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數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79
數學∕機率∕孟德爾的遺傳定律-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機率∕孟德爾的遺傳定律
陳欣民/嘉義縣大同國小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包含有適合中小學生程度之古典機率課程,利用電腦模擬隨機投擲硬幣的大數法則,使學生能從電腦模擬大量投擲硬幣的次數,了解到在正面和反面公平出現的情形下,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次數幾乎會是一樣多,有助於學習認識大數法則,進一步學習古典機率。
點閱數634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重量∕報讀體重計秤面刻度-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重量∕報讀體重計秤面刻度
梁惠珍/屏東縣南華國小國小2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依據重量概念的發展脈絡,依序引入重量的認識、重量的直接比較、重量的間接比較、重量的普遍單位及重量的單位轉換等概念。不同的活動內容分別適用於不同年級(小二到國中)的學生。學習者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重量概念,還可藉由各項互動式探究遊戲,進一步提升思考能力。
點閱數749
下載數32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機率∕機率的意義-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機率∕機率的意義
陳欣民/嘉義縣大同國小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包含有適合中小學生程度之古典機率課程,利用電腦模擬隨機投擲硬幣的大數法則,使學生能從電腦模擬大量投擲硬幣的次數,了解到在正面和反面公平出現的情形下,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次數幾乎會是一樣多,有助於學習認識大數法則,進一步學習古典機率。
點閱數701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面積∕概論-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面積∕概論
柳賢/高雄師大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把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透過剪裁拼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最後導出這些形狀的面積公式,經由電腦模擬的操作,動態的呈現可以讓學習者印象深刻,也可以了解這些形狀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564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模擬區-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模擬區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4-6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包含分母相同時的比較大小和分子相同時的比較大小,以及分子和分母不同時如何進行分數的比較大小,課程的設計以披薩作為學習內容的題材,結合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拉近學習者對數學的感受。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547
下載數13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面積∕路線A-平行四邊形-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面積∕路線A-平行四邊形
吳政勳/高雄師大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把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透過剪裁拼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最後導出這些形狀的面積公式,經由電腦模擬的操作,動態的呈現可以讓學習者印象深刻,也可以了解這些形狀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786
下載數28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對稱∕認識對稱軸與兩對應點的幾何關係-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對稱∕認識對稱軸與兩對應點的幾何關係
柳賢/高雄師大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學習單元包含線對稱及點對稱,除介紹日常生活中的對稱圖形外,也介紹線對稱及點對稱的幾何性質。
點閱數930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重量∕兩兩來比〝重〞-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重量∕兩兩來比〝重〞
梁惠珍/屏東縣南華國小國小2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依據重量概念的發展脈絡,依序引入重量的認識、重量的直接比較、重量的間接比較、重量的普遍單位及重量的單位轉換等概念。不同的活動內容分別適用於不同年級(小二到國中)的學生。學習者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重量概念,還可藉由各項互動式探究遊戲,進一步提升思考能力。
點閱數486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比例∕反比的意義-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比例∕反比的意義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以及國中一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從比的意義開始,然後介紹等比、正比以及反比的意義,在正比和反比的內容中,透過圖形和表格的方式,讓學習者了解正比和反比圖形的不同之處,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823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面積∕正方形-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面積∕正方形
吳政勳/高雄師大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把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之間的關係,透過剪裁拼圖的方式呈現出來,最後導出這些形狀的面積公式,經由電腦模擬的操作,動態的呈現可以讓學習者印象深刻,也可以了解這些形狀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1017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