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448
公民-【溜滑梯是誰的?】-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溜滑梯是誰的?】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遊戲場常充滿歡笑,也可能出現爭搶遊樂器材的情況。《溜滑梯是誰的?》是社家署與作家王文華合作推出的繪本,描寫一段孩子在遊戲場爭搶溜滑梯的經驗,透過故事引導孩子學習「共享」、尊重他人與遵守遊戲規則。此繪本也融入老年人與身障者的角度,強調共融遊戲的重要性。為推廣兒童遊戲權,社家署透過實體書、電子書與動畫多媒體形式推廣這本繪本,並強調讓孩子參與公共設施設計的重要性。王文華老師更在導讀活動中,透過互動提問帶孩子進入故事情境,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與他人合作與溝通。繪本希望孩子能透過換位思考,理解同伴的感受,進而培養良好的遊戲素養與社會互動能力。
點閱數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停電了,別害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小維和小瑜搭著電梯時,突然「停電了!」整部電梯陷入黑暗,讓人感到害怕不安。乘客們開始低聲議論,有人擔心卡在電梯裡出不去,有人則開始哭泣。就在這時,小維穩住情緒,站出來對大家說:「別擔心,我們可以按緊急鈴,請管理員幫忙,而且電梯很安全,只是暫時沒電。」他用冷靜的語氣鼓勵大家,並主動幫忙安撫一旁的小朋友,還和大家講笑話轉移注意力。透過小維的領導與安慰,大家漸漸不那麼緊張了。這次經驗也讓每個人學會,遇到突發狀況時,要冷靜面對,互相支持。小維的表現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也展現出他在團體中關心他人、勇敢負責的態度。
點閱數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人導法-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人導法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在日常生活中,視覺障礙者經常需要他人的協助,「人導法」便是一種明眼人可採用的友善引導方式。首先是「問」,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協助。其次是「拍」,若視障者表示需要引導,可用手背輕觸其手背,引導時視障者會將手搭在你手肘上。部分視障者可能習慣搭肩,這時也可進一步詢問其偏好。「引」則是指明眼人行進時應走在視障者前方半步至一步,讓其略落後,方便跟隨。最後是「報」,在引導途中,若前方有障礙物、路面高低差等狀況,應事先說明,甚至可引導對方用手觸摸障礙物邊緣,以便安全通過。這些步驟有助於建立尊重與同理的互動,打造更友善的共融環境。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文化保存-彰化市農業倉庫-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彰化市農業倉庫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彰化農業倉庫建於大正14年(1925年),為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推動稻米政策的重要基礎設施。因臺灣本地的在來米不符日本人口味,總督府自明治末期即著手改良稻種,由農業專家磯永吉成功培育出臺中65號,後定名為蓬萊米。此新品種稻米深受歡迎,並成為繼糖業後的重要殖產資源。因稻米產量劇增,原有臺中倉庫已難負荷,遂於彰化及員林增建大型農業倉庫以儲運稻穀,彰化倉庫年儲量高達六萬袋,規模宏大,堪稱中部米倉代表。該倉庫由彰化振業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經營,戰後由彰化市農會接管,延續使用至今。其見證臺灣殖民經濟政策下的農業變遷與地方發展,於民國105年(2016年)被指定為彰化縣定古蹟。
點閱數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多元尊重的視角》辨別障礙者常遭遇到的歧視-人物專訪(陳立育編導)-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多元尊重的視角》辨別障礙者常遭遇到的歧視-人物專訪(陳立育編導)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聾人常因手語被誤解為簡化的肢體動作,而遭受忽視與隱性歧視。透過導演陳立育的專訪,我們得以一窺聾人文化的獨特性及其所面對的困境。手語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一種完整的語言,承載著情感與文化。唯有社會大眾能正確認識手語的價值,理解其表達方式,並尊重這樣的文化差異,才能真正促進包容與共融。當社會開始肯認聾人擁有平等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將可打造更公平的生活環境。推動無障礙不應只是政策口號,而應落實於日常中的接納與行動。每一份理解與支持,都是邁向多元平等社會的關鍵一步。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身心障礙者創造一個更友善、有尊嚴的生活空間。
