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社會領域-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264
社會領域-閱讀素養-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領域-閱讀素養
李青蓉/桃園市仁和國小國小5年級
閱讀素養教育-閱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 的文本閱讀策略。
點閱數400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1-02-19
家鄉地圖-資源代表圖
web 家鄉地圖
張慶堂/市立旭光國小國小3-4年級
認識地圖基本要素與繪製主題地圖
點閱數495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20-12-17
1號月臺-資源代表圖
ebook 1號月臺
交通部鐵道局中部工程處/國家圖書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臺中車站為場景,以女人堅毅勤實的一生暗喻臺中車站的發展,並以三代同堂象徵車站歷史的交替與傳承,期待新一代臺中車站的茁壯成果,也莫遺忘過往的努力與記憶。
點閱數10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12
文化保存-復刻百年老花磚-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復刻百年老花磚
財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財團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國小5-6年級
許家斌是台灣花磚文化的推動者,致力於保存日治時期的馬約利卡瓷磚,並於2016年成立台灣花磚博物館。馬約利卡瓷磚是一種製作工藝繁瑣的老花磚,主要由日本在日治時期製作,廣泛應用於台灣的老建築中。這些花磚以其多樣的圖案和色彩,以及具有吉祥寓意的圖形(如石榴、蘋果、魚等),在當時象徵富貴和尊榮。許家斌的團隊不僅積極保存老花磚,還復刻這些珍貴的作品,並希望將其推向國際,將台灣的文化和工藝帶到世界舞台。許家斌也協助拆遷、保存老屋中的花磚,並與鶯歌的陶瓷匠師合作,重現傳統工藝。台灣的花磚文化獲得國際關注,並被法國大學提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磚不僅是藝術品,也融合了台灣歷史和文化,成為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點閱數1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單元課程創新示例編號:國中社會 2024-002-資源代表圖
web 單元課程創新示例編號:國中社會 2024-002
李雅雯/臺中市至善國中國中7年級
運用「edpuzzle」帶入「講述法」,讓學生透過教學影片了解工業區位的特性,並運用「Wordwall」進行「形成性評量」,檢核該小節的學習成效。接著,運用「edpuzzle」帶入「講述法」,讓學生以影片自學並且搭配問答題進行台灣工業發展歷程的檢核,並運用「suno」AI 生成機制,讓學生擷取工業發展歷程的關鍵字和特色快速歌詞,完成台灣工業之路的歌曲創作,藉以檢核學習成效。最後,繼續運用「edpuzzle」帶入「講述法」, 讓學生了解台灣發展國際貿易的現況,並透過「Slido」帶入「討論法」,蒐集學生對於台灣面對國際貿易困境的解決想法。
點閱數2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0-14
文化保存-恆春民謠(朱丁順)-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恆春民謠(朱丁順)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恆春半島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三面環海,一面靠山的地形,再加上其狹長型的半島邊陲地帶,使它與外界的往來不易,地域性民歌的性格易形強烈,因此一提起臺灣福佬民歌,恆春民謠可說是最具獨特性,「恆春民謠」幾乎成了臺灣福佬民歌的代名詞。惟此恆春半島特有的說唱藝術,其即興表演的風格不易傳承,且受環境社會變遷影響,傳唱的人日益稀少,有瀕臨失傳的危機。
點閱數2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電視歌仔戲-資源代表圖
