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174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洋中有各式各樣的魚類,游泳的姿勢也各有不同,如果你以為魚兒都是游泳高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擅長游泳,像海馬、翻車魚和水母,游泳速度絕對是吊車尾。旗魚是目前公認的短距離內游泳速度最快的魚類,它的速度有多快呢?有些動物在水中要不停地游動,否則會溺死,是真的嗎?「科學來調查」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魚類游泳有關的三道問題。魚會不會倒著游泳?為什麼魚類的游泳姿勢大不同?有那些魚類是水中的游泳高手?「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分享魚類游泳的小秘密。鯊魚是水中的游泳高手,在許多電影中,鯊魚具有攻擊性,是種可怕的海洋生物,但真的如此嗎?有個小男孩居然跟鯊魚成為好朋友,但部落的族人卻不看好他們的友誼,「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小男孩與鯊魚的故事。
點閱數1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廚餘厭氧轉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廚餘厭氧轉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每日三餐都會產生不少廚餘,包含熟廚餘和生廚餘。大部分民眾會知道熟廚餘是要拿來餵豬;而生廚餘則是農作物堆肥。其實,廚餘還有其他的功用,那就是藉由廚餘厭氧來轉發電,屬於再生能源當中的生質能。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郭文健教授將會在單元中與大家分享廚餘是如何透過厭氧來轉發電。2.小單元: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收運生廚餘進行厭氧發電。同時,也成為多功能環境教育的展區,可成為學生或民眾戶外參觀地點。郭世勳高級專員會在單元跟我們介紹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的規模,以及生廚餘轉換成厭氧發電的過程,讓廚餘變成生質能。
點閱數1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偶像是什麼?-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偶像是什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問題(一):請問虛擬偶像是從何時開始的?虛擬偶像,從動漫人物變成3D人物的概念,結合Youtuber的形象進行活動,最初從日本的知名Vtuber「絆愛」開始在Youtube上進行直播掀起風潮。產生一位虛擬偶像,需要先做人物設計、利用3D繪圖、搭配語音合成、動作捕捉技術(影像辨識、穿戴動作捕捉器)投射到虛擬偶像上,如此一來畫面上的3D動漫人物就能夠像真人一樣動起來,與觀眾做互動。若未來結合AI人工智慧,非真人操控的虛擬偶像也會漸漸出現。問題(二):虛擬偶像的用途?未來加上人工智慧後,虛擬偶像能一對一進行對話、成為生活伴侶。例如:日本的「初音未來」,能在睡覺跟你說故事、和你一同學習。未來虛擬偶像也可能扮演部分教書角色分擔教師授課負擔,虛擬偶像也可以在無人商店中當虛擬客服等等。而目前日本的「初音未來」已經開過演唱會,許多粉絲到場共襄盛舉欣賞虛擬偶像的表演。問題(三):對於生活的影響?目前虛擬偶像在娛樂、影像、次媒體上較蓬勃發展,多半以分享生活、介紹電玩為主,未來若虛擬偶像搭配人工智慧、物聯網將更具發展可能性,例如:成為學習夥伴 或是公司行號代言人等等。
點閱數1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GPS導航,再也不迷路!-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GPS導航,再也不迷路!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GPS」,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林進雄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GPS系統?GPS的G代表的是全球Global,P是定位Positioning,S是系統System,他是透過24顆人造衛星,分別發射安置在距離地球2萬公里的高度上,並且要達到在全球各個角落都能看到4至7顆衛星。GPS基本上是使用三角定位,例如:我們拿一張紙並在紙上畫下一個人,在人的上方任意畫出三個代表衛星的位置,將這三顆衛星連成三角形,再從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連回人的頭頂後便會看到一個三角錐。因為三顆衛星的位置是客觀可查的,透過數學演算的方法便可以算出頭頂(想查詢)的位置,這就是GPS全球定位系統。問題(二):為什麼GPS系統可以引導方向?我們必須要先回到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思考,舉例: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通常會先尋找地圖、接著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現在位置),當你確定了所在位置之後,便可以根據這張導覽圖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同理將此概念套到GPS系統也是相通的,當我們使用GPS系統時,GPS會先定位使用者的位置(經緯度)之後,再套用所在地的地圖,便會看見使用者的所在地點,當知道地點後,便知道目的地的方向。問題(三):GPS系統的準確度高嗎?會不會出錯?GPS系統的準確度約在3公尺以內,準確度是滿高的。不過在大樓林立的市區會影響到GPS的導航效率,因為系統收不到衛星訊號,所以無法定位自己的位置。衛星發出來的訊號有包含兩個部分,一是衛星本身所在的經緯度,二是發送的時間點,地面接收器需要演算訊號發送的時間長短後才能算出距離,而大樓、天橋等建築物都會遮蔽訊號,導致無法順利演算距離,因此在市區的準確度會比較低。哇!太好了!有了「GPS全球定位系統」的幫忙之後,以後就不用怕會迷路了呢!
點閱數217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病毒就在你身邊-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病毒就在你身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在全世界都在對抗新冠肺炎病毒,對於病毒聞之色變,究竟病毒是什麼樣子?不同病毒會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呢? 爸爸說面對病毒就是要打預防針,預防我們生病,但是我好討厭打針喔,到底是誰發明了打針的醫療行為呢? 爸爸媽媽看到新聞說,又發現一種傳染力強的新冠變種病毒,他們都好擔心喔。我很好奇病毒是怎麼變種的?我們可以阻止他變種嗎?今天穿越時空玩科學要和大家解密的三顆寶石是:病毒到底是什麼?
