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828
社會/臺灣的地理位置-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臺灣的地理位置
羅家榮/市立永順國小國小5年級
本節課藉由觸屏和學生互動:從地圖探索臺灣的位置
點閱數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1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過程-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家屋修復過程
再造歷史現場/文化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佳心Istasipal家屋位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自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入山,徒步走約5公里路程即可抵達,「佳心舊社Istasipal家屋修復工作」委由臺東大學執行,邀請參與過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培訓的族人一同參與,在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這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修復前的家屋遺跡,僅餘3面傾圮的石牆、屋內2個三石灶、室內葬及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 布農族石板屋由一組完整木結構、屋頂鋪設石板及四面疊石牆所構成,屋內備有小米倉、三石灶和隔間的臥房等,屋外前庭則會鋪設石板,屋後和兩側建置排水系統等,每個工項都有精細的建築技法和相應的複雜知識系統,此次計畫不只修復石板屋,也整理家屋周邊的2塊耕地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逐步再現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並同步紀錄相應的儀式和祭儀,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除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起點,更是具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自計畫起始日至今已執行了31次家屋維護工作紀錄,執行日期從2021年9月13日直到2022年11月15日共有62週,因此要執行31次的維護管理。 維護重點主要為視察屋內人字木結構水漬檢查、隔間木構建築蟲腐蝕檢查、家屋周遭環境清理與營地設施檢查。由固定工班進行兩週一次的維護工作,包括巡查及紀錄、室內煙燻木購屋架以及環境整理。若遇天災或人為破壞情形,進行緊急處理。
點閱數23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0-21
文化保存-白米甕砲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白米甕砲台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6年級
位於基隆港左翼高地上的白米甕砲台,建於1900年,為日治初期殖民政府所設置的十五座永久防禦炮台之一,具有高度戰略意義。面對基隆港外海,砲台背山面海,視野遼闊,可有效監控來自北方的海上威脅。其特殊的一字排砲座配置,使其成為臺灣古砲台中極為罕見的設計,反映當時日本面對列強競逐、尤其是日俄緊張情勢下,對臺灣海防的高度重視。白米甕砲台的構造完備,設有砲座、指揮所、觀測台及各式彈藥與生活設施,展現19世紀末軍事建築的周延規劃。戰後長期閒置,直到2009年公告為市定古蹟,並於2021年完成修復工程,重現觀測所原貌、改造彈藥庫為旅客服務中心,並設立完善的導覽系統。
點閱數9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21
法律對兒童及少年的保障與規範─兒童權利公約-資源代表圖
web 法律對兒童及少年的保障與規範─兒童權利公約
郭晸溢/市立迴龍國中(小)國中8年級
利用簡短句子將長篇閱讀做切割,讓學生易於掌握課程內容。
點閱數3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21
趣味性誰來誰去?鄭成功時代的「歷史關係大挑戰」-資源代表圖
這是一份針對國小社會課設計的教學資源,主題為鄭氏政權在臺灣的建立與結束。本資源的核心特色是採用高效率的文本解讀和視覺化組織策略:聚焦核心素養: 強調學生必須主動閱讀課文、辨識歷史人物及其複雜關係,並透過口頭問答即時檢核學習成效。視覺化組織工具: 核心產出是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將釐清的人名關係整理成魚骨圖,這有助於學生系統化地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與人物間的脈絡。適用性高: 總時長約 40分鐘,結構簡潔,不依賴額外的多媒體(無影片),能有效利用課本資訊,幫助學生覺察鄭氏政權如何取代荷蘭統治,並在臺建立政權。
點閱數37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5-10-16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胡漢融合的隋唐帝國-資源代表圖
web 秦漢大一統帝國的建立胡漢融合的隋唐帝國
廖國晃/市立草漯國中國中7-9年級
透過漢武帝劉徹與唐太宗李世民兩位皇帝的執政,和學生討論,讓學生去思考兩位皇帝的皇位以及在位的時間,主要在於先填上的優勢,還是後天上的努力,才能讓他擔任皇帝,並擴大朝代的勢力範圍。以及先天與後天的比較,何種才能讓他穩坐皇位的主要因素,並讓學生思考未來主要是自己先天優勢,還是後天的努力才能讓自己達到目標並保持下去。
點閱數2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4
中國共產政權的建立與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中國共產政權的建立與發展
廖國晃/市立草漯國中國中7-9年級
說明中共建國過程 、了解大躍進造成影響 及文革所造成的影響
點閱數2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4
社會領域-開港通商如何影響經濟與文化?-資源代表圖
web 社會領域-開港通商如何影響經濟與文化?
黃俐穎/市立瑞豐國小國小5年級
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歷史資料,來認識先民早期生活的文化及日常活動,並了解不同文化對歷史產生的影響。
點閱數2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10-14
傳統技藝-老鞋匠-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老鞋匠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此雕刻為皮雕作品,作者段安國先生,擅以細膩的手法表現庶民生活的情景,作品多以懷舊的場景呈現,對於人物的刻劃生動。物質生活較貧苦的早年臺灣社會,鞋若有破損,都會找鞋匠修補,而鞋匠的工作場所也相當簡易,往往只需要一張椅子跟修鞋工具即可操業。這件作品是表現鞋匠正專注修鞋的情形,地上還有許多待修的鞋子,許多工具也未收,可見其忙碌的情形,也表示這位老鞋匠技術應相當可靠,才有許多顧客上門。
點閱數28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10-13
傳統技藝-神明衣(小)-資源代表圖
web 傳統技藝-神明衣(小)
國立傳藝中心/國立傳藝中心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本件神明衣主體為朱紅地織錦,領口有一對朱紅色劍帶,正面及側面鋪上成形的棉花加以塑形,再縫上二十條金蔥線布間雜二條綠蔥線疊加式繡法呈現龍的鱗片,縫製立體高聳的龍形為構圖的主體輪廓,以跳紗及高繡技法呈現立體感及彎曲度。背面中央主要紋樣為三層寶塔,塔簷縫有十個分別成列的銀色棉線盤旋而成的盤金繡螺旋蚊吊飾,上簷二個,中、下簷各四個,中、下簷之下,分別各有兩個以孔雀藍絲線搭配玫瑰紅、黃色綁束製成的穗狀流蘇吊飾,留白處則縫有十六條、四條、二條金蔥線呈現平面龍身及龍的四肢,並黏貼大小圓形青色亮片為裝飾。神明衣下襬為孔雀藍地織錦,採朱紅、金黃及黑色絲線(龍身)、杏仁白絲線(龍鰭)、以平針技法繡出平面雙龍,龍頭位於前方二側下襬處。
點閱數2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