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新潮流-虛擬資產安全和隱私問題
點閱數:3 次 下載次數:0 次
科技新潮流-虛擬資產安全和隱私問題
web

在虛擬世界中存放資產,會讓使用者不禁疑問,這些資產是否安全?是否值得公開透明地放在區塊鏈或虛擬貨幣交易所中? 對於虛擬資產,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舉例來說,東方文化中,我們通常偏好將資產存放在自己熟悉的、可以看得見的地方,而虛擬貨幣卻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資產。這樣的“不可見性”常常讓人質疑其存在的真實性。而在西方,像是歐美國家,他們對數位資產的信任更高,只要有可靠的數據或金融單位的認證,大部分人就會認可這些資產的真實性。因此,全球在數位資產的應用上呈現出較大的文化差異。 現在中國大陸的數位支付系統,已經讓大多數人習慣使用手機支付而非現金,這也是一種虛擬化的資產轉換。不過,這種虛擬支付的價值仍可以隨時轉化為現金。但像是比特幣這樣的虛擬貨幣卻不同,因為有“不可觸摸”的特質,一枚比特幣雖然能夠換取現金,卻沒有人真正見過實體的比特幣,這就帶來了一些心理上的障礙,讓人不確定這樣的資產是否真實可靠。 當然,虛擬資產安全和隱私公開程度的選擇,牽涉到每個人的價值觀。在東方文化中,人們往往傾向於將財富保密,避免暴露資產來自保安全;而在西方,財富公開可能反而被視為一種自豪感的表現。不同的民族性也影響了我們對虛擬資產的接受程度。區塊鏈技術由於有高度透明和公開的特性,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信任上的挑戰。尤其許多人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還處於初期階段,導致對它的安全性和隱私性會產生質疑。 或許對虛擬資產的公開性保持適度的透明性,而非完全開放,這樣既能保護隱私,又能讓資產持有人有足夠的安全感,是否將資產放到區塊鏈上,見仁見智,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和對技術的信任程度來決定。 想了解更多虛擬資產安全和隱私問題,請跟著季潔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助理教授藍坤銘進入科技新潮流。
資訊

著作權所有
未定義
主動式
領域: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資 A-Ⅴ-1 重要資料結構的概念與應用。
資 H-Ⅴ-3 資訊科技對人與社會的影響與衝擊。
學習表現:※運 a-Ⅴ-5 能主動探索資訊科技新知。
運 a-Ⅴ-2 能使用多元的觀點思辨資訊科技相關議題。
領域:科技領域-生活科技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生A-Ⅴ-7 新興科技應用。
學習表現:※設 k-Ⅴ-2 能了解科技產業現況及新興科技發展趨勢。
※設 a-Ⅴ-1 能主動探索科技新知。
資訊教育
科技教育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2025-08-2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