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224
新科技大未來-AI影像行車紀錄-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影像行車紀錄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我刷!我刷!我刷刷刷!相信大家一定很有感,從今年 7 月起,台北市政府規定上、下公車都需要刷卡。現代車隊的管理面臨許多挑戰,動輒幾百幾千輛的車子同時在路上跑,涵蓋範圍可達好幾百公里,管理中心除了要即時掌控行車資訊,同時還要適時的採取行動,才能將管理真正落實到營運上。 由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周俊廷副教授組成的新創團隊,開發出「次世代行動影像平台 OmniEyes」,能完整收集並分析即時街景,幫助車隊提升管理效能之餘,還能以創新應用服務與第三方業者合作,打造三贏的互利模式。 該團隊訓練軟體判別什麼是開門、什麼是關門,還有每個站點的時間,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打造出即時影像辨識技術,儼然就像現代的鍊金術師,從行車即時影像金礦中提煉黃金。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台灣的新創公司-動見科技(OmniEyes) 執行長,也是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周俊廷副教授介紹【AI 影像行車管理系統】的研究發展,歡迎聽眾朋友按時收聽!
點閱數223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平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近年隨著精準醫療與新興醫療生態系統推展,AI人工智慧數位醫療成為世界趨勢。我國亦積極建立良好的人體生物資料庫,提供未來數位醫療、創新科技開展最有力的資源。 為建立完備的人體生物資料庫網絡,提升全台人體生物資料庫使用效能,2019年行政院委由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建置「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National Biobank Consortium of Taiwan),藉由龐大可靠的生醫數據資源,達成促進生技醫療產業發展,以及照顧國民健康福祉的初衷。「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 司徒惠康副院長,為大家介紹「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的特色及建立的過程,歡迎大家一起收聽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
點閱數2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以天空為畫布! 一探無人機展演的跨域能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以天空為畫布! 一探無人機展演的跨域能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資訊社會時代,電腦網路是大眾熟悉的載體,科技藝術即是這個時代的藝術形式。而無人機不再只是交通科技, 更可以跨界與藝術表演結合。少年時期曾經重度沉迷網路遊戲,如今擔任許多無人機展演導演的羅禾淋教授,從事科技藝術、跨領域藝術的創作。其以國高中時期重度沉迷網路遊戲的生命經驗為核心,作品探討「虛擬的力量」、「速度的快感」等科技時代的異變,以網路移民世代的「移民病」為創作的主軸。作品榮作品曾獲2015WRO波蘭媒體雙年展、2017亞洲藝術雙年等。羅教授將分享四軸無人機展演的全球趨勢與台灣的科技團隊背後的努力與潛力,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點閱數24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即時海嘯預警系統-太空浮標-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即時海嘯預警系統-太空浮標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太空浮標,這項研究如何確認海嘯生成位置與傳播,作為即時海嘯預警系統? 今年是311東日本大地震10週年,10年前的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岸發生規模9.0強烈地震,並引發高達10公尺以上的海嘯,至今仍有1萬8000多人失蹤或死亡。大地震有時會引發海嘯如311東日本大地震,然而多數之地震卻沒有海嘯之伴生。因此,若以地震之發生發出海嘯預警,將大大影響預警的成功率,所以近年來,受海嘯之苦的國家都積極發展海嘯預警相關技術。 國立中央大學劉正彥教授研發團隊,建置「全球電離層海嘯監測與預警系統-太空浮標」觀測網,藉此確認海嘯生成位置與傳播,作為即時海嘯預警系統。 太空浮標利用地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網紀錄資料,證實海嘯會引起電離層擾亂,並為人類首次由太空電離層中直擊2011年日本東北M9.0地震之海嘯源頭。據此科學突破性技術,建置全世界最完整之全球電離層海嘯預警系統,該項技術並榮獲科技部2020年「未來科技獎」。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劉正彥教授,為大家介紹【全球電離層海嘯監測與預警系統-太空浮標】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6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數位資訊家與古文物的施法-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數位資訊家與古文物的施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經由數位科技,人們賦了古文物新生命,讓觀眾有如經驗一場魔法般的藝術、歷史體驗。「不論是實體或非實體的策展各有擅長,數位科技與真實文物並非是比賽關係。」哇 , 這道理似乎很深奧,背後真相卻是非常簡單!「數位科技要能做到實體文物做不到的事,尤其是如何運用科技為增加古文物本身的魅力。」身為數位科技的策展人不僅需要既廣且深的觀察,並且要研究全球國際案例,例如羅浮宮、菊園美術館等歐洲博物館來台共同展出VR作品。本集節目將邀請故宮博物院資工博士謝俊科主任,分享如何為線上博物館的古文物以數位科技施展魔法,如何以資工專長背景與藝術團隊合作。