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500
班超-投筆從戎-資源代表圖
web 班超-投筆從戎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班超率領三十六名軍士,出使西域諸國,先於鄯善建功,後又和疏勒(今新疆喀什)、車師等國結成了友好的關係。他善用西域諸國的力量,以巧妙、以少勝多的戰略戰術,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例如平定疏勒的叛亂、擊敗了龜茲與莎車,並配合東漢的軍隊的勝仗,終迫使北匈奴西遷。班超被任命為都護,駐守龜茲,西域五十餘國全部歸附了東漢;班超後被封為定遠侯。自西漢末年起即被阻塞了的東西交通大道,因此又重新暢通了。班超還和安息(今伊朗)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並派助手甘英到達條支(今敘利亞一帶),前往聯絡大秦(今羅馬),在大漢絲路上留下了一代雄風。
點閱數36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兩河流域國家 - 波斯三彩-資源代表圖
web 兩河流域國家 - 波斯三彩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兩河流域的伊拉克,在阿麻拉遺址,發現過紋飾繁縟、彩色如錦的三彩三足盤和三彩盆。巴格達以北約一百二十公里的底格里斯河畔,西元 1911?1964年間三次發掘出土唐三彩碗和盤,還有綠釉及黃釉殘片。
點閱數23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10-05-21
張騫-鑿空-資源代表圖
web 張騫-鑿空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張騫是漢中成固(今陜西成固)人,漢武帝建元三年(西元前一三八年),率領了一百多人,滿懷豪情,手持使節,由隴西(今甘肅省)出發,欲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此次西域之行歷時十三年,出發時有一百多人,回來時只剩他和甘父兩人。雖然沒達到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的目的,卻開通了漢朝和西域的聯繫,所以被史家稱為「鑿空」。張騫可謂是中國漢代傑出的探險家、旅行家和外文家,他的兩次出使西域,影響重大、意義深遠,開拓了漢朝和西域各國的正式往來,開通了真正的絲綢之路。
點閱數51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1
文化人活動 - 吉備真備-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人活動 - 吉備真備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史載吉備真備於玄宗開元五年入唐,在長安學經史、名刑、算術、陰陽、曆道、天文……等,窮涉眾藝,回國時帶唐禮一百三十卷、大衍曆一卷。後出任孝謙天皇之侍講,後官至右大臣,以出身卑賤而居高官,為當時少見之事。
點閱數40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1
玉門關、陽關-資源代表圖
web 玉門關、陽關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漢武帝對匈奴取得重大勝利後,在河西走廊置四郡、玉門關和陽關。自此,玉門關和陽關分別成為古代中原通往西域以至中亞、歐洲等地北南兩路的重要關口。陽關因為在玉門關之南,故名為陽關,故城今已不存。在南湖鄉西面的古董灘,有大片明顯的版築建築遺址,出土漢、唐遺物較多,故普遍認為此處就是古陽關遺址。遺址北面墩墩山頂的烽燧,保存較完整,被認為是古陽關候望之處,故有「陽關耳目」之稱。
點閱數32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三角湧】(三峽)-資源代表圖
web 【三角湧】(三峽)
教育部歷史文化學習網/教育部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清乾隆初期安溪人董日旭、李國開來到這裡開墾,並建公館收租,是三角湧地區開闢的開始。因地處大嵙崁溪、三角湧溪、橫溪三合匯流之處,故稱為三角湧莊,一九二零年改為三峽。同治初年,又有一位來淡水之荷蘭人,為了經營茶葉曾僱用淡水工人,到三角湧山員潭仔開墾山坡地二、三百甲,並由南洋輸入茶樹栽植製茶。同治二年,公館尾的富家李三朋曾到艋舺經商,和王益興合資開設北郊金益泰號。後自創安記號於艋舺舊街,置大船數隻,航行於大陸各港埠之間,累積了許多財富。此外,三角湧人還有許多人以水路進出艋舺、大稻埕經商。 大正、昭和年間,三峽仍以出產茶、樟腦、木材、木器、家具、米粉、染布、木炭而聞名。這些三峽特產,多由紅頭船運到萬華、台北銷售;再原船載回日用雜貨百貨回三峽。大正八年建造桃園大圳石門攔水堰,大嵙崁溪中下游河水減少,再加上三峽與板橋台北間的公路通車後,船運漸減,終至絕跡。
點閱數3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
外國傳入之雜技-資源代表圖
web 外國傳入之雜技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從西方傳入的雜技娛樂,自漢代起,至唐代時大盛。《後漢書》中記載,當時有很多耍魔術雜技的藝人,大多來自於西方諸國。 安帝時「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除了史書中有所記載之外,在漢代石刻畫像中,也豐富地描繪當時的雜技表演;如山東武氏祠石室中宴飲嬉戲的圖像,其中有一人倒豎,足上豎立一小兒騰空飛起,非常生動逼真。
點閱數73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0-05-21
西南道-資源代表圖
web 西南道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話說張騫為了聯絡大月氏對付匈奴而出使西域,卻意外發現大夏國(在今阿富汗北部)的存在,更讓他驚奇的是該處竟然有蜀地出產的布;據說蜀布購自身毒。張騫因此建議武帝,可以從蜀地與西域聯絡,避免被匈奴發現。因此,武帝乃開拓西南並設犍為郡(包括現在雲南東北地區)、牂坷郡(現在貴州大部分及廣西西北部、雲南南部一帶)、越雋郡(今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等)及益州郡(現在昆明地區及大理地區),以便治理這些地區。漢時把西南絲綢之路稱為蜀—身毒道,即是從四川通往印度的交通道路。但從上述可知,從西南通往印度這條路線,在漢武帝之前就已經存在,巴蜀一帶的商人早就在這條路上,從事頻繁的經濟貿易活動。
點閱數28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10-05-21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資源代表圖
web 馬可波羅-馬可波羅遊記
周忠泉/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由西方沿著絲綢之路長途跋涉而來到東方的旅行家不勝枚舉,馬可波羅 Marco Polo 便是其中一位有名的人物。在中國的元朝為官十七年後,馬可波羅於元貞元年(西元1295年)回到了家鄉威尼斯。他參加了當時威尼斯對熱那亞Genoa的戰爭,因兵敗被俘而被關押了一年。馬可波羅把在亞洲的豐富見聞,說給獄中友人作家魯恩蒂謙Rusticiano聽,魯恩蒂謙把它紀錄下來,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馬可波羅獲釋後繼續經商,於西元1324年七十歲時去世。
點閱數1138
下載數38
修改日期:2010-05-21
典章制度(中)-資源代表圖
web 典章制度(中)
傅莉芬/師大歷史文化學習網內容團隊全齡適用
西元六八二年,新羅王室設立國學,為振興儒學政策的開始,後又將國學改名太學監,並設博士和助教擔任教育工作。
點閱數2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