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452
新科技大未來-打鼾睡不好怎麼辦?試試這個吧!-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打鼾睡不好怎麼辦?試試這個吧!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晚上睡覺打呼太吵被枕邊人踢下床?住校遇到恐怖室友呼聲大作?你,也有打鼾的困擾嗎?不過~今天我們不是要告訴你如何才能不打鼾,而是要跟你介紹一個能把鼾聲變成「悠揚樂音」的法寶!--「可攜式消除鼾聲裝置」在2018年「未來科技展」當中,已經出現了一種消除鼾聲的裝置,由中原大學電機系系主任張政元教授及郭森茂教授及其帶領團隊所研發的「可攜式消除鼾聲裝置」,只要在枕頭後面放一片薄薄的墊子,麥克風就會收到鼾聲訊號,然後透過即時的運算放出一個反彈聲信號,來跟打鼾的人所傳過來訊號去做碰撞,就可以把聲音給抵消掉,也就是將鼾聲訊號,轉換形成一個靜音區,也可以把鼾變成悠揚樂音。是不是鼾聲困擾者的一大福音呢!「新科技大未來」節目將為您邀訪張政元系主任,介紹這項有趣實用的創意發明。
點閱數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青春創學院-光的臨界點-資源代表圖
web 青春創學院-光的臨界點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光的臨界點
點閱數10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仿生機器人/ 多地形上輪腳複合移動載台-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仿生機器人/ 多地形上輪腳複合移動載台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你也許看過變形金剛,卻不一定聽過「仿生機器人」--近來興起的仿生科技,開發出各式仿生機器人,讓機器人擁有如生物系統般的特定功能,具有如同生物演化之後的感測、決策、運動三大功能。 台大機械工程學系林沛群教授在美國念書時,就開始投入仿生機器人研究,當時學校團隊以在自然界存活了上億年的蟑螂作為發想靈感,研發出「六足機器人」。回台灣任教之後,除了繼續研發六足機器人,也同步打造仿生物步態和人造發明輪設計的輪足複合機器人,使機器人同時具備在平地上平穩、快速、省能的腳力,以及在崎嶇地形上的穿越能力。 林沛群教授研究團隊,將大自然的豐富與神奇,生物演化的多樣姿態,導入人工智能之後,讓機器人能夠判別環境差異做出適當的反應,具備在各種地形上的移動能力
點閱數25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資源代表圖
web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林宗祺/佳里區佳里國中國中7-9年級
2020夏至日環食觀測
點閱數138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小小蚊蟲釀大禍-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小小蚊蟲釀大禍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可別以為蚊蟲叮咬,只是形成小丘疹,事實上,不同的蚊蟲叮咬,加上個人體質不同,會產生很多不同的型態。醫師提醒被蚊子叮咬時,千萬別亂抓,否則可能會造成感染或蜂窩性組織炎,為什麼蚊蟲叮咬時,我們會感覺到疼痛或癢呢?這都跟我們的觸覺有關,相較於視覺和聽覺,許多人覺得觸覺的重要性沒這麼高,事實上,觸覺也是保護人體很重要的機制,良好的觸覺可以避免我們被燙傷或凍傷,所以可別輕忽它,冷、熱、疼…等感覺是如何傳到大腦的?身體每個地方的感覺程度都一樣嗎?本集節目邀請家醫科陳偉莉醫師,帶著大小朋友認識人體的觸覺。 小發現別錯過,大科學過生活,「小發現大科學」節目每週三中午12:30,帶領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認識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知識喔!
