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6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行動計畫中,以「海洋的孩子,重生的牽罟」獲得楷模獎,同時感謝蘇澳鎮港邊社區,捐贈牽罟漁船及罟網給社區,讓我們在文化的傳承上更加順利,我們開始展開一連串修船及補魚網技術傳承,
在今年也結合宜蘭縣政府辦理宜蘭成年禮,讓滿18歲在地學子走入後埤體驗牽罟文化,為了讓牽罟並非一次性活動,我們希望結合現代科技,讓牽罟文化能夠一代傳一代的繼續傳承下去。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引用請標示資料來源:數位文化資源服務與教學推廣計畫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a-Ⅱ-1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而改變。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地Af-Ⅳ-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差異。
                        學習表現:2b-Ⅱ-2 感受與欣賞不同文化的特色 。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地1b-Ⅳ-2 歸納自然與人文環境互動的結果。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