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3,154
青春創學院-牽起系統運轉的重要螺絲釘--基礎架構工程師-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牽起系統運轉的重要螺絲釘--基礎架構工程師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什麼是IT?什麼又是INFRA Engineer? 它似乎聽請來有點陌生,但面對未來雲端服務的應用機制,它的重要性就像一顆小小螺絲釘,如果鬆了,整個系統就無法運轉。因此,雲端機房的基礎架構工程師所擔負的責任更加重大,需要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企業的運轉,而是眾多客戶系統的運轉。本集節目邀請專家許戎煌工程師與STEAM教學黃世傑老師共同分享,IT產業中的INFRA Engineer為什麼「軟硬皆吃」?當民眾使用疫苗預約登記,發生「進不去或卡頓」,可知道這背後的原因與INFRA Engineer的關聯 ?!INFRA Engineer如何面對新興科技的競爭? 入門篇將先認識INFRA Engineer的基本功夫!歡迎收聽每周一晚22:0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23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VR的製作奧秘~ 場景的虛實幻術-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VR的製作奧秘~ 場景的虛實幻術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同學是否看過VR的劇情片嗎? 為什麼許智彥導演的VR作品《舊家》,場景發生在台灣台南的日式老宅,能夠獲得入圍威尼斯影展的VR單元(the best of)?!想要成為優秀的VR 導演必須要先知道VR敘事的特性。VR劇情片不只是帶來身歷其境的五感體驗,更希望觀影的我們能夠被導演要說的故事感動,或被提醒或發現了什麼而有所觸動反思。事實上這和一般電影是相同的期許,那麼導演的製作VR時的必要思考是什麼? 同學們好奇的VR影片拍攝現場又是如何?《VR的製作奧祕》系列,本集將邀請虛擬藝術家柯宜均老師,帶領同學認識360 VR的特色與魅力。歡迎收聽23:00-23:30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40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28
otto機器人-資源代表圖
web otto機器人
林永欽/縣立虎尾國中國中7-9年級
課前準備:3D列印件32套(印了200個小時)arduino nano安裝avoid程式擴展板利用砂帶機先打磨零組件備料螺絲起子、電池盒組裝說明書印製PPT製作教學目標放在:(1)看懂電路圖,接上線路(2)機電組件與3d印件安裝
點閱數1095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跨領域的磨潤科技-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跨領域的磨潤科技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本週「新科技大未來」節目特別邀請榮獲第二屆「國家產學大師獎」的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動力機械系洪政豪教授。「國家產學大師獎」的評選重點,除了被推薦人需長期從事產學應用實務外,也需將其產學成果或技術致力於專業人才培育上,且有實質的產出,並對產業實務及對技職專業人才培育有重要影響力。洪政豪教授自1985年進入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主要專長領域為磨潤科技 (Tribology),什麼是磨潤技術呢?任何產業的機台或系統的零件接觸面,若要運轉平順、壽命長久、效率提升,磨潤科技的應用就是主要的關鍵,也是影響元件性能展現的主角,並且會引起磨擦、磨損、黏附、熱傳、訊號傳遞等包含表面形貌改變的物理與化學變化,因此磨潤學一般稱為「研究界面的跨領域的綜合技術」。洪政豪教授專精於磨潤學肌理,應用於各產業機臺與元件性能突破、智慧化檢測及生質潤滑劑製成,並組成跨校產學合作團隊,解決跨領域問題,也同時解決產業技術問題。「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洪政豪教授介紹「跨領域的磨潤科技」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認識這項研發成果是如何有效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對國內外整體環境產生的影響。
點閱數30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過往針對精神疾病,大多只能透過醫師問診以及患者外在行為觀察,較缺乏客觀診斷標準。而由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楊智傑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的「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診斷準確度可超過9成,此研發也因此榮獲2019年未來科技展中的「最佳人氣技術獎」。 有別於過去傳統的診斷以主觀問診,「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的功能在於藉由一個客觀的腦影像分析,協助精神科醫師瞭解病患大腦的受損區域,以獲得較為客觀的診斷依據。它的應用價值,在於將醫院常規的磁振造影腦影像,以網路線上平台及研發之深度學習模型給出診斷建議。此診斷平台可以擴展至所有的精神與神經疾病,提供臨床專業人員更準確的診斷參考依據。除了減少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常見的人為主觀誤差,在節省人力與時間資源的同時,也能提升醫療品質並連結數位醫學產業。節目邀請楊智傑教授分享「腦影像精神疾病輔助診斷平台」在醫學上的應用,歡迎聽眾朋友一起收聽!
