最大的外海養蚵棚,其蚵產量佔全國超過三分之一。對東石人來說,海洋如同田地一般,是生活與生產的重要空間。尤其外傘頂洲周邊海域魚蝦資源豐富,自古就是帶動地方繁榮的重要動力。由於東石位處鹽分地帶北端,土地因地層下陷與鹽化而不利耕作,居民便發展出鹽田、魚塭與蚵棚等適應性的產業模式。除了漁產品行銷全台,每逢假日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品嚐鮮美海產,享受漁村風情與生態觀光的樂趣。這裡結合產業、環境與觀光發展,是海岸社區與自然資源共生共榮的代表。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
地理-嘉義布袋 海上逍遙遊-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嘉義布袋 海上逍遙遊
農業部漁業署/農業部漁業署國小3-4年級
來到嘉義布袋,搭乘海上巴士展開一場豐富的海洋探索之旅。布袋鄰近台灣本島,是重要的港口與離島交通樞紐,擁有完善的觀光與漁業設施。沿途可欣賞布袋漁村的風貌與海港景致,展現出當地海洋文化與產業的融合。巴士行經好美寮生態保護區,此地位於八掌溪與龍宮溪交會處,擁有紅樹林、潟湖、沙洲、沙丘等多樣的自然地景,還能看到「活化石」鱟及機敏的角眼沙蟹穿梭其中,是觀察生態的好地方。旅程的最後,來到外傘頂洲體驗趣味十足的耙文蛤活動,感受海上生活與自然互動的樂趣。這趟結合觀光、產業與環境教育的體驗,不僅增進對海洋生態的理解,也喚起對環境保育的重視。
點閱數2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