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97
DOC在地課程-里港-異域孤軍-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里港-異域孤軍
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里港數位機會中心資源,協助社區盤點、梳理這些歷史文化,應用數位技術典藏歷史故事、傳統料理、民族服飾等珍貴的異族文化。他們的故事不僅是這個移民群體的歷史,也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永遠珍惜和傳承。里港數位機會中心也將持續記錄和傳播他們的故事,以紀念這些勇敢的異域孤軍,並感謝他們為台灣社會的多元性所做出的貢獻。
點閱數215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 林昭地老師-紀錄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 林昭地老師-紀錄片
大樹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高雄市大樹區是南台灣的「窯鄉」,各式窯體在此百花齊放,大致歸類為燒製建材為主的磚瓦窯,與燒製生活陶的蛇窯,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窯業沒落,大樹僅存三和瓦窯維繫磚瓦窯歷史,但蛇窯已銷聲匿跡,幸好,蛇窯的老藝師林昭地,仍不斷的傳述「生活陶」。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疫情。上白礁、謁祖-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疫情。上白礁、謁祖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聽著一如往年的鐘鼓齊鳴而今年的上白礁謁祖卻有些不同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用簡單隆重的儀式來表示對保生大帝與列位尊神的一個敬意因疫情謝絕所有宮廟隨行維持基本的誠心進行傳統的謁祖更凸顯信眾的虔誠信仰遙祭白礁祖宮-是學甲香上白礁的起源闡述地域性慎終追遠的意念也是在外遊子返鄉參與的信念此次學甲上白礁因疫情而簡化卻也回到最原始的初衷飲水思源,薪火相傳的學甲上白礁
點閱數30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橫山宋江陣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今年2月16日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帶領視傳系老師拜訪內門doc及西門國小,討論3月11日宋江嘉年華是否能協助做文化保存,經過討論後,期望輔導團隊能協助橫山宋江陣短片拍攝,視傳系劉老師隨即在3月11日即帶領學生前往嘉年華會紀錄並參與盛會,幾經修改,作品完成後將提供橫山宋江館展示廳撥放。
點閱數2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新化DOC】新化十八嬈蜘蛛精大鬧大目降-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新化DOC】新化十八嬈蜘蛛精大鬧大目降
南高數位機會中心/崑山科技大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大目降」即今日臺南縣新化區之舊稱,又稱「大穆降」。「十八嬈」又稱「十八嬲」,十八為農曆18日,嬲指涉女性追求情欲的行為,後因民眾認為嬲(音同鳥)字不雅,改稱嬈(音同饒)。早期臺南縣的麻豆與大目降(新化)在元宵節間皆有「十八嬈」的習俗,關於此項風俗的起源時間、地點,目前尚未發現直接而充足的證據。根據民間傳說,大目降於古代是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此穴中軸在原三角湧仔農會前的十字路口處,即今日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路口,向8方輻射出8條交通路線:往臺南、關廟、玉井、新市等4條是主線,往大灣、唪(ㄈㄥˇ)口、虎頭埤、礁坑等4條是副線,共8條線,構成一幅似八卦、蜘蛛狀的圖形,因而得名;除了「八卦蜘蛛穴」之外,又有「七星墜地」的傳說,「七星墜地」的七星,指的是當地7座廟宇:朝天宮、武安宮、北極殿、天壇護安宮、太子宮、觀音亭和清水寺,這7間廟宇的主神為包含媽祖的天上7位神尊,七神降臨人間,共佑生靈。此地結合「八卦」、「七星」,為地靈人傑的風水寶地。
點閱數33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霧臺】雲霧上的部落-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霧臺】雲霧上的部落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次,與霧臺DOC、神山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規劃部落愛踏青課程,以及部落大富翁課程。部落愛踏青,主要是藉由實際外拍,由講師帶領學員,配合導覽人員,去數位記錄每個景點,不論是靜態、還是動態攝影,學員邊學邊做,累積族人、服飾、建築、飲食、信仰等文化,從神山瀑布開始,到獵王之屋;特色建築的教會,神山長老教會、耶穌聖心堂,照片、影音資料蒐集完,進到DOC教室,是帶學員用電腦,將手上的影像素材,整理、挑選並後製,再準備每個景點的介紹文字,以簡單的處理方式,串成旅遊影音,為部落觀光行銷。走訪過程中,大家以輕鬆的態度,拍照記錄,在一位老闆娘熱烈邀請下,進入用餐區,拍攝無敵山景,學員們也短暫休息,檢視自己拍下的作品,互相討論。
點閱數19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中寮柴燒-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中寮柴燒
中投數位機會中心/果樂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柴燒是一門精湛的技藝,需長時間燒製,期間需不眠不休投柴,除了要靠經驗,也要靠運氣,投柴速度、方式、天候、空氣等等細微因素,都會影響作品的完整。最重要的還有體力以及精神的付出,不同大小的作品該如何擺放、火路位置合火候程度、每個時段都要注意,團隊都必須相當專注。
點閱數1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傷鏢-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傷鏢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透過蒐集奇聞軼事與民俗文化,建構出過去的漁港風貌,發現需要一個個故事把居民串連起來,才能重新產生情感與意義,而這就是鄉野雜談所擅長的,同樣是講述這個地方幾百年來發生過哪些事情。
點閱數1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後埤土豆履歷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後埤土豆履歷影片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發想緣起暨設計理念後埤社區位於宜蘭壯圍鄉沿海地區,早期居民以種花生、番薯維生,隨著時間變遷年輕人多數至外地工作,而使得後埤社區許多沿海沙地閒置;經由壯圍數位機會中心指導,並結合後埤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加值服務,在後埤開心農場經營無毒種植、無化學肥料除草劑及友善耕作的花生之家,生長出帶著自然海鹽鹹香且有機的甜味花生,更藉以推廣在地食農教育。後埤開心農場在播種及採收花生時,鄰近學校學童或外界團體皆會前來參與體驗,由地區耆老指導,透過社區營造與應用加值推廣,進行手工花生糖製作及文化傳承活動,讓參與者感受在地傳統技藝;明志科大資訊志工從旁協助進行採訪及拍攝,除了將文化數位化,更讓長者回味過去農村生活,且讓年輕一輩對在地文化有更深的瞭解,藉以傳承農事文化及經驗。創作故事  花生,在一般人認知中,它通常帶著土黃色外殼,及橘紅色外衣,咬著香脆可口,可這些都是經過多道程序後的產物,有多少人知道它原是生長在沙土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花生剛出土時,其實是嬌嫰的黃色,且生食時甜味入喉,透過無毒農法,花生園更會生長許多看似雜草,但卻可食用的高營養價植物,這些若無親身參與花生種植過程,著實無法熟知箇中滋味。  為讓更多人瞭解花生之栽種方式、花生加值應用方式及傳遞後埤社區努力經營之友善耕作農法,集結各界團體體驗花生相關活動,及耆老傳承經驗之影音影像,促成「花生履歷」影片之誕生。
點閱數2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DOC 微電影》橫山幸福茶/橫山數位機會中心(橫山 DOC)-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DOC 微電影》橫山幸福茶/橫山數位機會中心(橫山 DOC)
橫山數位機會中心/社團法人新竹縣戴姓二禮堂相魁公脈下宗族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有著共同理想的在地農人,藉由親善土地,循古法找回記憶中的茶香,透過明基友達基金會的輔導,打造共有品牌「沙坑紅寶」,讓茶繼續生養人們,日日守護著家鄉,以「奉茶」的心意,讓感謝瀰漫,分享友善平台,祝福接下來的旅程一路飄香。
點閱數2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