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Solen strictus(竹蟶) 俗名:長竹蟶、竹蚶、蟶仔、竹節蟶 形態特徵:殼形近細長矩形而筆直,殼的兩端均無法完全閉合。殼頂偏向前端,前端的開口是錨形斧足伸出的地方,而後端的開口是出、入水管出入的地方。殼表為黃綠色,殼內面乳白色具有纖細的鉸齒。殼薄而易碎。 棲所生態:棲息在潮間帶至淺海砂泥底,以強而有力的錨形斧足直立生活,將身體大部分埋入砂泥中,但若是遇到危險或環境不良時,會自割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將身體全部埋入砂泥中。竹蟶大部分棲息在鹽分較低,且水深大約二十到五十公分的海域中。 世界地理分佈:分布在熱帶、在大陸東南沿海產量較多、在臺灣則多產於中南部、尤其是臺中及雲嘉一帶的砂泥海域、南韓。 台灣地理分佈:台南縣,高雄縣,新竹縣,金門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素材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INb-Ⅱ-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Ⅲ-8 生物可依其形態特徵進行分類。
環境教育
海洋教育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2019-09-1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002642-1.jpg (34.27KB)
002642-2.jpg (31.4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