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152
青春創學院-BIOS工程師出任務!-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BIOS工程師出任務!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什麼是「BIOS」 ?事實上,使用電腦者, 每當開機時都必定得先經過它的「應許」呀!!BIOS 工程師屬於韌體工程師。那麼BIOS工程師需要具備什麼過人能力,足以鞏固公司業務市場,贏得廠商爭取青睞呢?熟悉寫程式的BIOS 工程師,為什麼會有遇到無字天書的時刻?已有10年 BIOS 工程師經驗,目前是智慧立方負責人,專注於物聯網發展的謝昇宏先生,與Maker專家楊俊益楊師傅再度來到節目中 , 將和同學們分享BIOS韌體工程師的行內工作樣態與競爭力。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3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全球延燒,台灣醫療院所甚至一般空間都需要正/負壓環境,才能避免感染風險。 勤益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翁國亮教授團隊在科技部價創計劃支持下,以全球首創的全外氣自然能轉換技術,研發出「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能快速有效建置避免空氣交互感染,打造健康、安全、防疫環境,大幅節省正/負壓環境能量消耗,降低建置成本,快速建置正/負壓環境。 投入節能空調研發已40多年的翁國亮教授,是國內外發明展的常勝軍,單是「空調熱水機」一項就獲得6面金牌,包含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匹茲堡國際發明展、台北國際發明展、中國發明展和日內瓦發明展。除空調熱水機外,最近的代表作「全外氣自然能轉換系統」,不但將廢熱氣降溫,也減低二氧化碳的產出,真正達到節能、減碳又養生的健康生態目的。 「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今天特別邀請翁國亮教授和團隊成員保質創價4.0中心副研究員翁翊綸博士候選人,為大家介紹【建築物能量轉換與換氣裝置】這項傑出的研發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7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牽起系統運轉的重要螺絲釘--基礎架構工程師-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牽起系統運轉的重要螺絲釘--基礎架構工程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什麼是IT?什麼又是INFRA Engineer? 它似乎聽請來有點陌生,但面對未來雲端服務的應用機制,它的重要性就像一顆小小螺絲釘,如果鬆了,整個系統就無法運轉。因此,雲端機房的基礎架構工程師所擔負的責任更加重大,需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企業的運轉,而是眾多客戶系統的運轉。本集節目邀請專家許戎煌工程師與STEAM教學黃世傑老師共同分享,IT產業中的INFRA Engineer為什麼「軟硬皆吃」?當民眾使用疫苗預約登記,發生「進不去或卡頓」,可知道這背後的原因與INFRA Engineer的關聯 ?!INFRA Engineer如何面對新興科技的競爭? 入門篇將先認識INFRA Engineer的基本功夫!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面膜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面膜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面膜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承載菁華液並轉譯到使用者的肌膚上,而科技日新月異,面膜的功能、材質已經發展出了不同的種類及面貌,泥狀、不織布、甚至羽絲絨布都各有所愛,而台灣實力堅強的代工技術,也讓各家代工廠逐漸開始推出自己的品牌,提供一條龍服務。 優質的技術加上創新的研發能量,讓面膜有越來越多功能,不僅能夠冰鎮舒緩肌膚,也能自動溫控,讓冬天敷面膜也不怕冷冰冰。 甚至面膜也能結合文創產業,讓面膜紙成為藝術家創作的舞台,獨具特色的面膜,讓台灣的實力能被世界看見。 準時鎖定教育廣播電台FM101.7《產業大未來》,跟著彤顏之鑰有限公司創辦人魏華萱以及京漾生技陳科仰副總經理進入產業大未來,一起了解面膜產業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25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黑酵母菌發酵液-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黑酵母菌發酵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寶島台灣出產許多水果,但水果若沒有做適當的保存,幾乎有三成以上是浪費掉的。為了改善此狀況,保鮮農產品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賴進此副主任及其研究團隊,利用食品研究所保存的「黑酵母菌發酵液」,開發應用於採收後水果之天然保鮮素材。研究團隊首先評估發酵液對於果實保鮮的效果,並進行場域驗證、模擬外銷處理流程,接著調查儲運期間罹病度和香蕉轉色度,結果顯示,黑酵母發酵液能有效降低果實罹病度、提高品質的均一度和延長儲運時間,有助於提升我國農產品品質。這項技術對未來國內芒果或香蕉,以及外銷流程上的精進,可以帶來很大的加分作用,也期待此技術促進農產品未來外銷的收益。「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賴進此副主任介紹「水果之天然保鮮素材-黑酵母菌發酵液」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11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科技原來那麼近-科技大未來-以學習者之眼達到適性化學習-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原來那麼近-科技大未來-以學習者之眼達到適性化學習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眼動技術」是什麼?「眼睛看哪裡」是人類閱讀過程中主要的訊息來源,在心理學的歷史,利用眼球運動資料探討認知學習已超過百年。也隨著科學和科技的進步,現今眼球追蹤技術為數位影像處理技術,運用具有紅外線偵測功能的攝影機,搭配螢幕畫面作為實驗素材,捕捉眼角膜和瞳孔反射出來的紅外線,連續記錄眼球移動的過程。眼動技術如今也應用在教育研究,幫助我們去了解「花了時間,卻有看但沒有懂」的原因,進一步發展「適性化學習」的機制。數位學習最佳化路徑 = 適性化(個人)+網路合作學習(團體)數學和英文是很多學生心中的痛,課堂中常常老師講的口沫橫飛,學生卻常常眼神呆滯,如果嚴重到已經放棄,就直接在課堂趴著睡、滑手機、或私下聊天。