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近代史上,民間最早出現的中醫辦學機構,是浙江省瑞安縣的利濟醫學堂。利濟醫學堂創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主辦人陳虯(字志三,號蟄廬),1885年建院於浙江溫州府里安城東。利濟醫學堂以「道濟群生,澤衍萬世」、「借學堂為造就人材之地」為宗旨,運用西方辦學制度,傳授傳統中醫理論。陳虯手訂《習醫章程》、《學堂教條》等規章,並自編《利濟講義》、《利濟語文課》等教材;採取靈活的教學方法,開闢臨床實習基地,還設置生藥局和鮮藥圃,供師生學習之用。1897年更創辦《利濟學堂報》,開展中醫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該學堂教材分普通課和專業課,普通課有國文、歷史、音韻、書算、術數、種植、體操、時務遊歷等;專業課除中醫經典外,還把醫書分為必讀類21種,必閱類50種,必備類32種,要求必讀之書當循序漸進,必閱之書當擇善而從,並將西方新醫書分作「三學」(解剖、心靈、衛生)介紹給學生,開啟民間中西醫匯通教育之先河。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