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生活科技-高中10-12年級(五)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59
新科技大未來-災防科技保平安-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災防科技保平安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天然災害發生頻繁,災害性的天氣預警已是民生服務標準配備。暴雨、暴雪還有極端高溫、乾旱、森林大火等現象,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許多國際研究機構或組織皆認為,極端氣候只會越加頻繁和嚴重,既然天災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及早做好最壞的打算與最萬全的準備,才能將生命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目前台灣氣象預報和預警資料非常先進,福衛七號衛星提供了更多更細緻的資料,對防災工作產生了重大的改變與影響。防災中心把各單位的觀測資料如氣象、PM2.5等全部圖資化,民眾只要進入「災害情資網」,就可以對台灣的氣象資料一目瞭然。節目特別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陳宏宇主任、張志新組長分享世界各國防災經驗及各種災防科技的應用、國內防災工作的現況,並為大家介紹「災害情資網」,透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了解台灣氣象預報和預警系統,及早做好萬全的準備,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穿比不穿還涼-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穿比不穿還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原始人類的時期,身穿野獸皮毛的人類,在隨著紡織品技術發展,開始穿著布料做成的衣服。紡織品的生產方式也越來越進步,尤其在工業革命之後,更是能夠大量生產。過去衣服材料用的紡織品製作起來十分費工,進入十九世紀後,發明出人造纖維﹐人造纖維通常可以分為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再生纖維是將木材延連續等等的原料加工,再生製成新的纖維,常見的是縲縈。20世紀石油工業蓬勃發展之後,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當中就能提煉、分解,在合成許多不同性質的高分子聚合物,用來製作各種塑膠,如果將聚合物拉成絲狀就是合成纖維。每種纖維的特性不同,我們從衣服的標籤上,就能夠判斷這些衣服不同的特性。而現在人造纖維做成的衣服也越來越多,究竟在衣服中藏有什麼科學原理呢?
點閱數11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廚餘厭氧轉發電-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廚餘厭氧轉發電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主題單元:每日三餐都會產生不少廚餘,包含熟廚餘和生廚餘。大部分民眾會知道熟廚餘是要拿來餵豬;而生廚餘則是農作物堆肥。其實,廚餘還有其他的功用,那就是藉由廚餘厭氧來轉發電,屬於再生能源當中的生質能。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郭文健教授將會在單元中與大家分享廚餘是如何透過厭氧來轉發電。2.小單元: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是全國首座生質能源廠,收運生廚餘進行厭氧發電。同時,也成為多功能環境教育的展區,可成為學生或民眾戶外參觀地點。郭世勳高級專員會在單元跟我們介紹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的規模,以及生廚餘轉換成厭氧發電的過程,讓廚餘變成生質能。
點閱數11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幸福科技島-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資源代表圖
web 幸福科技島-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大單元:提到再生能源,大家會想到太陽、風力、水力、地熱等,不過還有一種新能源,那就是燃料電池。這次我們邀請元智大學燃料電池中心的沈家傑副主任,在節目中分享燃料電池與氫能應用及其產業發展。除了燃料電池外,也會介紹乾淨且保護環境的氫能,透過電解方式,把水拆分成為氫和氧。電解取得氫氣,可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來源。2.小單元:台灣亞太燃料電池科技公司推出燃料電池,為再生能源利用與淨零碳排作出努力。為了讓民眾對燃料電池有更多認識,所以有辦理了燃料電池氫能車之遨遊墾丁幸福行,提供給有興趣的民眾在當地進行體驗活動。黃伯如營運長會在訪問中,向我們說明燃料電池氫能的特色與功用。
點閱數11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水中的游泳高手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洋中有各式各樣的魚類,游泳的姿勢也各有不同,如果你以為魚兒都是游泳高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擅長游泳,像海馬、翻車魚和水母,游泳速度絕對是吊車尾。旗魚是目前公認的短距離內游泳速度最快的魚類,它的速度有多快呢?有些動物在水中要不停地游動,否則會溺死,是真的嗎?「科學來調查」單元,小朋友將闖關挑戰,回答跟魚類游泳有關的三道問題。魚會不會倒著游泳?為什麼魚類的游泳姿勢大不同?有那些魚類是水中的游泳高手?「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分享魚類游泳的小秘密。鯊魚是水中的游泳高手,在許多電影中,鯊魚具有攻擊性,是種可怕的海洋生物,但真的如此嗎?有個小男孩居然跟鯊魚成為好朋友,但部落的族人卻不看好他們的友誼,「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小男孩與鯊魚的故事。
