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年級第一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計劃
點閱數:1,230 次 下載次數:91 次
五年級第一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計劃
web
觀測太陽、天氣變了、水溶液的性質、動物

本學期學習目標: (1)經由討論知道太陽是會發光發熱的恆星。 (2)透過實際操作,發現運用不的方法,都能測出太陽的高度角。 (3)經過長期觀測,發現太陽的最大高度角在改變,且有年度的規則變化。 (4)經由資料的分析和比較,了解當氣溫、雲量、風力、風向或降雨情形產生變化時,就是天氣變了 (5) 利用長期的天氣觀測資料,探討天氣變化的規律性,養成辨識資料特徵並做詮釋的能力。 (6)認識冷、暖氣團,探討冷氣團和暖氣團的行進方向,以及冷、暖氣團交會造成的天氣變化。 (7)認識天氣圖上的等壓線、低氣壓、高氣壓和鋒面,並探討鋒面前後天氣的變化。 (8)運用資訊科技收集颱風和地震資料,並把學習到有關防颱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8)透過觀察,由水蒸發的現象,察覺大氣中含有水蒸氣及蒸發會吸熱。 (9)藉由閱讀、實驗觀察,知道溫度高低不同,是形成霜、露、雲、雨、雪的原因,並能清楚的傳述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10)透過實驗操作,能製作並使用指示劑鑑別溶液的酸鹼性,說明酸鹼溶液的操作型定義,並能手簡單材料製作指示劑。 (11)透過實驗、觀察和閱讀,察覺酸鹼溶液有導電性和酸鹼性各不相同的特性,並能做生活應用。 (12)經由觀察和資料閱讀,察覺動物形態和運動方式的特殊性及共通性,並知道動物有保持體溫、覓食、傳遞訊息以及社會性行為。 (13)透過閱讀和資料收集,知道動物有求偶和育幼等繁殖行為,以及卵生和胎生等繁殖方式。 (14)透過觀察、閱讀和討論,知道生物的子代和親代之間有相似性,也有不同處。 (15)藉者對動物的認識,自訂標準把動物做第二層次以上的分類。 (16)透過觀察和資料閱讀等活動,了解動物和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並能培養愛護動物和尊重生命的態度。
資訊

著作權所有
教學設計
混合式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2011-11-0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