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978
實驗1-2 動、植物細胞的觀察-資源代表圖
web 實驗1-2 動、植物細胞的觀察
呂昀/市立南崁國中國中7年級
學習玻片標本的製作,並利用複試顯微鏡觀察和比較動物與植物的細胞形態異同
點閱數24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2-06
三年級-自然-多采多姿的植物-資源代表圖
web 三年級-自然-多采多姿的植物
姜怡平/市立菓林國小國小3-4年級
透過五官知覺觀察周遭環境的動植物與自然現象
點閱數275
下載數5
修改日期:2024-11-25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山腳國中)-資源代表圖
web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山腳國中)
張明鈞/市立山腳國中國中7-9年級
1. 學生能認識紫花酢漿草的特徵,並且知道它在台灣不會產生種子,而是利用鱗莖進行無性生殖。2. 學生能知道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差異。3. 學生能設計實驗讓酢漿草不發芽。4. 學生能進行實驗操作、記錄結果並做成圖表。5. 學生能依照結果做出結論。
點閱數14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22
海苔的秘密探究教案(山腳國中)-資源代表圖
web 海苔的秘密探究教案(山腳國中)
張明鈞/市立山腳國中國中7-9年級
1. 學生能認識海藻的生活史,抗老能力並了解研究學者的特質與付出。2. 學生觀看涼拌海藻的影片。找出可能會影響海藻氧化力的因素。3. 設計實驗觀察哪些因素會影響海藻的抗氧化力。4. 與同學實際操作實驗,記錄結果並做成圖表。5. 能依照結果做出結論。6. 能分享發表實驗結果
點閱數14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11-22
國中生物+美感彈性課程:細小事件在生活,菌中異彩放生活-資源代表圖
校本課程:生態美學文本:安妮新聞報紙設計理念:1.「重心(新)生活」:每日感覺好似一層不變的生活,但是其實周遭很多新奇的事件等待我們去發掘,很多細小事件都在生活中,必須重新用心去感受,發現美的純粹。2. 「汰舊換新」:一般聽到細菌,總是覺得不好有害,需要把舊的觀念淘汰,重新換個角度去看它,重新批判思考。3. 「異彩點綴」:生物的存在都有其意義,細菌應當也是如此,身處的環境,許多微小卻又伴隨我們左右的細菌,它綻放著它的色彩,我們可藉由它的色彩來創作點綴生活。4. 「滲入生活」:細菌無所不在,如何得知,動手實作觀察,發現它,在哪個角落!
點閱數269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11-19
生物教案-後天免疫-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教案-後天免疫
陳姿吟/市立武陵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 學生能認識後天免疫系統的運作過程、特性與應用。 2. 學生能比較與後天免疫反應相關的知識 3. 學生能運用所學評鑑生活情境
點閱數185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11-15
生物教案-菜市場新鮮事-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教案-菜市場新鮮事
陳姿吟/市立武陵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傳統文化式微,傳統菜市場大多面對拆遷,培養學生認識菜市場的大小事情,這堂課針對菜市場中的自然科,讓學生了解不同食物的生物知識,了解產業的利弊之後,希望學生未來能做出行動,從自身慎選食物開
點閱數184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4-11-14
高一生物_孟德爾-獨立分配律-資源代表圖
web 高一生物_孟德爾-獨立分配律
黃君平/市立陽明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 理解獨立分配律的理論2. 進行觸頻小活動,加深學生對兩對性狀雜交的計算3. 使用觸屏的分割白板了解分離律與獨立分配律的差異
點閱數229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11-08
高一生物_洋蔥根尖細胞觀察-資源代表圖
web 高一生物_洋蔥根尖細胞觀察
黃君平/市立陽明高中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1.了解實驗的基本生物學概念。 2.觀察洋蔥根尖細胞中染色體的不同狀態、並且可以排出順序。 3.有絲分裂時,細胞中染色體的各種狀態。
點閱數328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11-08
α-澱粉酶活性建模與探究-資源代表圖
web α-澱粉酶活性建模與探究
蔡惠如/市立建國國中國中7年級
  國中生物課程時數有限,較難再安排其他實驗。因此自己傾向修改課本內的既定實驗,使其具備探究素養內涵,以符應當前教育趨勢以及資優教育之需求。  課本內的既定實驗,是以唾液分解澱粉來進行相關探究。依據不同版本,可能安排的探究問題包括【唾液是否能促進澱粉的分解?】或【溫度對唾液分解澱粉有何影響?】。不同版本基本上都屬於食譜式實驗,課本中已規劃相關器材的準備、藥品的濃度與量,學生依據課本的實驗步驟與老師的指引一步一步完成實驗並討論。其中,唯有南一版的課本有在實驗後安排引導式實驗設計的課程安排,引導學生初步自行定題與計畫。  課綱對於探究能力的培養設定,包含思考智能的想像創造、推理論證、批判思辨、建立模型,與問題解決的觀察定題、計畫執行、分析發現、討論傳達。由此可知,課本內的安排對於探究能力的培養是遠遠不足的。因此,我針對課本的食譜式實驗進行大幅度的調整:(1) 節省時間與減少個體差異造成的變因─將唾液改為α-澱粉酶試藥。(2) 引入模型與建模相關概念─藉由文獻與觀察活動建立澱粉水解的初始模型。(3) 提出影響酵素催化澱粉水解的假說模型─藉由文獻、已知的知識來推論模型。(4) 定題與計畫─學生自行決定探究主題,並仿照課本來設計實驗流程。(5) 設置控制變因的練習─決定控制變因的量值。(6) 執行前置實驗並根據結果提出實驗流程的修正建議─分組報告實驗成果。(7) 引導式批判思辨─根據他組報告資料,提出合理的懷疑或看法。  藉由上述過程,培養學生的初步探究能力─如:建立模型、想像創造、觀察定題、計畫執行、推理論證、分析發現、討論傳達、批判思辨等。
點閱數21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