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7,315
國小六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數學科教材教法-資源代表圖
一、為執行柱體計算的數據資料。二、為執行柱體空間圖的畫法。1、先從原始資料中整理出各類的數據。2、再依照圖形基本概念構圖。3、根據所成圖形求出各項數據。運用在五年級第四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第七、九單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來結合此單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點閱數1649
下載數95
修改日期:2024-07-16
藝象海洋-資源代表圖
web 藝象海洋
許韶恩/忠孝國中國中7年級
本課程活動乃以「藝象海洋」來做為「人與海洋適切互動」的基本前提,意象即是寓「意」於「象」,將客觀物象透過創作者主觀的情感、體悟後進而能創造與表達,也就是是以一種外在的物象來表達內心情意的形象。課程中將以海的意象為題,在教學歷程中對海洋意識的詮釋和導引都以藝術做為表達的工具,聯結與統整表演藝術課程的核心理念,透由創作元素最原始自然的肢體結合音樂、文學兩大方面,追求模仿、想像、創造的空間,強化學生覺察、欣賞、創作、分享自己的意象海洋,真正傳達與表現海的精神與內涵。
點閱數798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24-07-16
金碗箸的祕密-資源代表圖
web 金碗箸的祕密
翁瑞鴻/後甲國中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著作類別:傳統懸絲傀儡偶戲創作緣起:帶著一群對傳統技藝有熱情的國中生,於課餘時間組成偶戲團,懷著傳承的心,每個學生練習用左手撐起重達1台斤重的戲偶,以及用右手控制16條錯綜複雜的懸絲繩線....練習期間自己因緣際會開始接觸本土語言,便予以橫向連結,結合母語,逐一訓練學生之聲音表情與發音,以表演藝術串接,將情意技能與母語結合,製作出傳統懸絲傀儡偶戲~金碗筷的秘密 ~
點閱數637
下載數21
修改日期:2024-07-16
購物袋DIY-資源代表圖
web 購物袋DIY
吳欣蓁/立人國小國小3年級
應用設計性反覆圖案製成環保購物袋
點閱數267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24-07-16
小獅王-教學設計理念與延伸教學建議-資源代表圖
web 小獅王-教學設計理念與延伸教學建議
何貴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小5-6年級
一、提醒教師或父母注意不同兒童對訊息的接收程度與言詞表達之差異二、引導兒童注意到音樂在電影中的角色三、教導兒童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四、寓教於樂
點閱數632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24-07-16
風格的發現-音樂:古典代表性作曲家-貝多芬-資源代表圖
web 風格的發現-音樂:古典代表性作曲家-貝多芬
馬定一/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中9年級,高中10-12年級
音樂家-貝多芬的生平、人生觀、藝術成就…等
點閱數513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南市國民中小學食育教材簡介-資源代表圖
web 台南市國民中小學食育教材簡介
林心萍/教育局國小1年級~國中9年級