web 電視歌仔戲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西元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正式開啟我國電視時代。而開始製播電視歌仔戲是在西元1964年,當時王明山先生在臺視製播歌仔戲《朱洪武》,由「金鳳凰劇團」主演。由於當時收音機是較為普及的娛樂設備,電視尚未普及,所以沒有受到注意。當電視歌仔戲慢慢受到民眾歡迎後,臺視才開放時段讓劇團演出電視歌仔戲,當時楊麗花在「聯通廣播歌劇團」的安排下演出《雷峰塔》等劇,從此走紅於電視歌仔戲界,也將電視歌仔戲發展推向高峰。西元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開播,中視招募「中視劇團」、「正聲寶島歌劇團」、「金風歌劇團」、「拱樂社歌劇團」四個劇團,以連續劇方式播出歌仔戲。西元1971年,華視開播,亦播出歌仔戲節目。就在三臺電視在三團鼎力的情況下,黃俊雄布袋戲也在電視大放光彩,「雲州大儒俠」風靡多少人為之廢寢忘食。為鞏固電視歌仔戲的收視率,由臺視節目部何貽謀策劃,整併三臺電視臺的歌仔戲人才,於西元1972年成立「臺視聯合歌劇團」,以楊麗花為團長。結果演出大受歡迎,使電視歌仔戲又邁向另一高峰,但是這情況只維持五年,這期間因為演員忙於事業,無法專心演出,加上政府限制閩南語節目,所以「臺視聯合歌劇團」在西元1977年解散。西元1979年,電視臺又開始恢復歌仔戲節目,臺視推出以楊麗花帶領的歌仔戲節目,推出《蓮花鐵三郎》、《青山綠水情》等好戲,當時臺視編劇狄珊為使劇情緊湊,對於曲調【哭調】加以刪除,且將劇情改為以愛情為主,兼及武俠內容。葉青在西元1982年於華視成立「神仙歌劇團」,推出《瀟湘夜雨》、《灞橋煙柳》等膾炙人口的歌仔戲,當狄珊轉為華視編劇時,便嘗試加入電子特效,內容雖以民間傳說或神話為主,但加入多種上天遁地的法術,讓電視歌仔戲興起一陣「神話特技」的風潮。不過,之後又漸漸改走「復古創新」路線。中視因為一直缺乏適當演員,所以僅在開播前兩年演出歌仔戲,有十餘年時間未曾播出歌仔戲節目,在臺視、華視兩面夾攻的情勢下,中視力圖振作,曾邀請「明華園歌劇團」與其他民間歌仔戲製作歌仔戲,但是「明華園歌劇團」無心在螢光幕上發展,所以中視又陷入沒有歌仔戲演出的情況,西元1988年,劉鍾元所領導的「河洛有限公司」,曾為中視製作歌仔戲節目,吸引不少觀眾,但是「河洛有限公司」欲轉往劇場發展,所以中視便邀請黃香蓮演出歌仔戲,推出《羅通掃北》、《寶貝王爺貴千金》等電視歌仔戲。近年來,媒體開放娛樂多元,電視歌仔戲節目不如以往受到歡迎,閩南語連續劇也加入攻佔市場,加上電視歌仔戲演員都各自有其他發展,所以很少製作歌仔戲節目。
點閱數85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8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資源代表圖
web 三七五減租的實行
柯孟潔/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國中7-9年級
1949年4月省政府頒布「臺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規定第一期農作物收割繳租,僅按每年正產物的37.5%,隔年,立法院通過「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確立佃農對地主收納地租,一年不超過主要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總量37.5%為準。有鑒於過去的口頭約定以及不合理的書面租約,常常發生糾紛,所以一律廢止,且依照減租辦法,全部換訂新約,訂定租期不得少於6年,中途不得非法中止租約,期滿需要承租仍可續約,並由當地鄉鎮區長證明。新訂租約規定一式三份,除業主、佃農各一份外,鄉鎮公所也各有一份,以備政府隨時檢查。 實施減租後農民因租期獲得保障,而帶動增產意願,土地生產總量逐年增加,且因標準收穫總量計算租額規定,所增產之收益均歸佃農所有。耕地減租,佃農因租率由50%至70%,一律減為正產物收穫量37.5%。民國37年,中等水田一甲,總收穫量為4649公斤,繳租後收益稻穀為2092公斤;減租施行的38年,佃農收穫量為4860公斤,增產收益為211公斤,減租收益為814公斤,佃農可得3117公斤,比減租前增加收穫。 耕地減租後,地主對土地投資興趣減低,地價逐年下降。
點閱數439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2-08-25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老街風情-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家鄉老街風情
黃旻萱/新北市新莊區民安國民小學國小3-4年級
社會領域/國語文領域
點閱數197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5-01-07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優化示例編號:國小社會 2024-003
張崴耑/台中市大明國小國小3年級
以Padlet實施發表教學法,透過組間互學,解釋居住地區居民生活與空間利用的關係。
點閱數21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