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929
歷史-圓山考古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歷史-圓山考古遺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4年級
圓山考古遺址是臺灣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標誌著臺灣考古研究的起點。位於臺北盆地的圓山丘陵,自1897年起經多次考古發掘,確認此地包含先陶、大坌坑、圓山文化等六個時期的文化層,是北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史前聚落遺址。遺址中以圓山文化最為著名,年代約距今3200至2500年前,出土大量精緻的石器、陶器、玉器與骨角器,顯示先民高度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智慧。尤其雙口罐、三口罐等特殊陶器造型,展現其創意與藝術價值。圓山文化人以農耕為主,兼行狩獵、漁撈,遺留的大型貝塚與豐富動植物遺骸,也反映其多元的食物來源與環境適應能力。
點閱數15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再造歷史現場-和平島上的西班牙堡壘-再現聖薩爾瓦多城-資源代表圖
web 再造歷史現場-和平島上的西班牙堡壘-再現聖薩爾瓦多城
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國小5年級
西班牙在亞洲的勢力範圍,從班達群島至摩鹿加群島的南部開始,一路北上到馬尼拉,最後延伸到台灣。和平島成為西班牙在亞洲防護網中最北端的力量,當西班牙人在和平島舉行佔領儀式後,隨即在島上建立主要塞,稱作「聖薩爾瓦多」。西班牙人在和平島所建的「文藝復興式堡壘」如今在哪裡呢?主要塞,聖薩爾瓦多城位於和平島西南角,部分城區沉埋在今天「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一號船塢西側舾裝工廠下方,在日治時期「基隆築港誌圖譜」中,可清楚看到當時和平島,存在著「城仔角」的地名。從歷史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西班牙佔領和平島前,即有中國漢人、日本人來到這裡進行貿易,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時期,不僅有西班牙帆船、華人舢舨、日本走私船等船隻在此匯集,這些船隻也從不同地方載運商品、人員、來到和平島,在聖薩爾瓦多城周邊,形成一個小型聯合國。
點閱數199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布袋戲(江賜美)-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布袋戲(江賜美)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布袋戲在台灣的歷史,一般認為始於道光咸豐年間,由福建漳洲、泉洲及廣東潮洲等地傳來台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約略可分為九個階段:(1)籠底戲時期、(2)北管戲時期、(3)古冊戲時期、(4)劍俠戲時期、(5)皇民化運動時期、(6)反共抗俄劇時期、(7)金光布袋戲時期、(8)廣播布袋戲、(9)電視電影布袋戲。
點閱數26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邱火榮)-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北管音樂(邱火榮)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北管音樂為臺灣傳統農業社會之重要民間藝術,亦為臺灣表演藝術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樂種之一。
點閱數36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雙溪小旅行//來去找茶
從DOC看臺灣數位應用創作大賽/教育部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雙溪有機合作社的農友所舉辦的食農體驗活動,體驗教育除了活動參與的志工有所收穫與學習以外,也希望能用影像記錄的方式,將體驗活動更多元的宣傳出去,吸引更多人來實際參與食農體驗。
點閱數1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相聲(吳宗炎(兆南))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並以說、學、逗、唱等四大基本功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其內容包羅萬象,透過詼諧幽默、雙關諷刺、滑稽逗趣的表演型態,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藉由精煉的話語鋪陳、環環相扣的情節、迂迴婉轉的語言智慧、語音的高低起伏及抑揚頓挫,展現雅而不俗的語言藝術。相聲藝術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即蓬勃發展,並開啟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惟傳統相聲之口語形式已漸有傳承發揚之必要。
點閱數31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惠來遺址
文化部/文化部國小5-6年級
惠來遺址位於臺中市南屯區,是中部地區考古史上的重要發現。遺址涵蓋牛罵頭與番仔園兩大史前文化層,出土文物包括大坌坑式繩紋陶、營埔文化遺物、三連杯、陶紡輪、石錛與半月形石刀等。其中一件蛇紋岩石錛,證明當時西部與東部已有交流。遺址保存良好,墓葬與柱洞等遺構揭示先民聚落佈局與生活方式,對臺灣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與古生態研究具高度價值。遺址中的剝取界牆基地提供珍貴環境與文化資訊,是了解臺中盆地史前生活的重要線索。自2006年列入西大墩有約古蹟導覽路線以來,惠來遺址推動本土教育成效卓著,現以小來公園形式保存,設有展示棚架與人骨、獸骨、柱洞等模型,兼具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推廣功能。
點閱數1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竹編之美-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竹編之美
中投數位機會中心/果樂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隨著現代生活方便,竹編技術也跟著沒落,為了不讓竹編工藝消失,竹山鎮公所開辦竹藝研習,提供給民眾學習,也因為竹編是一項簡單有趣,還不用花很多錢的技藝,近來是深受許多民眾喜愛,只要每次開課,場場都爆滿,就連台北民眾,也都特別花錢租屋,為了就是學習在地的竹編工藝。
點閱數21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資源代表圖
web DOC在地課程-【大樹DOC】在地文化導覽-古銅鳳纖紙創意製作
大樹數位機會中心/高雄市大樹區九曲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在高雄市大樹區,最聞名的農作物就是鳳梨了,但大部分只是食用果肉而已,其他廢棄的鳳梨葉、鳳梨果皮卻是直接丟棄,十分可惜。一群熱愛大樹文化的大樹人,組成大樹在地文創團隊「樹荔鳳潮」,將鳳梨從頭到尾都利用到了,將鳳梨纖維抽出後,結合紙漿,再進行加工後,做成了獨一無二的鳳纖手抄紙。這不單只是一般的手抄紙,而是含有大樹在地濃厚感情的鳳纖紙。要開始製作鳳纖紙時,首先將鳳梨果肉刮除,再利用果汁機將纖維及果肉再次分離,裝進麻布袋之後用清水完全洗淨,將纖維加入紙漿,再利用模具製成手抄紙,成形後利用三和瓦窯的生肖瓦片模具慢慢的將拓印出來,就可以風乾了。風乾後刷上黑色及銅色顏料,就完成囉~在製作過程中,學員也不忘拿起手機紀錄製作過程,也在老師的教導之下,將這些紀錄製作成影片,希望藉由這些體驗記錄,能讓更多人瞭解大樹在地文化,體驗在地獨特的風俗民情。
點閱數27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文化保存-客家圓樓-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客家圓樓
苗栗縣文化觀光局/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國小3-4年級
位於苗栗高鐵站旁、北勢溪親水廊道精華區段的客家圓樓,以中國大陸原鄉土樓為藍本,融合在地客家元素,是苗栗縣政府結合高鐵門戶與親水景觀打造的重要地標。佔地1,385平方公尺,樓高三層、地下一層,呈環形結構,設有觀景平台、環池步道及親水棧道,展現休閒與文化兼具的多元魅力。客家圓樓現已依促參法委外經營,轉型為台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致力推廣客家傳統表演藝術。館內定期舉辦戲曲展演、主題講座、示範與教學等活動,成為民眾親近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融合自然景觀與藝文活動,客家圓樓不僅是苗栗的觀光亮點,更是傳承客家精神與藝術的現代文化舞台。
點閱數1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