這反應出一個現象「老師在教但學生沒在學」、「學習抓不到關鍵要領」,如果以數位學習為例,如何啟動學生的有效學習?交大教育所 林珊如教授 長期投入教育心理和數位學習的研究,依據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個讓學習者能夠有效且自主的數位學習公式:數位學習的理想境界是讓學習最佳化 =適性化+網路合作學習。如何達到數學幾何問題和英文閱讀的適性化診斷和輔助適性化是能依據學習者的優缺點,做到量身定做的學習支援,本集針對學生最頭痛的「數學幾何問題」跟「英文閱讀」如何達到適性化進行說明。讓傳統的紅筆診斷(改考卷)進化到以眼動技術進行學習診斷,並透過教材數位化的方式,讓學習輔助功能適時呈現,例如:將幾何問題圖進行旋轉、提供英文閱讀策略或難字提示,讓學習者在面臨自己的學習困難時,數位學習可以提供適性化的診斷跟輔助。科技有可能取代教師嗎?目前已有預言提到人工智慧將在十年後取代教師,本節目藉由適性化數位學習為例進一步說明:藉由科技發展更好的工具來幫助學習,主要是為了降低教師重複性工作的負擔,讓教師有時間去處理更高層次的學習,讓學生可以參與到更具人際和知識互動性的學習,例如跨領域和創意發想的專題任務,這是科技無法取代也是身為教師最重要的專業資產。
點閱數4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餐飲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餐飲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的餐飲產業當中,最具有人情味的,莫過於辦桌、外匯文化。廚師帶著助手及廚具和食材、桌椅,前一天就到主人家準備料理。直到現在,也還有許多地區逢神明生日就必定會宴客慶祝。在當時的小學徒,總是要從活的、生的開始料理,充分磨練到廚藝,十項全能,而現在則是有了大量的加工廠提供加工品,並且請更多助手來分工合作,提升料理的效率。隨著科技的發展,廚具、服務、料理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現在可以利用低溫烹調機維持溫度對肉進行「舒肥」,使用平板電腦點餐,或是同時烤20幾盤的菜餚。同時,企業化、連鎖化,其中的科技連結,也讓餐飲產業的食材獲得更充分的利用,也能壓低價格。然而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廚房,最重要的就是懷著一股愛著料理的心。新時代的廚師們必須善加運用科技加上料理精神,做出來的菜餚才能使人回味無窮,更是像老師傅好手藝一般無法取代的感動。跟著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旅廚藝管理系周景堯主任、金山兄弟食堂主廚暨中華美食交流協會郭宏徹理事長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餐飲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27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過往針對精神疾病,大多只能透過醫師問診以及患者外在行為觀察,較缺乏客觀診斷標準。而由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楊智傑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的「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診斷準確度可超過9成,此研發也因此榮獲2019年未來科技展中的「最佳人氣技術獎」。 有別於過去傳統的診斷以主觀問診,「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的功能在於藉由一個客觀的腦影像分析,協助精神科醫師瞭解病患大腦的受損區域,以獲得較為客觀的診斷依據。它的應用價值,在於將醫院常規的磁振造影腦影像,以網路線上平台及研發之深度學習模型給出診斷建議。此診斷平台可以擴展至所有的精神與神經疾病,提供臨床專業人員更準確的診斷參考依據。除了減少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常見的人為主觀誤差,在節省人力與時間資源的同時,也能提升醫療品質並連結數位醫學產業。節目邀請楊智傑教授分享「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在醫學上的應用,歡迎聽眾朋友一起收聽!
點閱數25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什麼是智慧製造?!-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什麼是智慧製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你可知道台中掀起新潮的無人咖啡亭,與智慧製造有什麼關聯呢?!本集節目由端端主持人邀訪來自台中高工新興科技推廣中心的師生,帶領聽眾認識智慧製造的關鍵因素,並分享學校以「智慧製造」為主軸,建置的「SM智慧機械實驗教室」及「VR虛擬實境體驗教室」的場域學習經驗。VR體驗教室主要提供AR/VR虛擬實境體驗,及建置攝影棚說明虛擬實境多功能應用,並提供學習導播、錄影等相關課程。「其中,以VR應用於機械製造-銑床機台的虛擬操作模擬,最具跨領域代表性,它結合了機械、製圖、影像圖文、物聯網、導播及虛擬實境技術,是一個整合虛擬技術的體驗教學空間。然而什麼是智慧製造呢?!如何帶來高效率、高品質、高彈性,並且透過雲端及網路與消費者快速連結,提供大量客製化之產品,歡迎收聽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34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慧型纖維素水膠-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慧型纖維素水膠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2021年臺灣面臨重大缺水危機,世界各國也陷入水資源危機,70% 淡水資源使用在農業用途,然而目前所用的植物保水劑材料多具有毒性。 由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陳奕君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智慧型纖維素水膠」,榮獲2021未來科技獎。天然無毒之纖維素水膠有別於傳統植物保水劑,為再生性資源所製成,可回歸生態循環且永續利用。 此技術利用衍生物添加硫酸鉀,讓它在室溫呈現是交替的型態,可以將水分保留在土壤當中,在白天變成是膠體,晚上還可以變成是溶液,將水分大量的釋放出來。這樣的技術也可以應用在肥料、農藥、食品產業或者是藥物的使用上面。 12/15(三)上午11:05「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中,特別邀請陳奕君教授為大家分享智慧型纖維素水膠在農業上之應用成就。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296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