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國小3-4年級(二)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995
菝契(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菝契(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名山歸來、土茯苓、金剛藤、金剛頭、金剛刺。分布:全島低中海拔山區之開闊地。山區常見於草生地灌叢,或森林步道邊緣,為嗜光性的陽性植物。攀緣植物為了要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所以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攀爬方法;菝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的托葉常會變形成兩條捲鬚,以方便纏繞在別人的枝條上,一直不斷的向上生長,最後就長到樹的最上頭,或是穿出被其他植物所遮蔭的地方。其葉呈飽滿的圓形,平面式互生,葉身 4 -6 公分長,全緣,硬革質,葉柄常彎折而屈曲,上有兩根由托葉變形而成的捲鬚,葉面青綠,三出脈於葉下凸起。單性花異株。繖形花序腋生;果實鮮紅而圓潤。花期 11-3 月。紅熟果枝供花材。熟果可生食,嫩心葉生食外,亦可煮食。根莖供藥用,主治關節疼痛、肌肉麻木等。
點閱數37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台灣(異葉)馬兜鈴-資源代表圖
web 台灣(異葉)馬兜鈴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多年生藤本。全株皆被毛。莖綠色,細長,葉互生,柄長1~4cm,葉片紙質。花萼呈U形管狀,先端開口喇叭狀,外側淡黃色,內側心部黃色,喇叭開口深紫褐色,寬可達20mm。台灣馬兜鈴是一種重要蝴蝶食草,在台灣其他地區算是稀有植物,在八卦山區裡,卻很常看到。
點閱數397
下載數7
修改日期:2024-07-16
月見草-資源代表圖
web 月見草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月見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株高為60至150公分不等,基生葉呈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而莖生葉互生,呈披針形,有不規則疏鋸齒緣;花為鮮黃色,卻只在黃昏至清晨綻放,因為如此,而命名為「月見草」,或又名「待宵草」,且其花只有一夜的壽命,花凋謝後,顏色漸漸變成磚紅色,花期為4月至7月;果實為蒴果,種子萃取出來的月見草油,據說可舒緩經前症候群,及更年期的症狀。
點閱數23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蘭嶼烏心石(果實)-資源代表圖
web 蘭嶼烏心石(果實)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別稱大葉烏心石,台灣特有變種-蘭嶼地區。常綠大喬木,樹皮平滑,高可達20公尺,具環型托葉痕,全株幼嫩部分有茶褐色絨毛。葉互生,厚革質到革質,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先端圓至驟凸,長寬比為2倍左右,長5-8公分,寬3-4公分。葉革質(近厚革質),花期約在2-3月花被乳黃色(或白色),宛如小型的玉蘭花,但香味不似玉蘭花狂野,幽雅柔香與含笑花較為相似。
點閱數54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柳岬-由珊瑚之單體聚成的塊狀複體碎塊-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岬-由珊瑚之單體聚成的塊狀複體碎塊
何孝倫/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由珊瑚蟲等腔腸動物分泌的碳酸鈣所構成的殼體,長時間積聚後即形成巨大的珊瑚礁。圖為野柳岬所見的珊瑚礁碎塊,由波浪作用沖至海灘上。
點閱數24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連珠蕨-資源代表圖
web 連珠蕨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產地為恆春半島南仁山、高士佛山、士林格山、萬里德山等。為多年生草本的附生性蕨類植物,其著生的樹種並非純屬機會,為了爭取森林中較充足的陽光,當地高大的殼斗科植物上,常密集生長著連珠蕨,其著生的位置多位於離地面較高的樹幹上,如此更有利於成熟孢子隨風傳播。它違反常態的將一粒粒圓滾滾的孢子囊群安置在葉子末端的裂片上,而且那些裂片都突然的變窄變細,使得成排的孢子囊群看來就像串串的念珠。根莖長匍匐狀,常沿樹幹縱軸爬行。葉片基部寬大且重疊,用來接落葉與雨水來當作養分利用。葉為革質,摸起來硬硬的,較厚青綠色且光滑。
點閱數39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4-07-16
田代氏澤蘭-資源代表圖
web 田代氏澤蘭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田代氏澤蘭又稱之為澤蘭、山澤蘭、尖尾風、山瑞香、羊角草。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全境山麓至海拔1500m以下陰涼路旁,林緣或山谷陰涼疏林內。葉子為單葉對生,披針形,薄紙質具短柄。頭狀花成疏繖房狀排列,全由管狀花組成,白色或稍帶紅色,花期從四月到九月。果形為瘦果,具白色冠毛,果期為6-8月。田代氏澤蘭是多種蝴蝶(青斑蝶和小紫斑蝶)食草,也是蜜源植物。泰雅族將田代氏澤蘭的葉片捶碎後敷於患部並以布包紮受傷的部位。
點閱數381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4-07-16
酸模-資源代表圖
web 酸模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6年級
酸模主要分佈在北部開闊地,其他全省各地曠野也有其蹤跡,是為一種歸化雜草。酸模的根肥厚。基生葉箭形,酸味。花單性,花被片常帶粉紅色;果時宿存花被片基部具瘤狀凸出。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約60-120公分,分枝少,基生葉有長柄,莖上部的葉較小,近於無柄,圓錐花序頂生,雌雄異株。嫩莖葉可為求生救荒野菜,但必須煮熟。根為健胃藥;莖葉搗碎可敷治疥癬、汗斑。酸模有良好的維他命A和C、鎂和鉀。酸模含有相當多的草酸,就像菠菜和大黃一樣。有人說酸模可以使人振作,有利尿、助消化和治療或預防壞血症的作用,也是溫和的瀉藥。
點閱數162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
野柳岬-生痕化石6(覓食痕)-資源代表圖
web 野柳岬-生痕化石6(覓食痕)
何孝倫/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國小1年級~國中7年級
生痕化石為生物在未膠結的沉積物上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各類生痕化石組成的生痕化石相可指示該岩層沉積時的沉積環境。圖為覓食痕,是生物沿同心圓狀移動覓食的痕跡。
點閱數293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4-07-16
洋紫荊-資源代表圖
web 洋紫荊
江素蘭/教育部自然生態學習網全齡適用
洋紫荊為落葉喬木,「羊蹄甲」之名來自於這一屬植物的葉端均分裂為二,呈闊心形或圓形酷似羊蹄,這一裂葉即為羊蹄甲屬植物的明顯特徵。洋紫荊之莖直立,葉子為單葉互生;花為腋生或頂生繖房花序,被短毛,有5片粉紅色花瓣,花瓣呈倒披針形,於9-11月盛開,多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果實為綠色扁平的莢果。
點閱數37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