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5-6年級(三)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5,407
菝契(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菝契(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山歸來、土茯苓、金剛藤、金剛頭、金剛刺。分布:全島低中海拔山區之開闊地。山區常見於草生地灌叢,或森林步道邊緣,為嗜光性的陽性植物。攀緣植物為了要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所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攀爬方法;菝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的托葉常會變形成兩條捲鬚,以方便纏繞在別人的枝條上,一直不斷的向上生長,最後就長到樹的最上頭,或是穿出被其他植物所遮蔭的地方。其葉呈飽滿的圓形,平面式互生,葉身 4 -6 公分長,全緣,硬革質,葉柄常彎折而屈曲,上有兩根由托葉變形而成的捲鬚,葉面青綠,三出脈於葉下凸起。單性花異株。繖形花序腋生;果實鮮紅而圓潤。花期 11-3 月。紅熟果枝供花材。熟果可生食,嫩心葉生食外,亦可煮食。根莖供藥用,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
點閱數344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地耳草-資源代表圖
web 地耳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在台灣又有小還魂的別稱,主要分布於全省低至中海拔山區、常見於路旁、曠野及半荒廢之旱田、苗圃等,繁殖能力頗強。一般皆以小群落的方式存在。分部於中國長江流域以南、日本、韓國、尼泊爾、澳洲、夏威夷等地。為一~兩年生草本,直立或半傾臥性,葉對生,無柄、卵形或橢圓形,紙質全緣,有時候葉背呈綠白色。花序為聚繖花序,花冠黃色或橙黃色。地耳草為藥用植物,全草為解熱消炎、消腫解瘀藥,也可做成飲料,為市售或自製苦茶的重要原料之一。
點閱數40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萎蕤-資源代表圖
web 萎蕤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稱之為玉竹、馬兒花,客語名為玉竹。萎蕤是黃精屬的植物,本屬全世界約有55種,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中國大陸西南部有許多種類。萎蕤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韓國和臺灣。臺灣產於海拔600-2100m山區,喜生長在陰濕且土壤富含豐厚有機質的林地上。萎蕤的莖到了秋冬季節會沽萎凋落,而它開出的花朵下垂,因此稱為萎蕤。民間通稱它為玉竹,據說它的根莖能滋養、強身。以前住在山區時,長輩們會拔取它的根莖晒乾,待家中孩子「轉骨」時,把它跟雞一起燉給孩子補身、長高。
點閱數438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水豬母乳-資源代表圖
web 水豬母乳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樣子很像另一種陸地上生長的植物「豬母乳」,但因為生活在水中或河岸邊,所以多一個水字,叫「水豬母乳」。。其分布在全省平地至低山帶,生長於稻田、溝渠、池塘。莖匍匐性。挺水葉對生,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沈水葉多變,卵形至線形。花瓣4枚,白或粉紅色。它也是挺水或沉水植物,高可達30cm,莖匍匐性。在水面上時是綠色,但在水面下時,特別是沈水葉,葉形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葉子的顏色也很多變,綠色、黃綠、黃紅、粉紅、紫紅都有。
點閱數27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黃椰子-資源代表圖
web 黃椰子
羅文明/新竹市南寮國小國小1-6年級
棕櫚科單子葉植物黃椰子的葉片
點閱數374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日本薯蕷-資源代表圖
web 日本薯蕷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日本薯蕷分佈全島,常見於低海拔山區。塊莖一年生,細長圓柱形,肉白。莖細長右旋,表皮灰褐色,具網狀溝痕。葉對生,5-9出脈,葉表面凹陷,背面凸出,草質,先端尖,基部圓形、截型、心型或耳型,花序總狀,具淡肉桂香味。種子具膜質周圍翅。可為玉帶弄蝶之幼蟲的寄主。
點閱數41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針刺草-資源代表圖
web 針刺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針刺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愛潮濕的環境。其植株高20-60公分,莖直立,近方形,略被短柔毛;葉子對生,為卵形或長橢圓形,全緣或略波狀緣,葉脈被柔毛;莖頂萌發白花,花軸被柔毛,苞片為線狀披針形,花冠為鐘形,5裂,花瓣內側有紫紅色斑紋,花朵開口向下垂掛,花期為11月至翌年2月;果實為褐色蒴果。
點閱數3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山月桃-資源代表圖
web 山月桃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山月桃別名為小月桃、中位月桃、山月桃仔、紅三七、七葉蓮,原產地為台灣、菲律賓、琉球及日本,而台灣主要分布於三百至一千公尺的山區林地。山月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整株長度可達一至三公尺。葉子光滑無毛,形狀為長橢圓形或披針形。花形狀為圓錐花序,下方分支較下方分支略長,而每分支具三至七朵花。開花期從春至秋季,其中一仲夏時最盛。果實為漿果球形,成熟時呈紅色。山月桃的花枝及果枝可提供花材,也為庭院裝飾的用材,葉片可用來包裹物品,其莖乾燥後可做成繩索。
點閱數530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馬醉木(花)-資源代表圖
web 馬醉木(花)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台灣特有種,馬醉木屬,台灣僅此一種馬醉木屬植物。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1500 -3000公尺山區,喜歡開闊冷涼的環境,軍艦岩、陽明山區因為環境因素符合,也看的到。台灣馬醉木的枝有稜,全株光滑無毛。葉大部分集中在枝條頂端,幼嫩時,常呈紅褐色,相當耀眼,全年均可見其枝梢有紅褐色的嫩葉或淡紅色的花苞;葉有鋸齒,葉脈明顯,質地又厚又硬,還有一層保護用的角質層,所以能生長在寒冷的高山地帶,既不怕風吹日曬,也不怕雪狂雨飛。馬醉木的花期主要在春天,但秋季也會開花,總狀花序簇生於枝梢,一個個白色壺形的小花成串,造型十分討喜。由於雌蕊發育為果實時,花柱宿存,蒴果如可愛的天線寶寶,成熟時呈紅褐色,乾燥開裂後仍殘存於枝梢1、2年。該屬植物全身有毒,尤以果實為劇,據說馬吃了會像昏醉,因以得名;人吃的話也會醉,但醉了可能會醒不來。中草藥上會用其葉煎汁來殺蟲和洗瘡疥,有些原住民會將枝葉擣碎泡水,取其浸泡液噴灑當農藥使用。
點閱數530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蕎麥-資源代表圖
web 蕎麥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甜蕎、烏麥、淨腸草、三角麥、花麥。葉互生,葉片心狀三角形,基部略心形或者戟形秋季開花,花期甚長,花白色或淡粉紅色,頂生或腋生,密集成簇。瘦果為三角狀卵形,棕褐色。喜冷涼氣候,秋天播種,開花後短短一個多月即可收成。蕎麥原產中國黑龍江及西伯利亞一帶。自古以來,因為蕎麥生育期間較短,栽培管理較易,飢荒時被冠稱為「救荒植物」,蕎麥原為本省中部地區水田秋冬裡作作物,主要供做綠肥用。蕎麥作為一種傳統作物在全世界廣泛種植,但在糧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自從蕎麥從唐朝由中國傳入日本諸島後,蕎麥食品便開始風行,光吃法就達到 100 多種。至今日本仍然把蕎麥食品列為保健食品。
點閱數1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