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本節目為2021疫情期間錄音 ,故全面採線上連線錄音製播)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人是情感的動物,人與人之間不可或缺的是面對面的溝通,因為我們見面的時候就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會有一種連結感。然而新冠疫情幾乎讓全世界的人都帶上了口罩,被遮住的臉龐,只能靠眉目傳情。但因無法完全看到對方表情,難免產生距離感,甚至恐懼感。國立清華大學包盛盈教授將神經科學、生物科技、機器人感測與藝術結合,設計出「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用人工智慧技術判讀表情,希望找回人與人間互動的溫度,這項設計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包盛盈教授為大家分享「具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的研發過程與成果。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7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迎接未來元宇宙的影像設計師-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迎接未來元宇宙的影像設計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元宇宙一詞不只侷限於生活科技,還一路燒進了時尚圈,影像視覺工作的未來超乎想像!!隨著科技應用不斷日新月異,多媒體藝術家也必須跟著科技怪獸一起變種,為不同的市場領域提供各種創作與實驗。不論是國家場館、教育機構、企業或大眾娛樂場所應用等等,處處可見發燒蹤跡。以美術館為例,館藏畫作如何透過影像新科技與不同年齡層民眾拉近距離?! 迎接元宇宙之前必定先建立跳脫2D的設計思考,喜愛美術或影像設計的同學別錯過! 本集邀請多媒體藝術家張博智領航有趣又實用的入門知識,同時解鎖對程式語言的恐懼感。歡迎收聽本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1-6月)
點閱數25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藝術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為什麼別的同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好炫又酷的音樂創作?不是音樂科班,沒有學過樂器,不是音樂天才,也可以享受音樂創作的樂趣嗎?! 除了傳統過去在課堂上的音樂課,教授樂理與樂器、歌唱技巧,其實你還可以有不同的音樂學習,不僅可以嘗試體驗一下「音樂人」作曲的Feel,說不定還可以發現自己頗有天份呢!! 本集節目將由端端主持人與老師、同學們,帶領聽眾線上聽學用科技「做音樂」的妙招撇步,原來科技技術的應用還是非常需要藝術腦呢!! 歡迎收聽每周一晚間(1-6月)收聽端端主持人的青春創學院節目!藝術腦與科技應用的軟實力 為什麼別的同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完成好炫又酷的音樂創作?不是音樂科班,沒有學過樂器,不是音樂天才,也可以享受音樂創作的樂趣嗎?! 除了傳統過去在課堂上的音樂課,教授樂理與樂器、歌唱技巧,其實你還可以有不同的音樂學習,不僅可以嘗試體驗一下「音樂人」作曲的Feel,說不定還可以發現自己頗有天份呢!! 本集節目將由端端主持人與老師、同學們,帶領聽眾線上聽學用科技「做音樂」的妙招撇步,原來科技技術的應用還是非常需要藝術腦呢!! 歡迎收聽每周一晚間(1-6月)收聽端端主持人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3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身障人士在生活上很多方面都需要協助,為了視障的朋友可以有更便利的生活,以及可以自己主導日常生活的自主的能力,讓我們的視障朋友多一雙眼睛,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電子系鍾明桉教授,指導學生參加2021全國健康科技創新創意競賽,以「AI視障輔助器」榮獲智慧科技組 “第⼀名”獎項!並以此參與教育部的「智慧感測與應用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試辦計畫」,持續優化智慧導盲杖/AI視障輔助器。這項產品可以結合非常多的App,譬如最熱門的一個App的使用就是等公車的App,讓我們這些視障的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上面有更便利的、獨自的行動能力。 12/29(三)上午11:05「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鍾明桉教授以及嘉醇、崧雲兩位同學,為大家介紹「AI視障輔助器」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53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跨入萬物聯網時代,創新科技的加值應用已成未來進行式。 在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 社會中,強大的 AI 演算能力加上顛覆性的 5G 網路架構與連線能力,讓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加密切,新的藍海市場也儼然成形。 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災害性的天氣預警已是民生服務標準配備。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千義教授與團隊推出的「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及其在民生服務之應用」,以自行開發的演算法,可分析雲生成的相關因子,協助空運、航運等重要民生產業進行天氣預警。就像是AIoT千里眼,讓天然災害提早現蹤。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劉千義教授為大家分享「利用衛星於雲雨連續監測」技術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3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