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名:Ficus variegata(花球枇杷螺)
俗名:枇杷螺、琵琶螺、胡瓜螺、酸螺
形態特徵:貝殼外形因酷似枇杷或胡瓜,故名枇杷螺或胡瓜螺。螺塔不甚明顯,但體螺層甚為膨大;殼表為淺咖啡色,上有紫色或褐色的不規則花紋,故名為花球枇杷螺;殼口呈現微紫色,無口蓋。
棲所生態:生活在淺海的砂泥上,水深大約是十到三十公尺,屬於底棲性的貝類,食性則以海底腐質的有機物為食。遇到危險或遭受攻擊時會自割足部而逃逸。潮下帶
世界地理分佈:本種分布於日本、琉球、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臺灣則產於西南部的淺海砂泥底。東海至南海、阿拉伯東部 (SEG, Mas)
台灣地理分佈:台南市安平,屏東縣東港,澎湖,金門,龜山島,宜蘭縣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Ⅲ-8 生物可依其形態特徵進行分類。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