點閱數26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氣象預報巨星:福衛7號-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氣象預報巨星:福衛7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福爾摩沙衛星7號,簡稱「福衛7號」,是台灣的氣象衛星群。發送的GPS氣象資料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其精準度却比傳統的氣象資料要高許多,被稱為是新世代的氣象預報巨星。「衛福七號」計畫主持人朱崇惠博士,不僅是台灣自己培養的太空專家,也是衛福系列計畫首位女性計畫總主持人,以「頑固」毅力帶領團隊與美方合作,讓相信的事情變成美麗風景。福衛7號與之前的3號相比有兩大突破,過去3號每天提供的資料是2500筆,福衛7號則增加到4000到8000筆,同時傳輸的速度大大提升,過去大約要3個小時才能傳送,現在大約30到45分鐘,應用更為即時。因為低緯度的變化相當大,台灣氣象預報的困難度,比中、高緯度的國家要困難許多。衛福衛7號升空之後,相信未來台灣的氣象預報會更為精準。歡迎收聽「新科技大未來」節目,一起翱翔天際分享科技為生活帶來的轉變。
點閱數17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Crazy實驗室-當我們「銅」在一起-資源代表圖
web Crazy實驗室-當我們「銅」在一起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來自臺中市豐南國中的科展團隊,帶來「當我們「銅」在一起-螢光銅奈米團簇的合成及其性質之研究」,作品運用巰基苯甲酸異構物 (對巰基苯甲酸、鄰巰基苯甲酸 )與硝酸銅為反應物,巰基苯甲酸做為配位基與還原劑,以一鍋化的方式在在 70 ℃狀態下反應 30 分,能將銅奈米團簇分解至溶劑當中,形成美麗的藍色螢光銅奈米團簇,並尋找出具穩定性的金屬奈米螢光材料。邀請聽眾一探作品試驗過程的秘辛,團隊成員在科學實驗過程中又有甚麼酸甜苦辣呢?以及難以向團隊、老師、家長們啟齒的悄悄話,請鎖定這集的Crazy實驗室。
點閱數13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新科技大未來-全球最小的神經晶片-資源代表圖
web 新科技大未來-全球最小的神經晶片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目前全球都在開發晶片式的刺激系統,但是目前只有國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陳新教授與其團隊能做到全球最小、可無線傳輸、無線充電的神經晶片。不到小拇指指甲大小的晶片,可以結合AI演算法,自動偵測腦波異常訊號,精準執行電刺激。可應用於帕金森式症、失智症和憂鬱症等神經醫學研究的微型無線晶片,不但可以記錄神經活動、刺激神經,還能無線傳輸資料與電力,晶片控制系統還能自動學習判讀腦部異常的神經活動,調整刺激大小和頻率,達到個人化精準醫療。「新科技大未來」節目將邀請陳新教授分享微型無線晶片如何應用於帕金森式症、失智症和憂鬱症治療,微型神經晶片未來的應用與後續發展,歡迎大家一起關心這項改變神經醫學的新科技!
點閱數239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小發現大科學-環保科學一點靈-國家公園真美麗-資源代表圖
web 小發現大科學-環保科學一點靈-國家公園真美麗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為什麼需要成立國家公園?分享國家公園成立的目的,台灣1972年由總統公布了國家公園法,1984有了第一座國家公園,國家公園除了提供民眾休閒娛樂外,還有保育自然生態、物種及保存文化遺跡,目前台灣共有九座國家公園,每座國家公園其實都代表著台灣不同的特殊地景、生物多樣性與文化資產。第一座國家公園在那裡?那座國家公園又最年輕?經由專家介紹,讓小朋友更加認識國家公園,同時也了解進該如何善用國家公園資訊,不進行破壞的不當行為。國家公園的設立,讓特殊地景、多樣生物及文化遺跡得以被好好保存,但國家公園並非劃地自限,拉開與民眾的距離,事實上,國家公園也兼負生態教育的責任,經由山林走訪,民眾能更親近自然,也能開啟到於生態環境的喜好及關心,歡迎大家多到國家公園走走,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動植物生態及文化資產,徹底落實無痕運動,讓山林不再遭受人為的破壞,好山好水能被好好的保存。
點閱數265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MIT生態道館-北極的蟲蟲危機-資源代表圖
web MIT生態道館-北極的蟲蟲危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今天『MIT生態道館』的生態保育訓練家,要來挑戰的道館是【北極冰山道館】,氣候變遷讓全球高緯度地區的暖化速度比任何其他地區都快,陸地和海洋動物都開始生病了。這種暖化現象為病菌和寄生蟲提供更舒服的生存環境,也促使許多動物和害蟲(例如壁蝨)向北播遷,其中有許多都攜帶著病原體。新的生物也或爬或游地移向更溫暖的北方,把微生物帶給從未接觸這些病原體的生物族群。  北極地區的寄生蟲開始感染麝牛、壁蝨正把病毒傳播給人類,而大西洋的海豹可能也已經把一種致命的病毒傳染給太平洋的海豹,因為海冰消失讓這兩種生物開始接觸。   趕快加入我們MIT生態道館的行列,一起瞭解全球暖化的影響,以及北極的蟲蟲危機吧!
點閱數2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