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數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2,179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遊戲區-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遊戲區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4-6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包含分母相同時的比較大小和分子相同時的比較大小,以及分子和分母不同時如何進行分數的比較大小,課程的設計以披薩作為學習內容的題材,結合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拉近學習者對數學的感受。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1100
下載數101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多元評量-同分子-資源代表圖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包含分母相同時的比較大小和分子相同時的比較大小,以及分子和分母不同時如何進行分數的比較大小,課程的設計以披薩作為學習內容的題材,結合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拉近學習者對數學的感受。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681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四邊形∕創意大師-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四邊形∕創意大師
姚如芬/嘉義大學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包含有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和箏形等形狀的定義,同時配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習者能將所學的內容和生活中的經驗進行聯結,建構完整的四邊形概念,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491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圓∕π的特徵-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圓∕π的特徵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3年級~國中8年級
本單元包含有適合三年級到八年級學生程度的學習,本單元透過故事人物的對話,分別介紹圓的性質以及其名詞解釋,並輔以動態畫面的呈現,以日常生活的實例,做為學習內容的開端,逐漸引入圓的內容主題,藉由視覺化強化學生對圓的了解與認識,協助學習者在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點閱數388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重量∕1公斤等於1000公克-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重量∕1公斤等於1000公克
梁惠珍/屏東縣南華國小國小2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依據重量概念的發展脈絡,依序引入重量的認識、重量的直接比較、重量的間接比較、重量的普遍單位及重量的單位轉換等概念。不同的活動內容分別適用於不同年級(小二到國中)的學生。學習者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重量概念,還可藉由各項互動式探究遊戲,進一步提升思考能力。
點閱數877
下載數58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分數超級比一比∕多元評量-不同分子和分母-資源代表圖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包含分母相同時的比較大小和分子相同時的比較大小,以及分子和分母不同時如何進行分數的比較大小,課程的設計以披薩作為學習內容的題材,結合學習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拉近學習者對數學的感受。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399
下載數10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重量∕曹沖秤象-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重量∕曹沖秤象
梁惠珍/屏東縣南華國小國小2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依據重量概念的發展脈絡,依序引入重量的認識、重量的直接比較、重量的間接比較、重量的普遍單位及重量的單位轉換等概念。不同的活動內容分別適用於不同年級(小二到國中)的學生。學習者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重量概念,還可藉由各項互動式探究遊戲,進一步提升思考能力。
點閱數1036
下載數60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機率∕虛擬實驗-擲硬幣-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機率∕虛擬實驗-擲硬幣
陳欣民/嘉義縣大同國小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包含有適合中小學生程度之古典機率課程,利用電腦模擬隨機投擲硬幣的大數法則,使學生能從電腦模擬大量投擲硬幣的次數,了解到在正面和反面公平出現的情形下,正面和反面出現的次數幾乎會是一樣多,有助於學習認識大數法則,進一步學習古典機率。
點閱數574
下載數17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比例∕達文西與黃金分割-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比例∕達文西與黃金分割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以及國中一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從比的意義開始,然後介紹等比、正比以及反比的意義,在正比和反比的內容中,透過圖形和表格的方式,讓學習者了解正比和反比圖形的不同之處,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363
下載數18
修改日期:2013-09-27
數學∕比例∕機器狗(正比)-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比例∕機器狗(正比)
郭文金/內埔農工國小4年級~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小中高年級以及國中一年級學生自我學習,內容從比的意義開始,然後介紹等比、正比以及反比的意義,在正比和反比的內容中,透過圖形和表格的方式,讓學習者了解正比和反比圖形的不同之處,教師亦可在教學中運用此單元內容進行教學與評量。
點閱數492
下載數14
修改日期: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