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030
地理-智慧家禽業 機器人讓雞運動免巡場-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智慧家禽業 機器人讓雞運動免巡場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3-4年級
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智慧農業計畫推動下,臺灣家禽產業朝向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邁進。透過企業化契約管理,家禽產業導入感測裝置、智慧化設備與物聯網,達成生產數據化、監控自動化,並因應臺灣環境需求開發在地化系統。智慧孵化設備能一次孵化10萬顆蛋,禽舍感測器可遠端調控氨氣、二氧化碳,並以RFID技術紀錄每隻雞的生長狀況。產品端自動分切、洗選、包裝、運輸,串接至大數據平台以分析市場需求。巡場機器人結合攝錄鏡頭、聲音監測與自動抓取功能,降低人力並提高防疫安全。智慧家禽業的數位服務與創新技術,讓年輕世代投入意願提高,未來發展更具前景。
點閱數3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公民-食物不浪費 給最需要的人-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食物不浪費 給最需要的人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5-6年級
台灣每年食物浪費高達368萬噸,且不包含產地直接丟棄的蔬果。食物浪費不僅發生在餐桌,更遍及供應鏈各環節。全民食物銀行協會透過募捐即期品與農產NG蔬果,結合全台150多個社福團體,將剩餘食物妥善分類分配給有需要的人,減少浪費並幫助弱勢家庭。協會堅持不自行購買食物,並注重申請團體的保存能力,避免二度浪費。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則推動涵蓋產地至餐廳的全鏈食物回收,建立完善的生鮮捐贈標準作業程序,並利用APP協調全國食物資源分配。透過跨區聯繫與快速媒合,過剩食物得以迅速送達弱勢族群。隨著都市化發展,地區型食物銀行成為有效模式,不僅減少食物浪費,也實現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的願景。
點閱數3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01
公民-農村再生作夥來-資源代表圖
web 公民-農村再生作夥來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5-6年級
在都市化影響下,台灣農村面臨人口外流,村內缺少青壯年人口、社區建設不完善及生活環境惡化等問題,形成與城市日益擴大的差距。為翻轉農村困境,政府推動農村再生條例,投入資金與資源,從硬體到軟體全面改革。本篇專題報導深入探討農村面臨的現實挑戰,以及在南埔、東榮、後壁和馬太鞍等地,居民如何以實際行動改善環境、活化社區。無論是修復水圳、再利用廢棄空間,還是發展生態旅遊與農業休閒,這些努力展現農村重生的潛力。專家觀點與社區實務並進,為農村帶來新的希望與未來。
點閱數2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01
地理-酪農的機器助理 照顧乳牛樣樣精通-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酪農的機器助理 照顧乳牛樣樣精通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5-6年級
臺灣酪農業長期面臨工作時間長、人力缺乏等挑戰,尤其每日須進行清晨與傍晚擠乳、全天候餵食與仔牛照顧等高強度勞務。隨著智慧農業技術於2015年起推廣,雲端科技、物聯網、智能感測等應用逐步進入乳牛場。畜產試驗所依照工作動線,規劃出五條工業等級動線,並透過自動擠乳、清潔與餵食等機械系統,有效節省酪農的人力負擔。牛隻健康監控、人工授精、產乳數據也能以感測器與雲端即時管理。雖智慧農業解決人力問題,但電力供應仍是發展瓶頸,未來需多方協力,打造更高效且安全的智慧酪農業。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地理-農業物聯網 連結產地到銷售-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農業物聯網 連結產地到銷售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5-6年級
智慧農業正協助臺灣小農突破銷售困境,透過物聯網與雲端技術,像水稻栽培就能以感測器即時掌握水位與土壤濕度。管理單位如產銷班、合作社投資相關設備,讓農民得以分享資料,並有效控管生產成本與產品品質。這些數據同時上傳雲端,消費者掃描QR-CODE便能追溯產品來源與安全性,強化信任。合作聯盟提供農民穩定訂單與資源,提升生產效能與經濟規模。此外,智慧農業節水、防治病蟲害,兼顧環保與永續發展。雖投入仍以年輕農民為主,但結合科技產業的改良與耐用設備,智慧農業將有助農業轉型,並推動臺灣科技產業升級,創造更多新機遇。
點閱數3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地理-水噹噹的臺灣水-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水噹噹的臺灣水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3-4年級
台灣擁有1945條灌溉水圳,總長超過4萬7千公里,遠超過萬里長城的長度,甚至可繞地球一周。水圳是台灣農業文明的重要基礎。雖然台灣有118條河川,但多數河流短且流速快,無法有效蓄水,因此早期先民必須依靠水圳引水灌溉農田,促進聚落形成與文明發展。水圳被譽為開臺四寶之一,反映其在農墾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荷蘭統治時期水利建設有限,真正的水圳建設起於明清,如1735年的八堡圳與1749年的瑠公圳等。日本時代引進鋼筋混凝土技術,建立多條大型水圳。中華民國時期政府持續修復與開發水利設施,並轉型注重水庫及生態維護。現今水圳功能不僅限於灌溉,更涵養地下水、調節氣候,成為全民休憩和生態保護的重要資源。
點閱數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地理-外來物種被引入的原因-資源代表圖
web 地理-外來物種被引入的原因
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農業部台灣農業故事館國小5-6年級
外來種可分為人為蓄意引入或不慎引入兩類。蓄意引入主要為農業、貿易、觀賞或生物防治等目的,像吳郭魚、福壽螺等因經濟價值被引進;生物防治如引進澳洲瓢蟲以控制吹綿介殼蟲,成功抑制危害。觀賞用外來種如埃及聖䴉,因鳥舍被颱風破壞後逸出,逐步在野外建立族群,數量持續增加,影響生態。除蓄意引入,外來種也可能無意中隨貿易和旅遊活動進入,如昆蟲或爬蟲類隨貨物或交通工具潛入。外來種成為入侵種後,常影響原生物種與生態平衡。應從源頭加強預防,並嚴格評估引入物種的風險,避免外來種釋放至野外,才能保護臺灣的自然生態。
點閱數4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01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統埔、溫泉村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統埔、溫泉村篇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介紹統埔及溫泉村。
點閱數2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30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田中,海口村篇-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車城老故事電子書-閱讀我的故鄉-田中,海口村篇
車城數位機會中心/屏東縣車城鄉公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介紹屏東田中村及海口村。
點閱數2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30
DOC在地課程-臺灣後灣-楊天富阿公的精彩人生-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臺灣後灣-楊天富阿公的精彩人生
東東澎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資訊服務暨應用協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1944年5月至1945年8月間,短短年餘時間,其遭逢有「太平洋奇蹟之稱」的「塞班玉碎」、海上漂流10天,13人中僅其與另1資深日籍船員,奇蹟倖存獲救,接著又2度親臨巴士海峽(海底大棺木之稱)的恐怖海域海戰。死裡逃生,卻將這段深刻記憶,深鎖腦海73年。直至今年元旦與作者重逢始吐露,期待後人記住這段歷史。
點閱數1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