點閱數20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的化學污染-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海洋的化學污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大、小朋友到海邊遊玩時,常會擦防曬乳,但根據科學研究調查發現,現在全球大約有1萬4000噸的防曬乳隨著人體進入海洋,造成魚類和珊瑚死亡,事實上,除了防曬乳外,還有不少化學物質,像是石油、農藥、廢水等也會污染了海洋。海面的石油污染,會對海鳥產生影響嗎?工廠排放的廢水,也會對海洋造成影響嗎?海洋化學污染的問題有多嚴重?大家都清楚認識了解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海洋化學污染有關的三道問題。海洋石油污染會造成那些影響?清除海洋石油污染是不是很困難?河川會優氧化,請問海洋也會因為化學污染優氧化嗎?「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戴佑安老師,帶著小朋友探索海洋化學污染的問題。海洋會議準備召開,但卻陸續發生有海洋生物缺席事件,因為不停有海洋生物發生死亡或失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海豚和秋刀魚決定展開調查,「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神奇謀殺事件。
點閱數21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AI辨識幫幫忙-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AI辨識幫幫忙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許多小朋友都曾經聽過「AI辨識」,但是你們知道這項科技要如何運用?它的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呢?SOS科技救難隊邀請靜宜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副教授歐陽芳泉老師進行說明!問題(一):什麼是AI辨識?AI就是指人工智慧,而AI辨識就是人工智慧的辨識技術。例如:我們今天請五位同學一起畫平行四邊形,大家會怎麼描繪呢?我們畫平行四邊形時會先思考它的特徵是什麼,但是五位同學描繪的平行四邊形的大小會一樣嗎?可能就不盡相同。如果此時有人工智慧給予電腦辨識的能力,告訴電腦何謂平行四邊形、特徵是什麼?透過各式各樣平行四邊形的圖案讓電腦進行辨識與學習。所以人工智慧的辨識就像是教小朋友一樣,透過不斷的學習讓電腦學會這樣的圖案影像就是平行四邊形,這就是AI辨識的技術。問題(二):AI辨識能辨認所有的物品嗎?原則上AI辨識可以辨認所有的物品,只要此物品能拍成影像即可辨認。不過,AI辨識仍然會有正確率的問題,以人臉辨識系統為例,如果希望透過人臉辨識進入某一個空間,這時人臉辨識系統會受到哪些限制?照片的清晰程度、光線、角度、顏色等等,若是與當初進行訓練的影像資訊落差太大,便會造成正確率下降,因此可能導致辨識錯誤。問題(三):現代人如何運用AI辨識?AI辨識有非常多種的應用,例如:車牌的辨識,在一般道路或高速公路上都有很多的攝影機,這些攝影機中其實都有影像,透過影像擷取的功能,便能在後端進行辨識;而工業4.0興起,製造業也可以透過AI辨識技術辨認生產線上的不良品;還有在聲音的辨識上也能透過AI辨識技術,例如:可以和虛擬客服人員用聊天的方式,便能了解您想表達的需求是什麼,並給予更正確的回覆。哇!太好了!自從有了「AI辨識」技術的幫忙之後,我們的生活真的變得更加方便了呢!
點閱數24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綠能科技教育-後山SEE農城-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綠能科技教育-後山SEE農城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後山SEE農城」是教育部「潔能系統與整合應用人才培育計畫」,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作建立宜花東唯一的示範基地,推廣循環農業與綠能發電。同時,也提供綠能科技教育。東華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暨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白益豪主任會介紹園區內的展館,其中有兩館可採移動教室的概念,為偏鄉學生提供綠能科技教育,分別是「潔能密室逃脫」和「綠色循環」,學生可透過示範情境和題目進行猜題,寓教於樂。2.小單元:為了解決原鄉與部落林業與農業的廢棄物堆置與去化問題,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郭佩鈺老師帶領原住民專班的學生到後山 SEE 農城實踐基地,觀摩學習「下吸式氣化爐」。學生藉由觀摩學習,並把知識帶回教室進行討論,嘗試為台灣森林在疏伐或造林找到 新的出路。
點閱數1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認識台灣海岸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認識台灣海岸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臺灣四面環海,有綿長的海岸線,而各地的海岸景觀卻大不相同,西部海岸海水較淺,海岸範圍較寬,大都是沙岸,而東部海岸則是斷層海岸。不同的海岸線,可從事不同的活動,也產生風格相異的地型風貌,海岸線是不是固定的呢?海邊所看到的消坡塊是為了保護海岸線而放置的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闖關挑戰,回答跟海岸線有關的三道問題。當海岸線消退時,會對人類的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而人們可以利用那些方式來保護海岸線呢?「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台北市海洋教育中心海洋教師戴佑安,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台灣海岸線,同時,也學習保護海岸線的方法。台灣東部海岸,分佈著許多史前遺跡,其中,卑南文化最重要的遺址為卑南遺址,自從1970年後發掘,出土大量的遺物、石板棺以及建築遺跡,「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原住民跟卑南遺址相關的傳說故事。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海洋知識喔!
點閱數13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穿比不穿還涼-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穿比不穿還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原始人類的時期,身穿野獸皮毛的人類,在隨著紡織品技術發展,開始穿著布料做成的衣服。紡織品的生產方式也越來越進步,尤其在工業革命之後,更是能夠大量生產。過去衣服材料用的紡織品製作起來十分費工,進入十九世紀後,發明出人造纖維﹐人造纖維通常可以分為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再生纖維是將木材延連續等等的原料加工,再生製成新的纖維,常見的是縲縈。20世紀石油工業蓬勃發展之後,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當中就能提煉、分解,在合成許多不同性質的高分子聚合物,用來製作各種塑膠,如果將聚合物拉成絲狀就是合成纖維。每種纖維的特性不同,我們從衣服的標籤上,就能夠判斷這些衣服不同的特性。而現在人造纖維做成的衣服也越來越多,究竟在衣服中藏有什麼科學原理呢?
點閱數11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