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看次數:76 次

景美集應廟最早於1860年,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建於竹圍內,也就是現今的景美國小。因其經常淹水,於1867年重新建於景美夜市現址。清代漢人開拓時,易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安溪人便請出保儀尊王及保儀大夫來激勵士氣。而同治後,茶葉貿易興盛,台北盆地成為供花區域,人民相信該神明能夠驅逐蟲害,於是請神明巡境,舉行「迎尪公」儀式。回顧其歷史特殊性,不僅代表了文山地區安溪人的信仰中心,也見證了安溪人的拓台史實及景美地區的發展史。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2024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Ca-Ⅲ-2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多元文化教育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2024-05-14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