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1年,雞籠、淡水間的海域已經被荷蘭人控制,1642年4、5月間,荷蘭船航行至淡水,馬尼拉派來的救援船亦於此時到達,卻僅帶來少量的武器與人員,顯然西班牙當局有意放棄北臺灣的經營。1642年8月,西班牙駐軍得到荷蘭即將攻擊雞籠港的情報,而且火力很強大。西班牙駐軍長官 Gonzalo Portillo也從淡水住民得到消息,派人在社寮島東側高地架設兩座砲台,並派兵防守。8月19日,堡壘完成整備之後,荷蘭船隊亦於此時出現,另外還有淡水的住民,帶著弓箭,乘著九艘船前來雞籠,偕同荷蘭人作戰。荷蘭人嘗試於中午登陸,但受到潮流及西班牙砲火壓制,登陸失敗,退回船上。第二天早上,荷蘭人從八尺門水道進入,西班牙人派出12名士兵及30持弓箭的雞籠住民前往圍堵,但寡不敵眾,荷蘭人順利登陸,並搶佔社寮島東側山頭,勝負已經底定。雙方對抗五天之後,8月24日,荷蘭人要求西班牙人投降,西班牙駐軍經過內部會議之後,同意投降,這些投降者後來被送至大員,再到巴達維亞。經此一戰,西班牙人離開臺灣,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唯一佔領臺灣的西方國家。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歷Cb-Ⅳ-2 漢人社會的活動。
歷Ib-Ⅳ-2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1c-Ⅲ-2 檢視社會現象或事件之間的關係,並想像在不同的條件下,推測其可能的發展。
歷1c-Ⅳ-2 從多元觀點探究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在歷史中的作用與意義。
歷1b-Ⅳ-1 運用歷史資料,解釋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間的關聯。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