點閱數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3集:平等對待每一位兒童-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3集:平等對待每一位兒童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權利公約》第3集動畫聚焦於「平等對待每一位兒童」。每個孩子,不論性別、種族、家庭背景、身心狀況或文化差異,都應被公平對待,享有相同的權利與尊嚴。動畫透過真實情境,讓孩子們明白,在學校或生活中,有些同學可能因與眾不同而被排擠或忽視,這是不公平的行為。每一位兒童都值得被尊重與接納,不應因差異而遭受歧視。動畫也強調,成人和政府有責任確保各種制度與服務能涵蓋所有孩子,尤其是弱勢兒童。讓每個孩子在平等中成長,並感受到被愛與尊重,是建構友善社會的基礎。教育孩子尊重多元、欣賞差異,是我們通往共融社會的重要一步。
點閱數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5集: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權利公約CRC宣導動畫-第5集: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兒童權利公約》第5集動畫以「給兒童一個安全的家」為主題,強調孩子有權在一個安全、溫暖且無暴力的環境中成長。家應是孩子最安心的避風港,不應有任何形式的虐待、忽視或暴力。動畫透過情境設計,讓觀眾理解孩子可能面臨的風險,例如家庭暴力、疏忽照顧、語言羞辱等,也同時傳達:孩子若遇到問題,可以向可信任的大人或協助機構尋求幫助。這部動畫不只是提醒大人給予孩子妥善的照顧與情感支持,也教育孩子認識保護自己、表達需求的重要性。每一位兒童都應有安全的居住環境與被愛的權利,這不只是家庭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共同的義務。
點閱數4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Little Mountain 兒少高風險家庭微電影 小山-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Little Mountain 兒少高風險家庭微電影 小山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國小3-4年級
《小山》是一部由衛福部社家署推出的兒少高風險家庭宣導微電影,透過小男孩的視角,揭示家庭背後的隱藏問題。儘管家中表面看似和諧,實則父母失和、妹妹生病無人照顧,促使小男孩帶著妹妹離家出走,想成為她一生的小靠山。副署長祝健芳指出,高風險家庭常因經濟、婚姻、教養或醫療問題而陷入困境,特別是單親、寄親或重組家庭,一旦被通報,地方政府會啟動評估與協助機制。2023年統計顯示,高風險家庭已超過二萬二千戶。她強調,防止兒童受虐不能只靠政府,每個人都有責任主動關心周遭,發現異狀時可撥打113或使用「關懷E起來」平台通報。她呼籲:「你的雞婆,可能就是救命的關鍵。」
點閱數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人權-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人權
行政院/行政院國小3-4年級
兒童人權是指每個孩子與大人一樣,天生就擁有平等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存、健康、教育、保護、表達意見與快樂成長的權利。孩子雖然年紀小、力量弱,但不代表權利可以被忽視或打折扣。因此,大人們有責任尊重與保護兒童,提供安全、健康、友善的成長環境,讓每位孩子都能安心就學、表達想法、接受醫療照顧,並享有休閒與遊戲的權利。兒童也有隱私權與身分權,不容他人任意侵犯。兒童人權的保障不只是法律責任,更是社會共同的承諾,目的是讓所有孩子都能在愛與關懷中健康快樂地成長,發展成具有尊嚴與潛力的個體。
點閱數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
公民-兒童保護-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兒童保護
行政院/行政院國小3-4年級
兒童及少年常因年幼而無法自行保護自己。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指出,兒童需要大人的養育與指導,若照顧者無法妥善照顧,國家必須介入保護。台灣政府自民國62年起制定相關法律,並於103年公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保障兒童及少年的基本生活、健康、安全、教育與參與社會的權益。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未滿18歲者均受其保護。法律明確禁止任何人對兒童施加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或疏忽照顧,亦禁止迫使兒童從事危險或有害身心發展的行為。若發現走失或被遺棄的兒童,應立即報警並通知社會局安置保護。政府也透過補助地方政府增聘兒少保護社工,積極推動兒童及少年保護,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