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21
小發現大科學-台灣有那些港口-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台灣有那些港口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四面環海,有國際商港、軍港和漁港,大大小小的港口,除了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有所幫助外,同時,也讓民眾有許多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不同的港口各有不一樣風情,也能體諒漁村的美麗風情。 台灣的漁港數量到底有多少?最大的國際商港是那一個?「科學來調查」單元,張睿栩及謝子晴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台灣港口有關的三道問題。 台灣航運在世界表現如何?有那些重要港口?小朋友到港口遊玩,可以關注那些事物?「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台灣港口。 早在空運之前,航運是最主要運輸航道,過去,航運的發達決定了一座城市的興衰與否,在台灣發展歷史上,也有過幾個知名的港口,「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歷史上台灣港口的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33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赤崁署光再現~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30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位於南台灣的屏東,除了有大、小朋友都很喜歡的墾丁,也有個非常知名的祭典活動-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每三年舉行一次的迎王平安祭典,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燒王船祭。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和台灣那位神祇信仰有關?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又是何時開始的?「科學來調查」單元,張睿栩及黃靖寗兩位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屏東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有關的三道問題。 為何會有屏東迎王平安祭典?有那些禁忌?從王爺信仰文化,可以提醒小朋友關注那些事?「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東港迎王平安祭典。 多了解與海洋相關的傳統文化活動,也可增加大家對於廣大的海洋和台灣在地風情有更多的認識及了解。王爺是台灣民間重要信仰,東港東隆宮主祭祀溫府千歲,「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王爺傳說故事。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24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鐵道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鐵道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鐵道系統是指有動力的車輛沿著軌道行駛的一種交通工具,台灣的鐵道系統大致區分為高鐵、臺鐵、捷運及輕軌,並隨著科技的進步,南北交通已透過高鐵運行,實現了一日生活圈的快捷與便利。台灣的鐵道產業,雖然有長久的歷史,但是因為土地面積小,範圍不夠大,以至於鐵路發展多仰賴國外採購及技術,而目前國內廠商已可主導土建工程及場站一般機電,從設計、材料設備供應、施工安裝、養護維修的技術皆已成熟,產業供應鏈也完整。政府也透過軌道產業推動會報、鐵道科技產業聯盟(R-Team) 、交通科技產業會報推動鐵道國車國造及機電系統國產化,帶動鐵道技術及發展智慧 4.0 鐵道,希望透過產官學研共同打造鐵道國家隊,讓台灣不只有足夠的技術能量、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以及精準的檢測驗證機構,還能進軍世界。除此,也著重鐵道人才的培育,目前配合前瞻建設,成立了智慧鐵道產業人才學院,將培育目標分為:基礎技術人才、核心技術人才、前瞻技術人才,從技術到研發全面性地提供課程及實習,讓學生們能夠學以致用,無縫接軌業界。鐵道產業經過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現在正要邁入智慧化的鐵道4.0。智慧化不只有台灣高鐵首創的國內鐵路運輸乘車票證電子化服務,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的融入,像是運用車上攝影機及感測設備分析載客數,調整空調,或是提供即時資訊,讓乘客們不再需要靠運氣搶搭春節回家的列車。鐵道產業是國家及整個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未來臺灣的鐵道產業如何能擁有自有品牌,提供國人智慧、舒適、環保的運輸服務?鎖定教育廣播電台《產業大未來》,跟著交通部鐵道局胡湘麟局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主秘暨智慧鐵道產業人才學院蘇程裕副召集人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鐵道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3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What’s History-認識臺灣歷史-資源代表圖
web What’s History-認識臺灣歷史
蔡統濬/仁德區文賢國民中學國小5年級
What’s History-認識臺灣歷史
點閱數600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導覽片|地景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水金九導覽片|地景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藉由民國109年(2020)的「水金九藝術觀光活絡計畫」拍攝3支導覽影片,讓大家了解水金九地區不同面向、不同內容之旅行路線,其中「水金九x自然」體現水金九磅礡景致,讓民眾能領略水金九地景地貌的變化,「水金九x歷史」呈現地區及歷史文資點從古至今的文化積累為根,進而牽動「水金九x人文」,勾勒出人來人聚的水金九地區,展現多變時期的水金九人文面貌。
點閱數2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網路釣魚與病毒! Be Careful!-資源代表圖
web 網路釣魚與病毒! Be Careful!
