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rapercis pacifica (太平洋擬鱸)
學名:Parapercis pacifica(太平洋擬鱸)
俗名:太平洋擬鱸、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
棲息深度:2 - 22公尺
形態特徵: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8枚;鋤骨具齒,腭骨無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8-60。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具深缺刻,具硬棘V,軟條21-22;臀鰭硬棘I,軟條17-18;胸鰭軟條17-18;尾鰭圓形。體淡白色或淡灰色;頭部具許多細點;體側具3縱列黑點,另具5橫帶,其中4橫帶下端具眼斑;胸鰭基部具4個斑點;尾鰭具許多小點,中央軟條部有一大形黑斑。以前所記載之P. polyophthalma及P. hexophtalma為本種之誤鑑。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潟湖淺灘以及有遮蔽的臨海礁石區之砂泥或碎石底部的水域。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紅海及東非到斐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各地沿岸可見。
漁業利用: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一般均以底拖網捕獲,一支釣亦可釣獲。全年有產,但以夏季較盛。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6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MingXianCai077.jpg (413KB)
kuo00360.jpg (356KB)
fp00297.jpg (444KB)
kuo00358.jpg (354KB)
fp00229.jpg (499KB)
kuo00788.jpg (409KB)
fp00256.jpg (334KB)
fp00298.jpg (428KB)
kuo00789.jpg (396KB)
fp00257.jpg (413KB)
fp00137.jpg (470KB)
a775-06.jpg (84KB)
kuo00356.jpg (411KB)
kuo00357.jpg (420KB)
Xray_ASIZP0059056.jpg (185KB)
hansho26.jpg (340KB)
ASIZP0700203.jpg (213KB)
Jheng1891.jpg (155KB)
NMMBOL000394.jpg (79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