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339
田園樂-資源代表圖
web 田園樂
郭璦綾/縣立快官國小國小3年級~國中7年級
利用chrome book及sketchpad app、g-suite等功能,繪畫及介紹食農產品。
點閱數465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19-03-21
前瞻計畫教案設計-萬安國小彭郁家老師—輔助教學(進階創新教學)—(萬木有情•雕一盒堅毅)-資源代表圖
本校以協同教學模式,結合資訊媒體的運用,整合語文領域、藝術與人文領域,以及校本核心課程,讓學生能達到「認知—情意—技能」的學習成果,有能力利用媒體為媒介,介紹富有個人特色或融入傳統文化的藝術創作。
點閱數1063
下載數36
修改日期:2019-02-27
前瞻計畫教案設計-東港國小李宜勳老師-輔助教學-東國120風華-資源代表圖
web 前瞻計畫教案設計-東港國小李宜勳老師-輔助教學-東國120風華
李宜勳/屏東縣東港鎮東港國民小學國小6年級
適逢學校創校120周年校慶,有許多系列的活動,藉由簡報的軟體創作,讓學生再次回顧此次的運動會,也讓孩子練習口語的練習,也能行銷學校的好,感念這些為學校付出的師長來賓及家長們,也為自己的小學生活寫下精彩的一頁。
點閱數878
下載數22
修改日期:2019-02-27
前瞻計畫教案設計-中正國中吳毓凌老師-輔助教學-梵星熠熠-資源代表圖
1. 配合本校與廣達游於藝計畫「擁抱『梵谷』 探索生命的調色盤」展覽,規劃設計此次課程。透過美術的角度了解梵谷的生命歷程,引導學生發掘藝術家創作作品背後的精神,進而對自己生涯有多方面的思考。2. 介紹梵谷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與藝術家好友們:高更、秀拉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對19世紀西方藝術家與流派有初步的認識。3. 透過蠟筆的媒材特性進行混色、漸層等技法的創作,讓學生嘗試不同於以往的創作體驗,進而增加對媒材更多元的認識。4. 本教學設計全使用75吋觸控式大螢幕輔助教學,75吋觸控式大螢幕具有比單槍投影機更加鮮明的色彩,使圖片呈現的效果更佳、更便於多媒體影像的展現;此外,功能上也可當做電腦使用,可直接連線上網進行教學,不需外接電腦;還有觸控式螢幕的功能,可直接於螢幕上的圖片、PPT內容繪製輔助線與註解,換至下頁只需向左滑的手勢,也可當做白版進行教學的講解或讓學生到台前體驗。
點閱數715
下載數19
修改日期:2019-02-27
力拼美的廣告-資源代表圖
web 力拼美的廣告
吳思慧/縣立竹北國中國中7-9年級
藉由教材PPT引導同學認識「拼貼」的創作形式在現代藝術領域中的表現與應用,及欣賞廣告表現的形式與手法,進而利用書報雜誌中的平面廣告版面展開並嘗試多元創作的方法,以培養組織及構成畫面之能力,最後能完成單元學習單。
點閱數453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9-02-25
普普禪繞畫-資源代表圖
web 普普禪繞畫
李美芳/縣立竹東國中國中8年級
普普禪繞畫
點閱數3338
下載數327
修改日期:2019-02-25
關於地球上我們東南方的鄰居們…-資源代表圖
web 關於地球上我們東南方的鄰居們…
陳咨伊/南投縣明潭國民中學國中8年級
有感我國的新住民人數增加及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故結合表演藝術課程中的傳統舞蹈部分,設計出此課程。課程針對東南亞四個國家: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讓學生運用資訊工具,引導學生自行蒐集資料,並製作簡報及撰寫簡報稿,除蒐集資料、判讀資料外,更能學習到口頭簡報的技巧。
點閱數651
下載數22
修改日期:2019-02-19
學學台灣文化色彩-資源代表圖
web 學學台灣文化色彩
卓惠美 /縣立大成國小國小3-4年級
學學創意文化基金會長期投入台灣文化色彩研究,瑜 2011 年建置「學學台灣文化色彩」網站平台,將藝術數位典藏導入美感教育學習,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台東史前博物館及各領域學者及藝術家合作,建構台灣文化色彩「靈感圖庫」,提供「配色練習圖庫」,網站共有「靈感圖庫」、「配色練習」、「色彩色群」、「色彩活動」及「色彩出版」等五大主要單元,提供創作色票、配色練習,了解文化色彩的運用。
點閱數837
下載數35
修改日期:2019-02-19
約定減塑生活-資源代表圖
web 約定減塑生活
全秀鳳/魚池國中國中8-9年級
限塑、環境教育、海洋教育、杯套、「前瞻基礎建設-強化數位教學暨學習資訊應用環境計畫」
點閱數1165
下載數34
修改日期:2019-02-19
龍躍show場-資源代表圖
web 龍躍show場
陳仕偉/縣立後龍國小國小5-6年級
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表演藝術方面, 透過與學生的對話,小組的討論, 來形成拍校慶預告宣傳片的共識。接著,課程上, 透過肢體遊戲『 一二三木頭人』『 鏡子遊戲』 先來開展學生的肢體,認識肢體動作的三元素—空間、 時間和力度。 藉由個人暖身的遊戲, 延伸到小組間的肢體創作。暖身後, 進入第一任務--『校園景色特搜』, 藉由平板功能, 讓學生能透過 QR-CODE 運用 google 表單,統計出最熱門的校園景點。接著, 融入藝文表演課程, 使用拍照功能拍校園一景, 並運用肢體的動作, 模仿創作組合出一個校園景點的意象,上台表演並玩『校園景色大猜謎』遊戲。 最後,使用『 Com-Phone』 APP 軟體,進行照片.文字與錄音的編輯,製作出一個介紹後龍國小特色景點的微影片。在整體教學課程中, 透過行動學習運用平板的 OR-code、 google表單、照相拍攝、旁白編寫、 錄音與後製。經歷分工、討論、觀察、實作與修正, 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團隊合作」、「溝通表達」及「創造思考」 關鍵能力。 不僅激發學習興趣, 更學會並體會運用資訊科技的技巧與樂趣。
點閱數502
下載數8
修改日期: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