點閱數11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偶像是什麼?-資源代表圖
web SOS科技救難隊-虛擬偶像是什麼?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問題(一):請問虛擬偶像是從何時開始的?虛擬偶像,從動漫人物變成3D人物的概念,結合Youtuber的形象進行活動,最初從日本的知名Vtuber「絆愛」開始在Youtube上進行直播掀起風潮。產生一位虛擬偶像,需要先做人物設計、利用3D繪圖、搭配語音合成、動作捕捉技術(影像辨識、穿戴動作捕捉器)投射到虛擬偶像上,如此一來畫面上的3D動漫人物就能夠像真人一樣動起來,與觀眾做互動。若未來結合AI人工智慧,非真人操控的虛擬偶像也會漸漸出現。問題(二):虛擬偶像的用途?未來加上人工智慧後,虛擬偶像能一對一進行對話、成為生活伴侶。例如:日本的「初音未來」,能在睡覺跟你說故事、和你一同學習。未來虛擬偶像也可能扮演部分教書角色分擔教師授課負擔,虛擬偶像也可以在無人商店中當虛擬客服等等。而目前日本的「初音未來」已經開過演唱會,許多粉絲到場共襄盛舉欣賞虛擬偶像的表演。問題(三):對於生活的影響?目前虛擬偶像在娛樂、影像、次媒體上較蓬勃發展,多半以分享生活、介紹電玩為主,未來若虛擬偶像搭配人工智慧、物聯網將更具發展可能性,例如:成為學習夥伴 或是公司行號代言人等等。
點閱數1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小發現大科學-像魚不是魚?-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像魚不是魚?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海洋世界裡有不少的哺乳動物,像大、小朋友都很熟悉的海豚、鯨、海狗、海獅…等等,有些哺乳動物跟人的關係很密切,甚至還成為遊樂世界裡的最佳表演者呢!鯨魚是不是魚?海豚是靠游泳姿勢傳遞訊息嗎?「科學來調查」單元,邀請小朋友來闖關挑戰,回答跟水中哺乳動物有關的三道問題。鯨豚有那些生活習性?如何溝通?海豹、海獅、海象、海狗及象鼻海豹的表演,誰比較聰明?誰的泳技比較好?「科學酷檔案」單元邀請新北市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帶著小朋友一起認識海洋裡的哺乳動物。海豚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最受歡迎的,也是跟人類最親近的,除了造型討喜外,海豚也曾經多次救過落水的人們,為什麼會如此呢?「科學思多力」單元,分享海豚救人的故事。
點閱數16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果園雷射除蟲機器人-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果園雷射除蟲機器人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在農地果園出現無人駕駛的除蟲機器人,再加上省電、有效率的雷射技術,化解蟲蟲危機,該是許多農民期盼的景象。自動駕駛的農業無人車,已經在歐、美、日本的農田裡,耕耘、整地、收割、採果、噴藥。在農用無人地面載具上裝載3D雷射即時除蟲及智慧影像辨識與定位系統,開發可24小時工作的果園人工智慧雷射除蟲系統,可以將農業提升為電動化、智慧化、無人化,達成農業與智慧科技雙贏目標。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學院陳顯禎教授團隊研發的全球首創智慧光電除蟲【果園雷射除蟲機器人】,以履帶車的農機設計克服台灣果園多位於山坡地地型,強化系統構造及打造專屬車架,適用於地形高低落差較大以及田間環境複雜之場域。節目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學院陳顯禎教授介紹全球首創智慧光電除蟲的【果園雷射除蟲機器人】,歡迎您一起聆聽科技對未來生活的改變。
點閱數17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穿越時空玩科學-病毒就在你身邊-資源代表圖
web 穿越時空玩科學-病毒就在你身邊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現在全世界都在對抗新冠肺炎病毒,對於病毒聞之色變,究竟病毒是什麼樣子?不同病毒會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呢? 爸爸說面對病毒就是要打預防針,預防我們生病,但是我好討厭打針喔,到底是誰發明了打針的醫療行為呢? 爸爸媽媽看到新聞說,又發現一種傳染力強的新冠變種病毒,他們都好擔心喔。我很好奇病毒是怎麼變種的?我們可以阻止他變種嗎?今天穿越時空玩科學要和大家解密的三顆寶石是:病毒到底是什麼?
點閱數19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5-13
新科技大未來-疫後樂活-奇.想設計大賽-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疫後樂活-奇.想設計大賽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疫情期間,遠距學習、混合辦公越來越普遍,人們在網路上的時間大幅增加。根據統計,台灣人每日上網時間高達8小時,虛擬世界大幅佔據我們的生活,面對新型態生活,全球企業紛紛布局搶攻元宇宙商機,而元宇宙跨域多元的互動模式,必須高度仰賴科技與數位服務做為交流工具。全新的虛實交融時代正在崛起,要如何拉近虛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便是一大課題。 邁入新世紀之際,技嘉教育基金會舉辦【奇.想設計大賽】邁向20年,今年以「疫後樂活、同心學力」的主題,從使用者角度出發,創造具雙向思考的情感交流,並以科技為載具,注入藝術與文化元素,發展出更具人性化的實用生活物品。2023年則分別以「元力覺醒」、「伴伴愛」為分組設計主題,邀請參賽者針對身心障礙孩子的一點「不一樣」,設計產品幫助一般生與特教生彼此同理感受,讓不一樣也能成為美好力量。節目邀請技嘉教育基金會周麗華副執行長、楊彩聖專案經理分享「創新科技、美化人生」的理念,以及跨領域跨年齡的科技學習計畫。
點閱數12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