點閱數2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餐飲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餐飲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的餐飲產業當中,最具有人情味的,莫過於辦桌、外匯文化。廚師帶著助手及廚具和食材、桌椅,前一天就到主人家準備料理。直到現在,也還有許多地區逢神明生日就必定會宴客慶祝。在當時的小學徒,總是要從活的、生的開始料理,充分磨練到廚藝,十項全能,而現在則是有了大量的加工廠提供加工品,並且請更多助手來分工合作,提升料理的效率。隨著科技的發展,廚具、服務、料理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現在可以利用低溫烹調機維持溫度對肉進行「舒肥」,使用平板電腦點餐,或是同時烤20幾盤的菜餚。同時,企業化、連鎖化,其中的科技連結,也讓餐飲產業的食材獲得更充分的利用,也能壓低價格。然而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廚房,最重要的就是懷著一股愛著料理的心。新時代的廚師們必須善加運用科技加上料理精神,做出來的菜餚才能使人回味無窮,更是像老師傅好手藝一般無法取代的感動。跟著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旅廚藝管理系周景堯主任、金山兄弟食堂主廚暨中華美食交流協會郭宏徹理事長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餐飲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27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科技原來那麼近-科技大未來-以學習者之眼達到適性化學習-資源代表圖
web 科技原來那麼近-科技大未來-以學習者之眼達到適性化學習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眼動技術」是什麼?「眼睛看哪裡」是人類閱讀過程中主要的訊息來源,在心理學的歷史,利用眼球運動資料探討認知學習已超過百年。也隨著科學和科技的進步,現今眼球追蹤技術為數位影像處理技術,運用具有紅外線偵測功能的攝影機,搭配螢幕畫面作為實驗素材,捕捉眼角膜和瞳孔反射出來的紅外線,連續記錄眼球移動的過程。眼動技術如今也應用在教育研究,幫助我們去了解「花了時間,卻有看但沒有懂」的原因,進一步發展「適性化學習」的機制。數位學習最佳化路徑 = 適性化(個人)+網路合作學習(團體)數學和英文是很多學生心中的痛,課堂中常常老師講的口沫橫飛,學生卻常常眼神呆滯,如果嚴重到已經放棄,就直接在課堂趴著睡、滑手機、或私下聊天。這反應出一個現象「老師在教但學生沒在學」、「學習抓不到關鍵要領」,如果以數位學習為例,如何啟動學生的有效學習?交大教育所 林珊如教授 長期投入教育心理和數位學習的研究,依據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個讓學習者能夠有效且自主的數位學習公式:數位學習的理想境界是讓學習最佳化 =適性化+網路合作學習。如何達到數學幾何問題和英文閱讀的適性化診斷和輔助適性化是能依據學習者的優缺點,做到量身定做的學習支援,本集針對學生最頭痛的「數學幾何問題」跟「英文閱讀」如何達到適性化進行說明。讓傳統的紅筆診斷(改考卷)進化到以眼動技術進行學習診斷,並透過教材數位化的方式,讓學習輔助功能適時呈現,例如:將幾何問題圖進行旋轉、提供英文閱讀策略或難字提示,讓學習者在面臨自己的學習困難時,數位學習可以提供適性化的診斷跟輔助。科技有可能取代教師嗎?目前已有預言提到人工智慧將在十年後取代教師,本節目藉由適性化數位學習為例進一步說明:藉由科技發展更好的工具來幫助學習,主要是為了降低教師重複性工作的負擔,讓教師有時間去處理更高層次的學習,讓學生可以參與到更具人際和知識互動性的學習,例如跨領域和創意發想的專題任務,這是科技無法取代也是身為教師最重要的專業資產。