徐俊斌/縣立蟠桃國小國小3年級
  現今社會中,中小學學生使用手機及電腦的習慣日益增加,也因網路資訊的氾濫,孩子們尚未社會化完全無法辨識訊息真偽,因此資訊安全素養成為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相當重要的議題素養之一。  教學活動為四年級彈性領域資訊素養課程,在三年級學會網路郵件的應用後,更能螺旋式的瞭解郵件資訊的真偽及網路身分的應用。  本教案教學設計為教師在帶領資訊素養課程時,使用各式網路資源教學,並使用學習拍 2.0「派送」學習資源及課程評量,並使用貓裏 E 學園「有獎徵答」功能做後測,讓學生經由密室脫逃的刺激與樂趣解鎖一道道關卡進而達到全面複習的效果。  
點閱數669
下載數27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姻緣線~~成功國小製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成功國小依循歷史尋根足跡,以國定古蹟赤崁樓為主軸,結合新興數位科技,推廣特色課程「賞古.玩今.遊赤崁」計畫。在學校組織、家長、教師、學生與社區資源交互合作下,運用空間環境優勢,發展赤崁文化特色學校,連結有趣、有意義的學習活動。藉此達到空間活化再利用與學校社區化的目標,打破校園藩籬,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學習。 課程研發由學校老師自行設計,期間由授課教師透過請問專家耆老、現地考察,再配合學校所安排的各項師資解說課程,編輯了與孩子息息相關且適切的教材。這套教材結合了原有校本赤崁樓解說活動,擴展到大西門解說課程,發展出四條解說教學課程,包含「赤崁東街走讀趣」、「米街慢慢走」、「尋找府城靈鷲的故事」與「赤崁樓解說課程」。課程教學由老師們進行實地的探究,配合專業解說員及課程設計者擔任講師幫學校每位師長說明及分享,最後於課堂中將知識層面的教材轉化成有趣的故事教導孩子,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各項在地的歷史、文化、傳統、藝術,進而加厚自己的歷史版圖。另外,為活化課程、增加課程的趣味,將課程轉化四條的走讀路線,並且找尋在地的手繪老師,協助老師畫製各課程的主要圖樣,讓整體的課程增添真實且豐富的內容。
點閱數35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再造歷史現場-佳心舊社調研影片-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佳心舊社調研影片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佳心舊社調查研究暨GIS故事地圖建置計畫」委由中研院史語所團隊以徒步方式,以地毯式搜索的方式踏遍廣達400公頃之佳心舊社區域,遇布農族先人所建立的石砌遺構,即以GPS標定位置,輔以影像、文字詳加記錄。調查成果令人驚艷,共記錄到81處家屋及工寮遺構、19處工作平台、658筆耕地遺構叢集等,證明此一區域過去確為布農族人的生活場域。對於記錄到具代表性的建築遺構,以攝影測量方式,建立3D模型。除了徒步調查,本計畫亦引進空載光達雷射掃描技術,建立此區域光達圖資,以配合調查成果的解讀。在資料呈現的部分,研究團隊進一步將生硬的考古學調查成果,以GIS故事地圖(GIS Story Map)概念,於網頁設計互動式導引架構,轉化為具故事性的空間敘事。更值得一提的是,田野調查過程中,中研院史語所團隊與舊社後裔相互配合,並密集訪問地方耆老,以加強考古學研究成果在地觀點上的詮釋。
點閱數24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多元文化_居民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多元文化_居民生活
楊淑芬/縣立和仁國小國小3-4年級
利用前瞻智慧教室互動觸控投影設備,以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的概念,傳達住在同一地方的居民,可能會因為不同的背景,而習慣使用不同的語言、飲食文化,且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會因不同背景、時空轉換,而有不同之選擇,來說明居民信仰的多樣性,最後藉由三位小朋友的對話,來呈現針對同一事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的解讀。
點閱數416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