台南市政府率全國之先,除「德智體群美」五育外,正式加入第六育「食育」,3月27日在安平區石門國小發表由台南市教育團隊編定的台南市國民中小學食育教材,這部以本市在地食材為主題的教材,為全國首創,以紙本及電子書形式,將飲食教育深耕於學校之中。 台南市以「低碳城市」為發展目標,而為實現低碳生活,必須從日常生活中最基礎的「食」做起。尤其在食品安全出現疑慮、食物陷阱與誘惑充斥的現代社會,如何教導孩子從小吃對食物、認識並就近選用在地食材,養成其對於飲食的正確觀念,以減少文明病的發生,是國民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也刻不容緩。 有鑑於學校營養教育的重要性,市長賴清德於2012年3月19日校園低碳在地食材座談會即揭示本市的教育政策,除「德智體群美」五育外,正式加入第六育「食育」;本市並率全國之先,制訂「台南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讓學校營養午餐不侷限於防範採購弊端,而將之提升至「食品安全衛生」、「低碳飲食」、「資源回收」、「產地產銷」、「飲食禮儀」領域的綜整,希望在孩子吃得健康、安全、衛生、營養的前提下,也能符合吃當地、吃當季、少肉多蔬果等「低碳飲食」理念。為將食育落實於學校教育中,教育局特別邀請學者專家編定五套教材,以本市在地食材為主題,並將食物營養素、食物烹調、食物安全、健康體位、低碳飲食等概念融入教材中,依年級的不同,撰擬適合學習的內容,國小低年級以蔬果類(文旦、鳳梨及芒果)、中年級以海鮮類(蚵)、高年級以全穀根莖類(菱角、米),國中則以肉類及飲品(牛肉、咖啡)為主題,內容淺顯易懂、生動有趣,使學生樂於學習。
點閱數1404
下載數155
修改日期:2024-07-16
圖中響樂,劇中相約-資源代表圖
web 圖中響樂,劇中相約
陳盈秀/和順國小國小5年級
本課程主要以聽覺藝術為課程發展核心,視覺、表演藝術為輔,跳脫以歌唱、直笛吹奏的傳統音樂課程,有肢體展演、直笛吹奏、樂器合奏、歌曲傳唱、影片賞析、圖畫聲響創作、團體戲劇演出。融入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之教學理念,採活動中的多聆聽,熟悉音樂後做深層的音樂教學活動,堆疊累進式的教學,一步一步將每個音樂學習概念不斷地深化。主題概念則由翰林版藝術與人文五下教材,欣賞曲目:魔法師的弟子、野玫瑰,發想出不同的音樂概念教學。《魔法師的弟子》從肢體的動覺感應主題旋律,即興改編故事內容,辨別故事情節的樂器音色表現、音畫繪製,使學生對音樂有更具體且深刻的印象。因電影「海角七號」,而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野玫瑰》,教導學生演唱此曲後,將片段音樂分析,以圖像譜譜寫出音樂編排方式,期望學生瞭解音樂表現方式的多樣性,進而呈現應用於下一個課程主題中。「三個和尚」故事裡,主要希望學生自行探索生活中,簡易的聲響想像與實作,嘗試聲音的無限可能性,藉由結合簡單的聲響、與圖畫的藝術音樂圖像創作,紀錄、表現與傳達音樂創作想法,且從中習得音樂劇編排過程聲響如何搭配的演出方式。最後展演音樂劇「三個和尚」過程中,融入肢體表現的動覺表演藝術,做出整合性的表演,達到認知與表現的結合,期待學生透過與同儕間共同努力、分享、創作,在完成表演作品的喜悅後,了解合作的重要,養成互助的態度與觀念,進而,希冀學生們體驗音樂創作,培養多元能力,提升學生在藝術欣賞與音樂創作、戲劇表演的興趣和能力,達到藝術教育的最高境界。
點閱數965
下載數54
修改日期:2024-07-16
一起畫漫畫-資源代表圖
web 一起畫漫畫
徐敬婕/立人國小國小5年級
帶領學生認識漫畫的製作過程,並掌握漫畫特殊的表現方法,創作屬於自己的漫畫人物,再將漫畫應樂於生活中。
點閱數1232
下載數172
修改日期:2024-07-16
跟著動物稻處旅行趣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跟著動物稻處旅行趣教案
嘉義市北園國小製作團隊/嘉義市北園國小國小5-6年級
兒童的學習是在生活中進行,從週遭環境的觀察體驗開始。稻米是我們的主要農作物,透過隨手可得的素材,將美的感受融入校園中,並且瞭解稻米在世界各國的運用情形,以及對人類的影響,進而培養感恩惜福的情操。從本土出發,先欣賞稻米在週遭形塑的環境美感,再比較稻米在主要生產國家的運用,欣賞以稻為主題的藝術創作,最後讓兒童以製作立體骨架的技法,運用稻殼的粗糙紋理,製作自己喜愛的動物,表達動物生動活潑的意象。藉由生活與藝術相互融合,讓學生從生活中培養美的知能與感覺的深入,使美感教育能穿透學生內心,並透過國際教育的推行讓學生體認飲食文化與國家文化的關係,讓稻不單單是生活的物品,也是生活的趣味。
點閱數663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