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表演藝術-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6
表演藝術-李春生專題-資源代表圖
web 表演藝術-李春生專題
游宗輝/市立建國國中國中7-9年級
透過表演藝術的劇場策略,帶領學生認識李春生的生平,並發展思辨能力
點閱數44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1-12-23
變化萬千的舞台空間-資源代表圖
web 變化萬千的舞台空間
陳大吉/桃園市立自強國中國中7-9年級
從劇場科技資訊及媒體運用,讓學生能實地體驗劇場裡的舞台技術與幕後工作,讓學生將所學舞台技術透過舞台設計創作應用。
點閱數643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1-02-20
文化保存-宜蘭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資源代表圖
web 文化保存-宜蘭本地歌仔(壯三新涼樂團)
國家文化資產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歌仔戲約在百餘年前發源於蘭陽平原,是唯一形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本地歌仔」正是歌仔戲的前身,也是歌仔戲最原始的雛形,在臺灣表演藝術發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所謂「本地歌仔」的「本地」意指宜蘭當地;「歌仔」則是「歌謠」之意。本地歌仔就是源自宜蘭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本地歌仔目前僅存歌仔戲的發源地宜蘭地區,形成之初祇有〈山伯英臺〉、〈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四大齣,且由業餘子弟所組成,當時農村青年在閒暇之餘,在廟埕、樹下表演自娛娛人,後來在廟會中跟隨遊行隊伍,載歌載舞邊走邊演,這種陣頭形式演出,稱為「歌仔陣」。因採「落地掃」形式演出且無戲服,也無水袖,並大量援用車鼓戲的曲調、動作以及妝扮,因此其表演形式與車鼓戲有許多相似之處。本地歌仔的表演雖然簡單、樸素,但卻代表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形式,它形成於民間,代表庶民的音樂、舞蹈,呈現基層的常民藝術。由於本地歌仔保存臺灣唯一本土劇種的形式,且隨藝師凋零有瀕臨失傳的危機,文化部於102年指定宜蘭本地歌仔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為壯三新涼樂團。
點閱數24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單一活動創新教學示例編號:表演 2024-003-資源代表圖
web 單一活動創新教學示例編號:表演 2024-003
林信宇/台北市立景美國中國中7年級
運用Capcut 數位剪輯功能,練習戲劇配音與短篇劇本對話台詞創作
點閱數1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0-14
輕靈優雅的迴旋-資源代表圖
web 輕靈優雅的迴旋
林禮華/市立中壢國中國中7-9年級
以芭蕾基礎知識介紹及基本動作體驗
點閱數1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26
隨興玩‧即興跳-資源代表圖
web 隨興玩‧即興跳
徐敏真/東興國中國中7年級
1. 能透過教師講述,了解即興創作及舞蹈元素的意涵。2. 同學親身參與活動,利用身體表現即興創作。3. 認識自己,探索自我肢體動作的可能性。4. 藉由活動【超級比一比】體認即興的操作方式與要旨。5. 能欣賞並深切體會不同類型的表演形式。
點閱數721
下載數29
修改日期:2021-02-21
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資源代表圖
video 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中7-9年級
王滿嬌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十七八歲那一年參加中國小姐選拔,從此踏上演藝之路。擔任過演員、導演、編劇、副導等各種工作,幾乎影視工業中的每一種工作她都做過,至今已經出道54年,在影壇中相當受到敬重。新竹市文化局為了記錄新竹電影人的點點滴滴,特別為王滿嬌拍攝紀錄片《嬌點—王滿嬌的電影人生》,最近在影像博物館放映,希望讓大家一起來認識這位新竹的電影之光。
觀看次數1320
修改日期:2017-11-30
跨領域數位課程-歷史的審判-慈禧太后-資源代表圖
web 跨領域數位課程-歷史的審判-慈禧太后
王姿婷、吳羿臻/新北市立鷺江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社會領域/歷史藝術領域/表藝
點閱數9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18
智慧教室學堂-反骨藝術新浪潮-資源代表圖
web 智慧教室學堂-反骨藝術新浪潮
張竣嘉/桃園市立大崗國民中學國中7-9年級
「機率編舞」是舞蹈家摩斯康寧漢所創造的編舞方式,將舞者的動作、進出場順序、出現頻率……等,以機率的方式編排。本課程嘗試讓學生以七至八人一組,每人發想動作,再透過隨機編排的方式,完成一個小組作品。
點閱數605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21-12-23
民俗-跳繩入門-資源代表圖
video 民俗-跳繩入門
仁愛國中 楊昌珣國小3-4年級,國中7年級~國中9年級
民俗-跳繩入門
觀看次數3305
修改日期: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