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知識分子猛烈批判傳統倫理,他們首先要打倒胡適所稱的「孔家店」(儒家),以破除兩千年來統治中國倫理思想的絕對權威。1915年《新青年》有篇文章攻擊傳統倫理與制度,但並未特別指向孔子。直到1916年袁世凱帝制如火如荼的展開時,反孔運動才正式揭幕。1916年2月,《新青年》刊出易白沙的〈論孔子〉,企圖「一掃兩千年來孔教信仰的祕密」,他指責儒家之所以變成統治者工具,都是孔子的錯誤。他認為儒家無權壟斷中國的思想,因為中國知識份子本來就有許多派別。他主要想揭露統治者強制孔教崇拜之因,並未攻擊儒家思想或倫理體系。陳獨秀雖然認為孔子的教義有些價值,但拒絕毫無辨別地接受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提倡浪費的禮儀,鼓吹謙卑服從的德行,而且擁護階級制度,造成個人在國家中的不公平地位,尤其是儒家片面要求女性的貞節,有關性關係的繁瑣禁忌也不適用於日常生活,不適合現代社會的需求,現代社會的法律和倫理是在保護個人的自由及權利,過去傳統的倫理規範已不適用於現代的個人主義社會。他反對康有為將儒教立為國教的建議,以憲法規定儒家為國教乃荒謬絕倫的事,而且孔子的教義是過去專制之下的產物,如何能適用於現代的共和政體呢?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