點閱數45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AI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AI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曾經是世界草蝦王國,隨著時代變遷,海洋資源逐年耗竭,養殖漁業提供給人類食用的數量已經超越捕撈漁業,且仍不斷持續成長,現在台灣的養殖漁業也遇到同樣的困境,面臨環境汙染、魚病感染及氣候變遷等挑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電機工程系張忠誠教授召集AI人工智慧、水產養殖及物聯網自動化三大領域專家組成AI養殖研究團隊,一同建置智慧化箱網養殖管理系統。AI智慧化養殖可以說是台灣農漁業的新里程碑,研究團隊整合各式感應器、攝影機、智慧化投餌系統、智慧化水下載具、自動化箱網沉降系統、雲端系統及水下技術等,應用在陸上魚塭及海洋箱網養殖,將所收集的數據影像,進行分析及AI學習,藉由人工智慧學習能力,找出最適合魚隻生長的環境條件,可藉此針對各式場域隨時做調整,提高管理系統效果。除此之外,漁夫還能由手機、平板、電腦即時掌握遠端場域的資訊,並可隨時監控處理,不必耗費人力整天在現場,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運用AI創新技術,發展智慧化箱網養殖管理系統,協助台灣具世界競爭力,提供漁民服務,讓養殖更便利,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臺灣漁業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新科技大未來」節目邀請張忠誠教授介紹「AI智慧化養殖管理系統」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歡迎大家一起收聽!
點閱數302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無障礙廁所車的科技運用-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無障礙廁所車的科技運用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說到無障礙設施,你能想到怎麼與創新設計?! 台灣科技大學學生楊晴雅參加技嘉教育基金會連續17年舉辦「奇想設計大賽」,以「無限連結」和「真實交流」為競賽主題,設計作品「WC plus」獲得金賞獎。楊晴雅回憶當時的發想靈感,是因為觀察到有部分身障者外出上廁所遇到極大困難與尷尬,有一回在課堂上對科技知識的接觸,使她突然想到是否將無障礙設施結合5G及無人駕駛的概念。於是「廁所找人」的概念立刻獲得評審的青睞,作品原型設計讓無障礙廁所變身成為行動裝置,使用者只要透過APP下指令,無障礙廁所就會自動前來。而說起動機的最初點,她笑答是從更早以前因為發覺得自己肚子痛想上廁所時的"為難"開始呢!楊晴雅從自己喜愛的商品設計領域出發,結合新科技領域的趨勢運用,感覺新鮮又充滿挑戰。但是運用新科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要關鍵呢!?今晚將從歡迎收聽周一晚端端主持的《青春創學院》節目!
點閱數30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產業大未來-美容產業-資源代表圖
web 產業大未來-美容產業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80年代台灣美容蓬勃發展,透過代工歐美產品,逐漸提升並建立自己的品牌。90年代,帶著台灣經驗進入中國市場,卻因經濟背景不同吃到苦頭,現在則有高科技儀器的加值,醫學美容、雷射煥膚等等也受到大家的青睞。 產品研發也透過奈米化提供更好的妝容效果,HD系列高畫質產品,讓照片和本人一模一樣毫無破綻。 網路發展、醫美產品及治療加入美容領域,消費者受到自媒體影響,對於產品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使得傳統美容業受到很大的挑戰。 保養品化妝品透過線上行銷曝光,能夠傳達更多資訊給客戶,然而線下美容業者的一對一的專業解說,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如今美容產業面對人才斷層問題,是否能透過大學教育開放部分醫學美容領域培養美容產業新人才,或許是值得深思的方法。 準時鎖定教育廣播電台FM101.7《產業大未來》,跟著安黎斯美學創辦人林孜娉以及非常作美學Kay老師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美容產業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點閱數25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